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im Waller主編;陳薏如、劉菊枝譯
開數:25
頁數:240
ISBN:9789861913360
重量:320
出版日期:2010/02/23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Kp1l4e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jkKyWy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akKdZG
書籍介紹
「這是一本綜合性的書籍,致力於跨學科性質的幼兒研究。對於修習幼兒研究學位或研究所課程的學生而言,這會是一冊非常寶貴的資料,其中包含了英國的發展現況,並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相當實用的參考。」——Wendy Jolliffe,英國赫爾大學(University of Hull)
幼兒期研究可說是一門漸受重視的領域,有關幼兒教育研究之學位與課程也不斷增加。本書從多元學問之觀點出發,從數種既有學科中參考其學術觀點,例如人類學、生物學、教育學、健康、歷史學、心理學和社會學,在幼兒研究領域中將理論與跨專業實務相結合,探索各個關於幼兒保育和教育的重要主題。
全書各章包括以下主題:
■ 兒童的學習。
■ 兒童的權利、保護兒童及兒童健康。
■ 融合教育與特殊教育需求。
■ 教育、健康和社工領域的跨界合作。
■ 關於幼兒的國際觀點。
作者簡介
陳薏如(負責第1至5章之翻譯)
學歷:美國愛達荷大學(University of Idaho)教育博士
經歷:吳鳳技術學院應用外語系專任講師
高鳳技術學院應用英語系專任助理教授兼任學生輔導中心主任
譯者於2005年開始講授有關藝術治療之相關課程,其中包含工作坊、講座等相關研習,並於2008年起於台中市特教資源中心進行藝術治療工作坊之研習。
現職:朝陽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專任助理教授
劉菊枝(負責第6至9章之翻譯)
學歷:台灣體育大學(桃園)運動技術學系學士
美國東華盛頓大學(Ea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教育碩士
美國愛達荷大學哲學博士
經歷:長庚技術學院體育組專任助教
開南大學體育室專任講師
現職:開南大學體育室專任助理教授
目錄
第1章 兒童參與權
第2章 保護兒童
第3章 兒童特殊教育所需之融合實踐
第4章 連結性思考的實踐:專業合作的探討與研究
第5章 現代童年:當代理論與兒童的生活
第6章 兒童健康
第7章 兒童的學習
第8章 兒童研究
第9章 國際視角
譯序
本書為Tim Waller與其執教之研究所學生合作之成果,資料之蒐集早自1999年即已開始,內容則由作者們依據本身之專長與興趣所建構,旨在提供一本當代的、完整且多元之幼兒教育讀物。書中內容乃針對廣泛的讀者群,特別是鮮少有機會研讀幼兒教育者,書中的介紹範圍以及在核心議題上所強調的,都相當適合此領域的新手或是想進一步了解當代幼兒教育議題的學生。
本書開宗明義即針對尊重與保護兒童之權利與個體性予以深切關注,並強調城鄉差距所造成兩區幼兒之機會不均等,且深切盼望家庭與社區兩者之經驗相結合並給予彼此支援。同時也鼓勵與幼兒教育有關之各專業人士彼此共同研究以促進,更期望讀者能在閱讀過本書後能分享自身體驗與從書中所習得之相關經驗。上述即為本書之理論基礎與基本架構。
甫翻譯此書,對Tim Waller及其學生在分享幼兒教育之相關經驗與心得,首先談及尊重並視幼兒為一獨立個體之印象頗深,該觀念與中國傳統上視子女為父母生命之延伸大有不同。書中之理論基礎與主體架構無不希望社會與家庭能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竭盡所能給予正面的成長經驗,以期幼兒能帶著正面之成長經驗進入兒童期甚至青少年期;現今在台灣寶島成長之幼兒,在進入幼稚園開始接受啟蒙教育時,大多會被安排要學習在未來成長的過程中所必須具備的專項才藝,雖有部分幼兒有被授予選擇是否參與專項才藝的權力,相信很多家長會對稚齡的幼兒即須背負這樣的壓力深感不捨。
翻譯此書的過程中,Tim Waller及其學生在幼兒教育之觀點,開啟了本身對該領域的新視野,現今社會福利雖較數十年前有所進步,但在社會各層面有很多不同的聲音在提醒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在生育率漸趨量少質精的現今社會,以幼兒、兒童及青少年為出發點來思考該怎樣協助社區中擁有幼兒、兒童及青少年之家庭,並讓這些新生命擁有適當的成長經驗,以期整個社會的進步與成長,甚且需要政府、專家學者、社區與家庭一起努力,以建構適合幼兒、兒童及青少年成長的環境。
譯畢此書在教育瀚海裡雖微不足道,但對自我而言卻是不同的嘗試,一開始期望能在過程中經歷不同層面學習,現則期望能使得更多的人對幼兒教育有粗淺的認識。學習無所謂的終點,幼兒在跨出第一步之後,探索的範圍會更廣闊,每次不同的嘗試,總將自己視為甫跨出第一步的幼兒,深知自己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亦知道自己在這初次嘗試之後,會再經歷更多不同層面的學習與成長,不管是正面或者負面的經驗都是學習,期望在教育這領域略盡棉薄之力。
陳薏如
謹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