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典謨審閱;吳昆壽、陳英豪著
開數:18
頁數:384
ISBN:9786267447765
重量:650
出版日期:2025/2/1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吳武典名譽教授 推薦
書籍介紹
本書第四版係以第三版內容為基礎,並配合國內修正發布之最新《特殊教育法》及其相關子法,於各章增補及修訂最新資料。本書共有十八章,依章次包括:資賦優異的意義和智力觀念、資賦優異學生的特質、資賦優異學生的鑑定、資賦優異教育的加速制、資賦優異教育的充實制、資賦優異學生的創造思考教學、資賦優異學生的領導才能教學、資賦優異學生的獨立研究指導、資賦優異學生的情意與道德教育、資賦優異學生的諮商與輔導、雙重特殊需求學生的教學、資優班教師與班級經營、資賦優異教育班/方案的規劃與評鑑、普通班中的資賦優異學生適性教育、資賦優異教育的法令基礎與沿革發展、資賦優異低成就學生及其輔導、資賦優異學生的父母親職教育,以及各國資賦優異教育發展舉例。本書的出版希望有助於職前師資生和在職教師、父母及關心資賦優異教育的人士了解資賦優異教育這塊園地。
審閱者簡介
蔡典謨
學歷:美國康乃狄克大學(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哲學(資優教育)博士
為資優教育大師Joseph S. Renzulli 之弟子
經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系主任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附屬高中(包含小學、國中及高中部)校長
國立臺東大學校長
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理事長
世界資優兒童協會(World Council for Gifted & Talented Children)會長
作者簡介
吳昆壽
學歷: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哲學博士(主修資優教育)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學士
省立臺東師範專科學校
經歷: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理事長
國立臺南大學教授兼特殊教育學系主任
國立臺南大學教授兼特殊教育中心、視障教育與重建中心主任
國立臺南大學教授兼重度障礙、輔助科技研究所所長
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副教授兼教務處註冊組組長
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講師兼進修部註冊組組長
臺中市、臺中縣國小主任、級任教師
美國普渡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華盛頓大學訪問學者
陳英豪
學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主修資優教育)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學士
現任: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經歷: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助理教授兼教務處教學與學習發展中心主任
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助理教授兼師資培育中心教學與輔導組組長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專長:資優教育、學前特殊教育
目 次
第一章 資賦優異的意義和智力觀念
第二章 資賦優異學生的特質
第三章 資賦優異學生的鑑定
第四章 資賦優異教育的加速制
第五章 資賦優異教育的充實制
第六章 資賦優異學生的創造思考教學
第七章 資賦優異學生的領導才能教學
第八章 資賦優異學生的獨立研究指導
第九章 資賦優異學生的情意與道德教育
第十章 資賦優異學生的諮商與輔導
第十一章 雙重特殊需求學生的教學
第十二章 資優班教師與班級經營
第十三章 資賦優異教育班/方案的規劃與評鑑
第十四章 普通班中的資賦優異學生適性教育
推薦者序
資優教育受到注意,並成為國家教育重要的一環,其主要理由不是基於學理,而是基於「需要」——包括國家育才的需要、個人發展的需要,以及教育革新的需要。臺灣的情況也是如此。
辦理資優教育首先要定義何謂「資賦優異」?資賦優異的學生在哪裡?他們有哪些需求?然後,教師、學校、社會甚至是整個教育系統要思考如何教育他們,以使其潛能充分發展,成己、成人,為社會、國家甚至全人類造福。
臺灣的資優教育已有超過五十年的歷史,資優教育的實施方式和法規制度都已頗具規模,也培養了不少人才,值得欣慰。其間經過萌芽期、實驗期、法制期,於2006年以後,進入了重整階段,在動盪中繼續前行。今日,仍有許多有待改進的地方,例如:方案的擴充、師資的培訓、課程的優化、經費的挹注、支援系統的強化、拔尖創新的重視、資優生生涯輔導,以及資優教育研究的提振等。其中,最值得重視的是資優教育師資的養成與在職進修,二十年來問題重重,以致資優教師的合格率偏低(尤其在國高中階段),影響到資優教 育的素質,亟需通盤檢討、大力改進。
很高興看到資優教育的老夥伴,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吳昆壽教授在資優教育這塊園地長期投入之餘,以多年的資優教育師資培育經驗,於2006年完成《資賦優異教育概論》這本鉅著,旋於2009年及2016年修訂。昆壽教授不幸於2018年因病辭世,而近年國內外資優教育的法規和情勢多有變化,乃由出版社出面,在多方推薦和考量後,邀請刻在同校任教的資優教育領域後起之秀陳英豪博士接棒修訂,完稿後復經陳博士的恩師、資優教育大家蔡典謨教授細心審閱,終於完成本書的更新和增益修訂工作,是為本書第四版。
本書的體例完整,首先於第一章談到資賦優異和智力的概念;第二章說明資優學生的身心特質;第三章說明如何鑑定資優學生;接著第四章、第五章分別論及資優教育的兩種主要方式:加速制和充實制;第六章到第十章則是談到幾個非常重要的教學重點,分別是創造思考教學、領導才能教學、獨立研究指導、情意與道德教育、諮商與輔導等;第十一章談到雙重特殊需求學生的教學;第十二章涉及資優班教師與班級經營;第十三章涉及資優教育班/方案的規劃與評鑑;第十四章則提醒普通班教師如何為班內資優學生提供適性的教育;第十五章依據臺灣資優教育發展的歷程,整理出臺灣實施資優教育的法令基礎,也介紹了若干美國資優教育重要法案;第十六、十七、十八章則分別談到低成就資優學生的輔導、資優學生父母的親職教育,以及若干國家的資優教育發展實例。這些主題涵蓋了認識「資優學生」和「資優教育」的各項實際問題,內容充實,不但是一本非常好的資優教育入門書籍,對已入門的資優教育教師,也可以從中得到許多新知和啟發。
有幸看到這本書第四版的原稿,也很樂意在出版之時綴上數語,表示衷心致賀,並鄭重推薦。
吳武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名譽教授
世界資優兒童協會(WCGTC)會長(1993-1997)
2025年1月
審閱者序
人才是國家發展根基,其培育成效影響國家社會的進步及競爭力;人才未能發揮,是社會文化資源的浪費,先進國家莫不強調人才的重要性。人才培育要及早,應儘早發掘能力優異有卓越潛能的孩子、規劃有效的教育環境、提供資優教育服務,以充分發揮兒童的潛力。
教育要有效,需了解教育對象,當資優學生走進教室時,可能已具有一些不同的特質,包括:學習習慣、先備知識、學習風格、人格與情意特質等。資優學生的語文能力佳,能展現較進階的語彙;知識較廣,理解力佳,較能進行抽象思考;擅於觀察、分析、歸納與推理,以及進行學習遷移;學習速度較快,能深入探究問題,也能學習傳統課程以外的內容;社會情緒發展較早熟,喜歡結交相同心智年齡的朋友。就因資優學生擁有不同於一般學生的特質,其教育需求也因此要有所不同,教育方案應尊重並配合其個別差異,因材施教,課程設計要有彈性及挑戰性,並需要適時調整深度及教材的複雜度。若沒有適應資優學生的個別差異,由於其學得快、更早精熟高層次的教材,且更能處理抽象概念,他們將被迫等待其他學生的前進而緩慢學習。當他們要飛的時候,卻被告知需留在座位上;當他們想要挑戰更大的成就時,卻被一再拉回去,結果將導致資優學生的潛能被浪費,也影響整體教育成效。資優學生的教育有其特殊性,與身心障礙學生一樣都是特殊教育的一環,教育人員應適時鑽研資優教育,了解資優學生的身心特質與特殊教育需求,設法提供適當措施來發揮資優學生的潛能。
為了配合資優學生的特殊教育需求,從1963年起,臺北市福星國小及陽明國小開辦「優秀兒童教育實驗班」,資優教育就此在我國開始萌芽。1973年起,教育部開始分階段的實施資優教育實驗,對象由國小延伸至國中、高中的資優學生;其安置方式及資優學生類別亦趨多元,各項措施逐步多元發展。在此基礎之上,1984年頒行《特殊教育法》,其後經過多次修正或增訂,最近第十次的修訂是在2023年6月21日公布。在《特殊教育法》及其相關子法的支持下,我國資優教育的實施便有了明確的制度與規範。
資優學生的特質不同、需求有異,要幫助其發揮潛能,應把握其特質、配合其特殊需求而實施適性教育,教師因此需了解資優學生的特質、需求、適性教育原理、課程教學、法規等資優教育領域之相關內容,而研讀資優教育參考書是很好的開始。心理出版社出版的《資賦優異教育概論》(第四版),其作者為任教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的吳昆壽教授與陳英豪助理教授,前者是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主修資優教育的哲學博士,一生鑽研資優教育,在培育師資與推廣資優教育上不遺餘力,1999年即撰寫《資賦優異兒童教育》一書,此後持續研究、逐年增補、內容更加充實完整,並於2006年由心理出版社將其出版,書名改為《資優教育概論》,廣受讀者歡迎使用,之後於2009年印行第二版、2016年印行第三版(書名改為《資賦優異教育概論》)。2023年,最新版的《特殊教育法》修正公布,相關子法規範亦陸續訂定或修正,加上國內外有關資優教育的學理與實務之發展變化,本書便配合其修訂增補,而此項任務即交由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主修資優教育、現任職於臺南大學的陳英豪博士完成。第四版共分為十八章,涵蓋資優教育的各個重要面向,包括:資優教育的概念、資優學生的特質與鑑定、資優教育的模式及課程教學、資優學生的諮商與輔導、雙重特殊需求學生的教學、資優班教師與班級經營、資優教育班/方案的規劃與評鑑、普通班中的資優學生適性教育、資優教育的法令與沿革、資優低成就學生及其輔導、資優學生的父母親職教育,並列舉介紹其他國家的資優教育。本書架構完整,兼顧理論、法規與國內外實務,是深入認識資優教育的一本參考書,值得讀者參考運用。
蔡典謨
國立臺東大學退休校長
2025年1月
第四版序
先賢 吳昆壽教授的遺作《資賦優異教育概論》(原名《資優教育概論》)於2006年9月出版後,歷經二次增修再版:2009年的第二版與2016年的第三版,意謂著 吳教授的遺作為資優教育領域「經典之作」,更是「與時俱進」的智慧。
2024年,《資賦優異教育概論》(第三版)面臨「售罄補貨」的狀況,又鑑於《特殊教育法》及其相關子法有著最大幅度的修正,若繼續再印,其內容卻難以符應資優教育的變革與趨勢。後學有此榮幸獲得恩師蔡典謨校長的引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著手再版(第四版)的任務,並於心理出版社林敬堯副總經理兼總編輯的遠見與熱心之協助下,不讓 吳教授的遺作「絕版」。
此次再版較大幅度的修訂,主要是由於《特殊教育法》及其相關子法的修正,並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特殊教育課程實施規範》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賦優異相關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綱要》的實施,上述這些法規的變革與課程的改革,多少牽涉到本書各章的內容,例如:資賦優異學生的定義和鑑定、資賦優異教育的課程與教學模式、輔導、服務類型等,勢必需要隨之作一些修訂。其次,協同林敬堯副總經理兼總編輯以及編輯同仁,在寫作格式上以第七版的APA格式作必要之修訂。
以上簡要說明本書再版的緣由,更彰顯「傳承」、「創新」與「永續」精神的理念,尚請讀者鑒察和指教。在此,後學向先賢 吳昆壽教授致上崇高敬意,以及萬分感激恩師蔡典謨校長的提攜之情,也深深感謝林敬堯副總經理兼總編輯以及編輯同仁的配合及辛勞。
陳英豪
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25年1月於啟明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