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ennifer Birckmayer、Anne Kennedy、Anne Stonehouse著;葉嘉青編譯
開數:18
頁數:192
ISBN:9789861913568
重量:445
出版日期:2010/03/16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WkKx79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jkKW02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mGKMgY
書籍介紹
與嬰兒和學步兒分享故事(口頭說故事、用書本說故事),以及其他的「故事經驗」(對話、歌曲、詩、韻文),對於孩子啟蒙的讀寫技巧來說不可或缺。在與孩子分享故事的同時,不僅擴展了他們對於世界的經驗與了解,也是培養孩子與成人間親密關係的絕佳機會。本書富含許多有助於故事分享的想法,並說明如何將許多種類的故事以最佳的方式運用在小小孩身上,幫助照顧者有效率地計畫及提供故事經驗。
「從小為孩子哼唱兒謠、與孩子分享故事,不但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為讀寫技能預作準備,也營造愉悅的親子關係,而這份深植心中的幸福感,將影響孩子一生的閱讀喜好。透過此書中傳遞的與小小孩分享故事的重要啟示,孩子和成人的閱讀之旅將快樂啟程。」
──吳幸玲(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
「作者在本書中表達出:一個孩子的情感與智能發展自出生聽到第一首搖籃曲即已開始。如同照顧者為小小孩說故事、鼓勵他們去創造自己的故事,這本書有助於讀者去定義故事經驗如何提升孩子的溝通、連結與成長。」
──Isabel Baker(The Book Vine for Children執行長)
「本書提醒了讀者豐富的口頭語言互動,與親密人際關係的核心重要性。作者以一種照顧者能夠容易領會、採用的方式,倡導與嬰兒和學步兒以故事為中心的互動。」
──Laurie Makin(Early Language and Literacy顧問)
「作者給了我們一份大禮物──一本令人欣喜的書!書中解釋了許多有關與嬰兒和學步兒快樂分享故事實用且富啟發性的方法。我從這本書中蒐集到了許多有關熱忱地說故事的好點子。」
──Diane Trister Dodge(Teaching Strategies公司發起人暨執行長)
編譯者簡介
葉嘉青
教育背景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育碩士
美國加州大學教育博士班研究
現 任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教系、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兼任講師
台灣Bookstart「閱讀起步走」推廣講師
台北市立圖書館「好書大家讀」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評選委員
說故事志工媽媽
曾 任
行政院文建會兒童文學推廣計畫講師
國家四技二專入學考試幼保科命題委員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保科專任講師
台南大學、空中大學、實踐大學兼任講師
台北市、台北縣幼稚園托兒所評鑑委員
行政院勞委會保母檢定評鑑委員
基督教青年會YMCA幼兒園主任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附設幼兒園教師
中華民國幼兒教育改革研究會總幹事
馬偕醫院小兒科護理師
美國惠氏藥廠暨幫寶適公司幼兒教養顧問
著作及編譯
《幼兒文學—零歲到八歲的孩子與繪本》、《因材施教:光譜計畫的經驗》、《托育機構經營與管理》、《家庭不只是家庭》、《零到六歲幼兒繪本的選擇與應用》、《台北市幼稚園教學與保育評鑑結果分析》、《零到三歲寶寶的語文遊戲》、《多元智能理論介入幼兒教育的方式》、《學校和兒童博物館的合作關係》等。
目錄
CHAPTER 1 為什麼故事很重要?
故事帶給嬰兒與學步兒歡樂與益處
「故事」是什麼?
為什麼故事對小小孩很重要?
CHAPTER 2 小小孩
典型的能力與發展
嬰兒與學步兒的形象
發展與孩子的個別性差異
發展的連續性
CHAPTER 3 分享口頭的語言
聲音、談話、說故事、語言遊戲
以聲音作為開端
參與「談話」
說故事
語言遊戲、韻文、遊戲
支持學步兒成為說故事者
CHAPTER 4 書籍的特殊角色
蒐集各種故事分享
為何書籍非常特殊?
書的類型
建立藏書
CHAPTER 5 有效地運用故事
說、讀、展示
分享故事經驗的守則
與嬰兒和學步兒說故事的點子
與嬰兒和學步兒分享書籍的點子
與孩子分享書籍的好地點
與嬰兒和學步兒分享書籍時的挑戰
分享故事:照顧者所關心的問題
對於融合教育的支持
CHAPTER 6 有計畫地安排故事經驗
準備、觀察、評量
在訂定故事計畫時需平衡各種考慮的因素
訂定自在與支持性的故事計畫
發展訂定故事計畫的技巧
CHAPTER 7 與家庭的夥伴關係
透過溝通豐富故事經驗
以家庭為主軸的融合觀點
雙向溝通
鼓勵家庭說故事與分享書籍
CHAPTER 8 故事帶給孩子的禮物
我們帶給小小孩的禮物
重新複習故事的三種好處
結語
附錄 A 出生到三歲的發展里程碑
附錄 B 為嬰兒與學步兒推薦的好書
參考文獻
編譯者序
很高興能夠透過編譯,將《從搖籃曲到幼兒文學—零歲到三歲的孩子與故事》(From Lullabies to Literature: Stories in the Lives of Infants and Toddlers)介紹給喜歡並且看重與小小孩分享閱讀與故事的大朋友們。目前包括台灣在內的許多國家,都正積極推動從小閱讀與說故事的活動。根據英國在推廣全國「閱讀起步走」(Bookstart)計畫後所做的縱向與橫向研究顯示,越早參與閱讀與說故事活動的孩子,在各項發展方面都優於同年齡層的孩子。然而,許多家長—甚至嬰兒與學步兒的專業照顧者或許都會質疑:孩子從嬰兒期就開始閱讀與聽故事,會不會太早了?他們真的看得懂、聽得懂、吸收得了嗎?我應該如何有效地與嬰兒或學步兒分享閱讀與說故事呢?
當我看到美國幼教協會(NAEYC)所出版的這本書時,心情非常愉快及感動,因為坊間新近推出的出版品中,少有能針對零歲到三歲孩子的閱讀與說故事,並且結合了理論與實務,而這本書正是這樣難得一見的好書。此外,這本書是一本跨國合作的作品,由美國及澳洲在幼兒文學、幼兒發展及幼兒讀寫能力方面的專家所共同合著,除可見到較多元的文化背景,更可看到其閱讀推廣的實行。筆者目前在台灣一些縣市擔任早期閱讀的推廣講師,因而有機會接觸到台灣許多嬰兒及學步兒的家長,及其專業照顧者,書中的實例及問題也常發生在他們及孩子身上。透過將書中的資訊及應用方式與這些關心孩子閱讀的照顧者分享及交流,使筆者得到了許多正向的反應及回饋,在欣喜之餘,也希望能藉由此書中文版的發行,讓更多的小小孩與成人受惠。
這本書淺顯易懂,也有許多實用範例,不僅適合專業人士參考,也適合家中有嬰兒及學步兒的家長使用。書中提出了與小小孩分享閱讀與說故事時,需確保孩子在分享的過程中,享受到使用語言的樂趣及益處。在進行分享時,也需考量到小小孩天性短暫及多變的興趣,而提供其全然的自由及選擇。分享的時段及方式也不宜過度僵化,應視孩子的體力、情緒、興趣及能力,進行隨機的分享。成人的角色—尤其是與孩子關係最親密的父母及照顧者,將深深影響孩子分享的意願及興趣。如果成人的態度及行為表現出非常的享受閱讀與說故事,並且在分享時富有表現力,例如:利用聲音的高低起伏及大小聲、臉部表情、肢體動作等等,來強調故事中角色的特性、情節,以及氣氛,那麼小小孩自然也會受到感染,進而提升了對於閱讀與說故事的愛好,且日後也會習慣性地以富有表現力的方式講述他們自己的故事。
當然,並非每位充滿愛心及關懷的成人都是分享閱讀與說故事的高手。書中建議了如何使用一些道具或玩偶來吸引孩子的興趣,豐富所分享的故事,也提供了許多如何依據孩子所表現出來的線索,適當地調整分享閱讀與說故事的建議。除了原文中實用及吸引人的點子外,筆者也特別邀請了專門提供零歲到三歲孩子照顧的機構—耕心托兒所、家長,及出版社,參與提供相關分享閱讀與說故事的照片,以較具趣味性及有助於提升理解的方式,將《從搖籃曲到幼兒文學—零歲到三歲的孩子與故事》中文版呈現給讀者。
在此要特別感謝上誼出版社、國語日報社、遠流出版社、親親出版社、耕心托兒所、蘇碧珠、王淑薇、張華英、王柏鈞、劉維中、高敏綸、陳柏智、蔡英里、廖沛恩、葉傳硯、林永杰、林傳恩、葉婕玲、葉凱玲、葉家禎、葉以玲、雅各‧塞拉洛(Jacob Serrano)、蘇菲亞‧塞拉洛(Sophia Serrano)為本書提供了寶貴的照片。感謝幼兒文學及嬰幼兒閱讀專家吳幸玲副教授為本書撰寫了推薦語。謝謝先生林永杰對我編譯工作的支持;還要特別感謝不辭辛勞地主持與協調的林敬堯總編輯,以及蕙質蘭心的林汝穎執行編輯,因為你們的大力幫忙及支持,這本書才得以順利出版。筆者誠摯的期望每位讀者能從這本書中得到所需要的資訊、想法和啟發,也期待這些能夠被運用在零到三歲的孩子身上,使其終生受益。
葉嘉青 謹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