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harles H. Zastrow著;楊蓓審閱;何金針、謝金枝譯
開數:18
頁數:385
ISBN:9789866775123
重量:670
出版日期:2007/11/26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5r7VOn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gWgx4L
📌師大書苑:https://reurl.cc/MAY9OL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MAY96p
書籍介紹
作者以其紮實的理論,深入淺出介紹如何實施社會團體工作,並附加案例加以說明,兼顧理論與實務。內容包含團體類型與發展階段、社會工作實務、團體動力、語言與非語言溝通、任務團體、自助團體、社會工作與家庭、教育團體、治療團體以及團體的結束與評鑑等。本書不僅可供教學之用,亦可作為研究社會團體工作者的參考讀物。
作者簡介
何金針
學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學士、教育研究所碩士、博士
現職: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諮商心理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謝金枝
學歷: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士、教育碩士;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碩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博士
現職: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專任助理教授
目錄
第1章 團體:類型與發展階段
第2章 社會團體工作與社會工作實務
第3章 團體動力:領導
第4章 團體動力:目標與規範
第5章 語言與非語言溝通
第6章 任務團體
第7章 自助團體
第8章 社會工作與家庭
第9章 組織、社區與團體
第10章 教育團體:壓力管理和時間管理實例
第11章 治療團體
第12章 團體的結束與評鑑
審閱序
在團體工作教學的二十餘年間,一直對教科書尋尋覓覓,很難找到一本團體工作的書是在教學上既符合現況,另一方面又在社會工作的根本精神上是不離不棄的。多年來,在台灣的社會工作領域中以團體為主要工作方法的人未見增加,一旦機構要求繳出成績單時,常見心理諮商背景的帶領者頻頻出線,而社工人員淪為行政助理,卻名為協同領導。這種現象雖然其來有自,但作為教學工作者的我,常深感慚愧,總希望為這種現象做點什麼。
社會工作的專業化歷程帶來了專業分工,但不可否認的也帶來斷裂與切割。於是作個案的人專注於個案的發包與問題解決,而忘了案主是生存在共同的社會文化情境中;帶團體的人,只考慮眼前的團體目標與活動方案,而忘了改變歷程是牽一髮而動全局的;機構化的結果是讓社會工作者出讓了社區工作的半壁江山而不自知。這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作者視社會工作的實施為一整體的系統,再一次由綜融的角度來看待社會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團體工作。
非常感佩原作者的出發點。因為這本2006年出版的第六版新書,顯而易見的為目前社會工作的發展困境找到了出路,那就是回到「人在情境中」、「以案主需求為中心」的社會工作根本精神。
在專精化和機構化的今天,案主如同輸送帶上未完成的產品,每到一處就歷經以機構為本位的服務,幸好,我們的客戶都是弱勢者,乖巧順從,不太挑剔。久而久之,個案管理者負責派案,或轉介諮商,或轉介某團體工作坊,當案主進入團體,歷程中發生的事,個案工作者可以毫不知情,而團體帶領者帶完團體就離開了,留下我們的案主在此輸送帶上自求多福。試問,斷裂的情境中,「人」到哪兒去了?
本書由第二章起就試圖由社會工作的整體視框來架構團體工作的位置與關係,這是其他團體工作教科書所不及。
團體工作的起源並非與社會個案工作同步,而是由兩次世界大戰後人類在社區中自助互助的引導社會變遷的歷程走出來的,所以團體工作者有一部分性格是草根性十足,同時又對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充滿自主、平等的熱情。所以,1946年美國的社會工作專業協會(NASW)在Grace Coyle的主導下,將團體工作納入社會工作專業方法之一時,有大批的團體工作者出走,理由是他們認為專業化將抹殺團體工作愛好自主平等的取向。事實也證明,專業化的結果是機構化,而機構化的結果是遠離社區,如今在社區關係中深耕的社會工作者已如鳳毛麟角。而團體工作者進入機構之後,就只能走向臨床取向的小團體,美其名要深入處理成員的議題,在訓練不足的情況下,或節節挫敗,或不敢嘗試,自信與勇氣更是缺缺。
作者在本書中由第六章起,將團體工作劃出一個寬廣的範圍,凡是可以以團體來工作的議題均被納入,其中包含了傳統中的團體工作之外,重新納入家庭、組織、社區等領域。為此,在審閱時深感興奮。
多年來,常被問到:社會團體工作和團體輔導諮商有什麼差別?其實,最大差別在於社會工作者以系統觀來看待現象,因此,團體只是服務體系中的一個次系統,也因為它是一種方法或媒介,因此在案主的需求評估中,只要弄清楚何時或何種需求是必須以團體來達成的,就可以進行團體工作,至於是輔導,或是諮商,甚或是治療,是以案主需求來界定的。
此外,在家庭、組織和社區之間,是有其網絡性的。對一個團體工作者而言,也將網絡視為系統,因此如何在網絡中穿針引線,或如何在網絡中建立起一個一個銜接案主改變歷程中所需要的小團體或方案。這是這本書對團體工作最大的貢獻,也因此團體工作的面貌不再模糊,可以還其本色。
也由於團體工作者須以團體動力為基礎理論,於是常在團體工作的教科書中置入大量團體動力的理論與研究結果。殊不知對一個團體工作者而言,團體動力的理論不是拿來背的,而是拿來用的。因此,需具備的是對這些理論的理解和洞察力,而不是記憶力,因此本書作者對團體動力作了十分精練的介紹,非常實用取向,顯見作者在團體工作的實踐上是下過功夫的。
團體工作的教學常面臨一個難處,就是如果沒有「體驗」團體歷程,只停留在認知階段,考完試,就全忘了。因此,體驗式教學是必需的。本書作者每每在某一需要與經驗結合起來之處提供恰當的活動,這給予教學者和讀者很大的空間來體驗。其實,就在體驗、參與、分享之間,團體就動起來了。
感謝翻譯者的用心,也感謝出版商的慧眼。雖然翻譯書總難逃社會文化的隔閡,但身為華人的我們,已在此種隔閡下適應多年了。不過,文化差異太大的部分,已在審閱過程中刪掉大部分,剩下來的,就請讀者們自行轉化了。
但願此書真能為社會團體工作的教育有點貢獻。
楊蓓
於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