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文星編著 
開數:18 
頁數:416 
ISBN:9789861912639 
重量:695 
出版日期:2009/04/24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bXvAxy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5rmzEM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a93Aj3 
 
書籍介紹 
  本書為曾文星教授先後所編著「心理治療叢書」裡的其中一冊。主要重點在於說明會談的要領,並討論心理治療的實際操作。是針對初學的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學家及心理輔導者而撰寫,以幫助讀者如何有把握且實際去進行心理治療上的會談與操作。 
 
  全書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是關於心理治療的會談與操作上的基本原則和要領。包括:如何選擇適當的病人做心理治療,如何開始治療上的會談,如何建立適合而有用的醫患關係,如何進行病情解析,做心理診斷,以進行所需的治療工作。 
 
  第二部分別闡述心理治療操作上的各個問題,包括:如何根據病情解析而選擇治療上的策略,選擇輔導的模式,按階段進行治療工作,處理治療上可能發生的各種特別問題,品審治療的效果,以及如何結束輔導過程。 
 
  第三部列舉整體性的各種案例,就各種病情與輔導的物件而做有關心理治療操作上的綜合性說明與討論。這些案例都是實際治療時所經驗的個案,用來做操作與會談上的講解。透過這些案例,前呼後應說明會談與操作的各種要點。 
 
  書中針對會談的操作與輔導的進行做系統性的介紹與說明,相信對於想學習心理治療的操作與會談的同道們會有所幫助。 
 
編著者簡介 
曾文星 
本籍:台灣省 台南人 
經歷: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醫科畢業(1961) 
   國立台灣大學附屬醫院精神科住院醫師專科訓練(1961~65)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精神科進修(1965~68) 
曾任: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 講師(1965~72) 
   美國夏威夷東西文化中心 研究學者(1971~72) 
   夏威夷大學醫學院精神科 副教授(1972~76) 
   世界精神醫學會跨文化精神醫學分會 會長(1983~93) 
   美國文化精神醫學研究會 委員(1996~2006) 
現職:夏威夷大學醫學院精神科 教授(1976~) 
特任: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 客座教授(1987~) 
   世界文化精神醫學協會 會長(2006~09) 
榮任:世界精神醫學會跨文化精神醫學分會 榮譽顧問(1993~) 
   美國精神醫學會 卓越終生院士(2003~)  
嘉獎:美國文化精神醫學研究會 學術創作獎(2002) 
   美國文化精神醫學研究會 終生成就獎(2008) 
   美國精神醫學會 亞洲精神醫學特別貢獻獎(2008) 
[中文著作] 
合著:《最新精神醫學》(水牛出版社,1980) 
   《現代精神醫學》(水牛出版社,1994) 
   《新編精神醫學》(水牛出版社,2003) 
   《文靜心理衛生叢書》(十二冊)(水牛出版社,1989~ 1996) 
   《心理治療:原則與方法》(水牛出版社,1981) 
   《心理治療:理論與分析》(水牛出版社,1994) 
   《心理治療:學說與研究》(水牛出版社,2005) 
專著:《文化精神醫學:學理與運用》(水牛出版社,2006) 
編著:《心理治療普及叢書》(十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1~ 2002) [簡體版] 
   《心理治療及輔導叢書》(十本)(中文大學出版社,2004)[繁體版] 
   《曾文星教授心理治療叢書》(六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8) [簡體版] 
包括:《心理治療:操作與會談》 
   《心理治療:解析與策略》 
   《心理治療:督導與運用》 
主編:《華人的心理與治療》(桂冠圖書公司,1996) 
 
共同作者(提供個案資料並共同書寫之共同作者名單與簡介) 
叢 中 教授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教授。主要從事心理治療的工作與教學,特別研究成語對本土性心理治療的運用。 
田 峰 副教授 
  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精神衛生科副主任醫師。從事精神衛生與心理治療工作。 
朱金富 教授 
  河南省新鄉醫學院心理學系副主任,新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教授。主要從事臨床心理諮詢與治療工作,特別是本土性的心理治療研究。 
陳一心 所長、副教授 
  南京醫科大學腦科醫院副教授,兒童精神衛生研究中心所長。主要從事兒童心理治療工作。 
林 紅 博士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兒童心理衛生副研究師及主治醫師,及北京大學臨床心理中心辦公室主任。主要從事兒童與青少年的心理研究與父母的輔導。 
黃韋欽 醫師 
  台灣桃園療養院精神科醫師。主要從事住院病人與門診病人的心理治療,包括催眠治療。 
 
目錄 
第一部 心理治療的會談操作 
第一章 如何選擇適當病人而施予心理輔導 
    具有心理與情緒上的問題,需要輔導 
    對心理問題了解,且有求輔導的動機 
    問題的表現:軀體與心理層次的問題 
    病情的種類:精神病與神經症的差異 
    年齡、智慧、言語、性別等因素的考慮 
    對心理治療熟習程度的問題 
    避免對何種病人的治療 
    總結:須靠臨床經驗與初步結果而判斷 
    實例說明 
     案例一:一位認為什麼也靠不住的男人(田峰) 
     案例二:一輩子什麼也做不成,怎樣的治療都沒效的老年病人 
     案例三:被鄰居的狗咬傷而心驚膽顫的女性病人 
第二章 如何開頭:了解主訴,並說明輔導的性質與規約 
    開頭的初步印象 
    了解病人提出主訴的模式,體會其意義、動機與作用 
    澄清病人對輔導的了解與期待 
    說明輔導的性質、目的、過程與期間 
    商討輔導有關的規約 
    如何增加病人對治療的動機與信心 
    總結:適當地執行與顧及這些要點 
    實例說明 
     案例一:膽怯不敢發表意見,但又常跟同學發生衝突的小男孩(林紅) 
     案例二:一位感情受挫而想法偏激的年輕士兵(黃韋欽) 
第三章 如何與病人建立初步的關係 
    保持輔導者與病人的基本關係 
    選用輔導者與病人的「治療性關係」 
    發覺並體會病人的「轉移關係」,並適當地處理 
    要避免跟病人發生不妥當的關係 
    總結:注意如何與病人建立有治療作用的關係 
    實例說明 
     案例一:抱怨治療者不夠親切,也沒幫助,而要求更換治療者的病人 
第四章 如何進行會談:技巧上的基本考慮 
    注意傾聽、觀察、分析、反應與處理:進行綜合性的會談工作 
    基本形式的選擇採用:結構性的引導會談,或開放性的自由隨談 
    有先後程序地進行會談:開頭、主段、結尾 
    會談的機動性與調整性:配合病人的認知、性格與病情而會談 
    診斷與治療的並行:適當蒐集所需病情資料,並隨時提供支援與輔導 
第五章 如何引導會談的進行:各種目的與課題 
    會談可以幫助了解病人所患的困難是什麼 
    會談可以讓病人宣洩內心積壓的煩惱 
    會談可以幫助了解問題發生的因果關係 
    會談可以發覺病人的病態行為模式,並幫助病人去認識 
    會談可以協助病人領悟處理困難的要領與方向 
    會談可以加強病人行為的改變 
    總結:朝向各種目標,連貫性、進展性地執行各種課題 
    實例說明 
     案例一:為父母和同學關係而煩惱,上課也走神的高二女孩(林紅) 
第六章 如何隨對象的不同而調節與更改會談的方式 
    對精神病患者的會談 
    與神經症患者的會談 
    對患有心理或心情問題的患者會談 
    跟心身症或疑病症患者的會談 
    對不同性格之病人的會談 
    與不同年齡對象的會談 
    跟不同性別對象的會談 
    與不同知識水準對象的會談 
    對語言不同對象的會談 
第七章 進行會談的各種技術與要點 
    會談重點首先要放在病人所關心的主訴問題與求醫動機 
    必要時要解釋會談為何談那些話題,其目的何在 
    協助病人能揭露敘述自己的煩惱與問題:基本要領 
    有技巧地引導會談的進行與方向,並提升其了解的層次 
    總結:會談要朝向終能指點、提議、輔導的方向推行 
第八章 如何依靠會談而進行心理診斷與病情解析 
    臨床診斷、心理診斷、病情解析 
    結合學理與經驗,推展診斷與解析的方向 
    就片段資料而做連接性、系統性、連鎖性探索 
    隨輔導治療而發覺連帶性新資料,隨時修改病情解析 
    實例說明 
     案例一:搬去跟父親與繼母住在一起後發生抑鬱的年輕女性 
     案例二:出門怕碰到女士的中年男人(朱金富) 
第九章 施行會談時要注意的各種具體事項 
    會談場所與隱私性環境的考慮 
    保密的許諾與遵守 
    保持治療者與病人間的職業性關係與專業界限 
    會談要考慮的一些具體項目 
    會談錄音或錄影的問題 
    使用翻譯者的技術與要領 
    治療費用的支付與送禮的問題 
第二部 心理治療的治療操作 
第十章 如何決定治療的策略與方向 
    建立適當的「病情解析」,動態性、概念性地了解病人的主要問題 
    從病人目前最關心的迫切問題著手 
    幫助病人減除目前最難受的症狀與所關心的問題 
    逐漸把治療重心放在關鍵性的問題與癥結 
    建立「治療性」的醫患關係 
    關心並幫助病人更改應付困難或處理問題的模式 
    兼顧並調整病人基本性格上的問題 
    實例說明 
     案例一:跟誰都合不來的中年婦女 (林紅) 
     案例二:渴望遊歷四方、浪跡天涯而不想上學的高一女生(林紅) 
第十一章 隨治療模式的不同而採用不同的會談形式與治療方法 
     支援性治療模式的會談與治療方法 
     分析性治療模式的會談與治療方法 
     認知性治療模式的會談與治療方法 
     行為性治療模式的會談與治療方法 
     人際性治療模式的會談與治療方法 
第十二章 如何隨病人的不同病情而進行輔導的模式 
     依據支援性治療的技術,提供所需支援,穩定病情,度過困境 
     運用認知療法的原則,改變非功能性的想法與見解 
     嘗試分析的要領,進一步了解動態性病情與癥結 
     採取行為治療的原則,督促行為的實際更改 
     依照人際關係輔導的方式,輔助並改善與人的關係 
     依循哲學性療法的要點,調整對人生的看法與態度 
     實例說明 
      案例一:喜歡偷拿女人內衣或內褲的中年男人 
第十三章 如何隨輔導的過程與階段而進行治療 
     初期:建立關係,分析與診斷,支持與改善 
     中期:利用關係,繼續分析,更改認知與行為,消除情感上的癥結 
     後期:誘導性格的更改,人格的成熟,人際關係的改善 
     結尾:回顧治療的過程與效果,並討論將來改善的方向與目標 
     病人提早停斷治療的情況與理由 
     實例說明 
      案例一:一說上學就肚子疼、眼疼、心煩的國一女生(林紅) 
第十四章 如何處理治療上的特殊情況與問題 
     特殊身分病人的治療問題及其處理要領 
     牽涉到法律情況的處理 
     病人患嚴重疾患,面臨死亡的情況 
     治療者本身生病或發生生活上重大變化 
     非職業性醫患關係的問題 
     實例說明 
      案例一:由家屬陪同,來勢洶洶的高官病人(朱金富) 
      案例二:某高級官員女兒的諮詢(朱金富) 
第十五章 如何判斷治療的效果 
     審查療效者:病人本身、家屬、治療者,或者外人 
     判斷改善的層次與方向:症狀、問題、適應、人格 
     檢查療效的時機與階段 
     實例說明 
      案例一:三個親人相繼去世的創傷(朱金富) 
      案例二:常鬧夫妻矛盾而生活感到很累的中老年人(朱金富) 
第十六章 如何準備輔導的結束 
     輔導結束的判斷與決定 
     結束輔導的準備 
     如何結束輔導的一些要領 
     對結束輔導有困難的病人及其處理要領 
第三部 個案實例:進行治療操作的整體性說明與討論 
第十七章 精神病患者的治療操作 
      案例一:妄想懷疑妻子不貞而煩惱的男人(朱金富) 
      案例二:患精神分裂症並有戀物癖的男性病人(陳一心) 
第十八章 神經症患者的治療操作 
      案例一:精神解離,與「鏡中人」說話的國一女生 (陳一心) 
      案例二:強迫性地怕髒、怕血、怕病的病人(叢中) 
第十九章 兒童與青少年心理問題的治療操作 
      案例一:在班上往同學水杯中撒尿的男孩 (林紅) 
      案例二:使用暴力,打傷同學的國一男生(陳一心) 
      案例三:想轉體育學校而跟父母發生矛盾的國二男生(林紅) 
      案例四:沉迷於網路世界,難以自拔的高中男生(林紅) 
第二十章 成人心理問題的治療操作 
      案例一:跟兩任男朋友交往都有困難的年輕女性(黃韋欽) 
      案例二:擔心自己有心臟病而常跑急診處的年輕男子 
     結語與建議 
     按類索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