作者:John L. Brown著;賴麗珍譯
開數:25
頁數:196
ISBN:9789861911786
重量:380
出版日期:2008/09/04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Zjdd3p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bnbbKl
📌師大書苑:https://reurl.cc/Mkm5L4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WXYQgD
書籍介紹
全世界已經有幾千名教師應用Grant Wiggins和Jay McTighe的「重理解的課程設計」(UbD),作為設計課程單元、設計實作評量,以及引導學生更深入理解課程內容的系統方法。
以蒐集自問卷調查、訪談,以及焦點團體討論的資料為根據,本書反映了教師從有效實施UbD所學到的知識,並且探討如何利用UbD的原則來改善學生學業成就、教師工作表現,以及組織效能。在各種學校情境之下有多年應用UbD經驗的教師,於本書中針對UbD的應用,提出建議、策略、程序步驟等,以利讀者:
1.設計有目的、一致的課程。
2.實施能提升所有學生之理解的教學。
3.解讀學區的課程標準。
4.擴充可用的評量策略。
5.設計有意義的、有效的教師專業發展活動和教師導入計畫。
6.繼續實施有效的持續改進程序和策略式計畫程序。
本書各章結尾都有以組織為焦點的評鑑問卷及相關資源,這些資源能幫助讀者──個別教師、學習小組或行動研究小組的成員,對於如何充分利用UbD來催化真實的學習、增進學生的學業成就,以及革新學校和學區,產生清晰的、有策略的判斷力。
作者簡介
賴麗珍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教育博士,主修成人暨繼續教育,曾任職於台北市教育局、台灣師範大學圖書館(組員)及輔仁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研究興趣為學習與教學、教師發展及創造力應用。譯有《教師評鑑方法》、《教學生做摘要》、《有效的班級經營》、《班級經營實用手冊》、《增進學生的學習動機》、《創意思考教學的100個點子》、《思考技能教學的100個點子》、《重理解的課程設計》、《重理解的課程設計—專業發展實用手冊》、《善用重理解的課程設計法》(心理出版社出版)。
目錄
導論
Chapter1 實施UbD:經驗摘要
一、概述UbD:發展簡史及關鍵設計原則摘要
二、來自實務界的心聲:有經驗的使用者所認為的UbD優點和挑戰
Chapter2 設計及發展學校的、學區的課程
一、課程即管理學習活動的系統
二、對於課程標準及其意義建立共識
三、把大概念整合到課程設計的程序
四、透過課程稽查克服時間的限制
五、課程即研究為本最佳策略之平台
Chapter3 提升學生成就與落實州及學區的課程標準
一、因應州的績效責任標準
二、學生的理解和學區的課程標準
三、使用一套評量工具和程序
四、因應特殊群體的需要
五、長期評鑑研究的需要
Chapter4 提升學生的理解
一、「W」要素:確保學生知道學習的方向、學習的理由,以及被評量的方式
二、「H」要素:吸引學生興趣及對學習過程的責任感
三、第一個「E」要素:透過經驗本位的學習使學生做好成功的準備
四、「R」要素和後設認知:反省、重溫、修正、重新思考
五、第二個「E」要素:學生自我評量、自我表達
六、「T」要素:修正教學以適應所有學生的需要
七、「O」要素:有效組織教學活動以促進學生的獨立應用能力
Chapter5 推動示範的專業發展課程及實務
一、避免教師發展活動的缺失
二、涵蓋所有的利害關係人
三、因應成人學習者的需求及不可避免的擔憂階段
四、提升學習的社群
五、電子式學習社群
Chapter6 改進職前培育和教師導入計畫
一、概覽:UbD與新進教師培育
二、師資培育課程與新進教師的新需求:現況如何?
三、教師導入計畫與UbD
四、有效的跨機構教育夥伴關係和師徒制計畫的特色
Chapter7 促進:組織發展、持續改進、策略計畫
一、在系統層次之UbD:實務工作者的反省
二、UbD與持續改進的歷程
三、教學領導的新典範
四、方案評鑑的過程:持續改進的涵義
五、進行中的UbD學區評量研究之實例
Chapter8 對UbD之展望
一、將理解連結到其他全國的專業發展系統方法及計畫
二、對未來的教育與UbD之共同願景
自序
在開創新局的《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1990)一書中,Peter M. Senge將「學習型組織」的特徵描述為能證明「心靈的轉變」(metanoia)的組織之一,意指其自我反思和自我檢視的能力,能夠導致相關利害關係人的持續學習,然後造成組織的持續改進。以組織效能分析為根據,而持續致力於自我評鑑和自我修正,學習型組織的成員會順利發現Senge(1990, p. 114)所稱的「槓桿點」(points of leverage)──組織所強調的領域會產生最顯著、最積極的結果。
理想上,學校和學區都應該落實Senge的學習型組織理念。因應社會大眾更加要求嚴謹的課程標準、績效責任本位的評量,以及所有學生達到高成就水準,教師目前正自覺地或不自覺地不斷尋求能改進其教學實施和能發展心靈的轉變的模式、系統方法、範例。本書提供了一張地圖,以利教師、家長、社區人士都可以用來檢視這類系統方法在持續改進方面的涵義,這套方法就是由Grant Wiggins和Jay McTighe所發展的「重理解的課程設計」。
本書引用的資料來自於UbD推動小組所建構的研究,該小組是由一群在美國和加拿大各地區與Wiggins和McTighe密切合作的教師所組成,以確保與「重理解的課程設計」相關之專業發展、策略式計畫、出版等,在各方面都有良好的品質控制。推動小組的成員等於是ASCD認證的訓練專家,他們在課程、評量、教學,以及行政方面都有豐富的經驗,不只代表了範圍廣泛的專業領域及責任(從小學、初中、高中,到主管機關和大學等領域),也代表了幾個不同的地區。推動小組的成員會定期與Wiggins、McTighe開會,以檢討及分享訓練的技術和策略、對UbD相關的新出版品之初稿給予批評、對這套方法的未來走向提出建議,以及找出應用UbD之示範教師、示範學校、示範學區。
正文部分綜合了研究參與者的經驗和建議,這些參與者是已使用UbD多年的各領域教師。利用蒐集自問卷調查、訪談,以及焦點團體會議之資料,本書探究高階使用者對於下列事項之建議:
1.UbD系統方法所述的具體設計原則和策略,在提升學生學習成就、教師表現,以及組織的產能方面,最可能成為施力點。
2.針對評鑑及改進標準的建構、課程發展、學習評量、教學、教師專業發展,以及學校改進計畫等方面,長期利用UbD所帶來的涵義。
3.伴隨組織改變和教育環境更新過程中出現的必然問題及缺失,以及因應這些難題之建議。
4.提出建議,幫助學校及學區將UbD應用到教學單元的發展以外,進而實質上用於學習型組織的各方面。
筆者認為,本書的價值來自被訪談者的個人豐富經驗和背景,他們很真實地代表了教育專業的縮影。你將會聽到在課堂上有效實施UbD的教師之心聲;你將會了解與教師協同合作的行政人員,如何推動UbD以作為學校改進計畫的一部分;你將會知道,對於跨機構合作有豐富經驗的副學區學監及視導員之類的學區領導人、UbD推動小組成員,以及大學教授,如何利用UbD作為教師職前培育和教師導入計畫的工具。
總言之,本書旨在幫助讀者,在自己的學習型組織之中評鑑兩個主要的發展程度:以UbD催化學校及學區更新和轉換的策略、程序、建議;以及先從UbD「高階使用者」的經驗擷取「大概念」和「持久的理解」,然後將其用於不斷改進學習型組織的過程。
今日的教育領域是複雜的、有挑戰性的競技場,正經歷著深遠的變動和轉換。筆者期盼這項研究,對於讀者以個別方式和協同方式努力不斷改進所屬的學習型組織,能有顯著的貢獻。筆者也希望以本書向UbD作者Grant Wiggins和Jay McTighe致敬,因為他們對教育界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John L. Brown
UbD推動小組成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