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適應表現檢核表(第二版)
|
出版日期 |
2023/02/20 |
測驗功能 |
評估各項生活適應能力表現 |
管制等級 |
A |
適用對象 |
三歲至十七歲 |
施測時間 |
20-30分鐘 |
施測方式 |
由熟悉學生的老師填寫 |
編製者 |
盧台華、林燕玲、黃彥融 |
編製者簡介 |
盧台華、林燕玲、黃彥融參考國內外文獻及國內《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之鑑定基準、《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對學習重點之規劃以及相關法令編製而成。 |
測驗功能介紹 |
1. 對照一般學生組常模,鑑定各向度適應行為表現是否有顯著適應困難。
2. 對照智能障礙學生組常模,作為後續安置、個別化教育計畫與課程規劃之參考。
3. 可作為鑑定智能障礙、自閉症、情緒行為障礙、發展遲緩學生之學習與生活適應評估之參考。
4. 作為各教育階段安置於普通班、分散式資源班、普通學校或特殊教育學校集中式特教班及社福機構之參考。 |
測驗內容介紹 |
共170題,評估生活自理、動作與行動能力、語言與溝通、社會人際與情緒行為、學科(領域)學習表現五大向度,並可進一步評估學生在各向度中十二個分量表的細項表現。
● 生活自理:包含飲食、穿著、衛生安全三個分量表,評估學生各項基本能力在生活中的表現。
● 動作與行動能力:包含動作與行動兩個分量表,評估粗大動作能力、精細動作能力,及其在生活中的綜合行動能力表現。
● 語言與溝通:包含語言與溝通兩個分量表,評估語言、非語言的基本能力,以及應用基本能力與人事物溝通互動的表現。
● 社會人際與情緒行為:包含社會人際與情緒行為兩個分量表,評定學生的社會人際基本表現,以及與自我決策有關的各項情緒行為表現。
● 學科(領域)學習表現:包含語文、數學與綜合應用三個分量表,評估學生讀寫算基本能力、綜合應用所習得學科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表現。 |
常模/信效度說明 |
以分層隨機抽樣方式抽取臺灣學前至高中教育階段3歲至17歲,選取一般學生組常模1553人、智能障礙學生組常模689人。總量表的內部一致性α係數為.950,各分量表的α係數介在.873~.967之間;各分量表與總量表之重測信度介於.851~.945。經由專家學者審題顯示本檢核表具有良好的內容效度;因素分析結果驗證本檢核表符合理論依據;研究分析顯示各分量表間的相關均達.01顯著水準、一般學生與智能障礙學生在本檢核表達到顯著差異、各分量表的適應行為表現會隨著年齡增長提升,以上均顯示本量表具有良好的建構效度。 |
計分解釋 |
由專業人員進行分數計算與結果解釋,對照一般學生組常模得到各向度標準分數、百分等級以及分量表量表分數,可鑑定各向度適應行為表現是否有顯著困難;並可對照智能障礙學生組常模得到分量表量表分數,進一步進行後續安置、個別化教育計畫擬定與課程教學規劃之安排。 |
測驗價格
87510 |
全套(含指導手冊2本、檢核表30份) |
|
87511 |
指導手冊 |
|
87512 |
檢核表(消耗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