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早療團隊 編著
開數:菊8K
頁數:236
ISBN:9789861911014
重量:650
出版日期:2008/01/14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l9K1mj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xOVRy5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xOVRy5
書籍介紹
動手,是大手牽起小手一起快樂的遊戲與學習。
玩創意,是從遊戲中激發孩子的潛能與學習能力。
親子一起遊戲、動手做,是親子間最自然的互動方式,不僅孩子玩得開心,爸爸媽媽也可以從孩子的回應中發現無限驚喜。
本書是一本可讀又可玩的親子書籍,從兒童早期療育的多年教學經驗出發,書中獨家收錄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早期療育專業團隊「自創教具挖挖哇!」的私房菜,並設有「創意好好玩」、「元氣加油站」等單元,清楚的介紹孩子的各發展階段以及發展領域玩具的挑選、製作與使用。
依照書中的圖示與步驟說明,讓父母與老師不但可以學到製作技巧,還能自由的發揮想像力!透過一次又一次不同主題的遊戲和動手操作,幫助孩子學得更好、學得更有方法,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目錄
第一篇 幼兒發展與適性玩具
第一章 發展遲緩兒童發展特質、學習特性與教導策略(龔智惠)
第二章 0~3歲發展里程碑與適合玩具(張憶慈)
第三章 3~6歲發展里程碑與適合玩具(李怡姍)
第二篇 教材教具設計、製作與運用
第四章 給我一百個自製教具的理由(陳冠舟)
第五章 自製教具的材料與工具大蒐秘(陳秀萍)
第六章 自製教材教具放大鏡(伊甸早療團隊教保群)
第一節 感官知覺類
一、視覺類
二、聽覺類
三、嗅覺類
四、觸覺類
五、多種感官類
第二節 動作發展類
一、粗大動作類
二、精細動作類
第三節 認知概念類
一、語文類
二、概念
三、推理思考
四、專注力
五、記憶力
六、數概念
七、認知概念學習單
第四節 社會溝通類
一、社會情緒
二、溝通能力
第三篇 市售教具玩具應用篇
第七章 為幼童選擇玩具的祕訣(李素珠)
第八章 市售教具玩具應用點子集(鄭淑翠)
第九章 改裝玩具DIY(陳譽晟、李惠斌)
推薦序
從教學法寶中,看見認真與熱誠
高雄縣政府以公設民營方式,委託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經營管理的鳳山區兒童早期療育發展中心、旗山區兒童早期療育發展中心已邁入第十年,兩中心在楊主任意賢、程主任錦屏的帶領及同仁的積極努力與付出下,交出漂亮的成績。伊甸基金會不僅造福了本縣鳳山、旗山地區發展遲緩、身心障礙兒童及其家庭,他們對於如何能及早發現發展遲緩兒童,使這些孩子能及早接受早期療育,掌握兒童發展的黃金階段,一直努力不懈。
在早療中心的實務工作中,教保老師使出渾身解數創造各種適合的玩具、教具,滿足每一個孩子不同的特殊需要,現在他們更將各樣法寶,一一集結成冊,希望可以給實務工作者及家長更多資源。當然也期待能夠嘉惠更多發展遲緩孩子,讓他們的成長跟一般孩子一樣充滿愛與歡笑的記憶。
與伊甸基金會已建立長期的夥伴關係,看到他們的認真和熱誠,也深深被激勵著要繼續進步,《動手玩創意 做出孩子合身的玩具》乙書,相信一樣挹注許多早療同仁許多心血及實務經驗在其中,也真心期待本書的用心,讓在台灣出生的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有機會得到適當的學習與照顧。
高雄縣社會局局長 吳麗雪
推薦序
打開它,活化親子共玩的幸福
放眼台灣的生活方式,已朝向講求生活品質的迅速簡便即是享受,如:資訊數位化、文化多元化、人際關係疏離化、績效快速化、本土化及國際化;或是在處於保留傳統及追求現代化力量的衝突中抗衡;加上政治社會長久混亂等等的條件下,經濟及生活的壓力相當大。再看台灣的家庭生活,多元、善變、不穩定的家庭結構,家庭成員間的交集少且關係薄弱,每個家庭成員很早就必須學會獨自面對自己的生活及發展。這些現象,部分是全球化共通的趨勢及現象,但在台灣這個自然人文社會的背景下,也有它獨特的表現方式。無論如何,這就是目前台灣兒童的生活環境,它直接也間接且廣泛地影響著台灣兒童的成長。
遊戲對兒童發展的意義是正向的,它讓兒童反覆發現並確認他自己的主體性、自主性及自我效能的興奮。遊戲對孩童產生的功能一直是多元的,但基本上,它是透過改變、內化和擴展三種形式,不斷地推展兒童的發展歷程。
兒童的自由活動時間,其中97%與玩具有關,而且玩玩具的能力與兒童的能力發展成正相關,這即意味著,為孩童預備玩具以及選擇適合孩童興趣與能力的玩具,對孩童的成長,將會有較好、較豐富且快樂的預期。
除了預備遊戲的機會、遊戲的設備與環境,若能加上大人的參與,不管是市售或自製的玩具,都可以活化大人與兒童共玩的情境,藉此孩童會經歷到與大人此時此刻的共同專注、共同經營、共同完成的親密、驚訝、快樂與滿足,孩童的幸福會立即洋溢在臉上,並反映在他的行為表現及整體發展上,而大人從這當中得到的回饋是自我更新及自我的效能。
打開一本能帶著您並激發您自己,或跟您正在培育的孩童一起做玩具,或想遊戲的點子的書,相信對要面對現代種種生活挑戰的您而言,將會有實質的幫助。期盼閱讀這本書的您,能夠與我一起經歷感受這樣的幫助。
德國慕尼黑大學教育及心理博士 潘惠銘
推薦序
優質父母得其法,樂無窮!
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下一刻將面對什麼,我們永遠無法提前預知。幾天前,在中廣聽到一則新聞:一對夫妻快快樂樂的帶著孩子出門買衣服,衣服沒有買成,回到家,因為孩子的哭鬧,父親失手將孩子當場打死……。「情緒的管理」是每一對父母的必修學分,而「如何教養孩子」,更是父母必備的能力。教養一個一般的孩子,況且讓父母捉襟見肘,在不諳發展遲緩兒童的特性下,更是讓新生父母抓狂。
伊甸基金會自1993年起,陸續從實務經驗中出版諸多叢書,其中也包含「親子系列」。我們認為「有能力的父母,才能保障孩子的權益」、「父母有權利享受親子之樂」,在聖經中亦教導「做父母的不要惹孩子的氣」,因此,「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父母親對自我的認識與願意做一個「學習型的父母」,積極認識自己孩子的特性,而能因材施教、順勢引導,才有機會不惹孩子的氣,更能享受為人父母的喜悅。在早療中心的實務工作中,我們的教保老師,亦渾身解數創造各種「優質親子時間」,希望將各樣促進親子同樂的法寶,一一傳授給家長們,期待為家長的面衣換上滿足與喜樂的新裝。
本書的出版,就如同我親愛的同仁阿賢主任所說,若不是出於愛,這一群已經忙得團團轉的老師與社工們,是沒有動力在工作之餘再編寫本書。我一直以我的同仁們能竭盡所能貢獻自己為榮,我也深信,在我同仁努力編寫本書的同時,她們自己與她們的孩子,已經先得著了本書內容的幫助。因此,也盼望所有閱讀過本書的朋友們,您能重拾信心,做一個優質的父母。
伊甸基金會早療團隊副執行長 林美專
閱讀指引
「愛的禮物」──以玩具與遊戲彩繪童年
緣起
若非出於愛,沒有人願意將可以用來休息及享受鳥語花香的時間,投注在遲緩兒的教材教具的研發製作中。我所深愛的這群孩子,占全國幼兒總人口數不到6%,因為族群少、商機小,所以它不同於一般幼兒的市場,有大量的玩具製造商、兒童圖書業者及教育家積極主動投入,以致於相關的教材教具,甚或玩具的研發皆起步較晚。目前,大多數的教材、工具及輔具多需仰賴進口,迫於價格昂貴及種類之稀,有心的家長與專業人員即需自己「動手玩創意」,將一般幼兒的玩具加以改裝運用或是費時自製,方可滿足遲緩兒的個別特殊需求。
由於遲緩兒的各種特殊障礙,不論是教具的自製或玩具的改裝運用,都需家長與專業人員花費更多的心力、時間以及高度技巧的誘發,才能提升孩子某項的功能。因此,在執著於發展遲緩兒的教材教具研發的同時,家長與專業人員必須有十足的耐力,以信心迎接體力耗損、缺乏資源與支持的高壓挑戰。
為了支持家長及專業人員的不放棄,伊甸基金會早期療育專業團隊的同仁,將數年來為孩子所做的努力、所累積的經驗,如同「家常菜」般的端出來,不怕讓全國先進及家長見笑,這是一份熱情的心意,一份「愛的禮物」,願為發展慢飛的孩子貢獻心力,也與大人們相互激勵,更企盼促成更多的專業與資源投入遲緩兒的教材教具研發行列中,成為家長與第一線實務工作者的後盾,讓更合適的玩具伴隨孩子們遊戲彩繪的童年,讓無法用金錢替代的愛與歡笑,充滿在孩子的成長記憶中!
導論
教具、玩具
本書以教學訓練的觀點出發,使用了一般常用口語中的「玩具」或「教具」用語,是涵蓋有「教學工具」、「教學道具」、「學習玩具」、「教學輔具」等意涵,目的是要使這些「具」成為孩子「寓教於樂」的玩具,讓孩子「具」備能力。
本書內容
第一篇「幼兒發展與適性玩具」,是從理論性的角度,論述遲緩兒的發展特質與學習特性、0~6歲發展里程碑與適合玩具,做為讀者在選擇或自製教具時的參考依據。
第二篇「教材教具設計、製作與運用」,有三大主題。第一,要讓您發現,自製教具的一百個理由;第二,介紹製作教具的各項工具,幫助讀者在教具製作上能得心應手;第三,收錄伊甸教保老師群精心自製的「家常菜」,各教具依屬性分類,並按各發展領域順序編列,其中還詳列教學目標、製作與操作方法及延伸應用等具體實用的知識分享。
第三篇「市售教具玩具應用篇」,由「伊甸媽咪群」的素珠、淑翠主筆,傳授為孩子選擇市售玩具的竅門,以及分享如何讓市售玩具加分好用的點子萬花筒。
感謝的話
本書的順利付梓,有賴伊甸早療團隊婦幼家園、旗山、東港及鳳山等早療中心的教保組與復健關懷組的通力合作,特別是在淑翠、憶慈、秀萍數位老師的大力襄助下,讓教具篇的內容更臻完整。我要感謝智惠為本書定下草圖,還有冠舟、憶慈及怡姍的惠賜文稿,以及惠宜、憶慈、怡姍、秋萍與美云的協助校對。
此外,我也要特別謝謝惠銘,在忙碌的研究與教學工作下,仍欣然地協助審閱,為本書做專業的把關。更由衷感謝從未停歇期許的副執行長美專姐的總校閱,以及我最佳的美編拍檔于美。出版之際,甚感謝諸位長官的提序。
最後,願神祝福與紀念代禱勇士秋櫻傳道、曲媽、卓媽及無名的推手。由於篇幅及能力所限,疏漏脫誤之處,還請諸位先進不吝指正。
編輯 楊意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