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盧明策畫主編;翁巧玲、翁巧芬、邱琍貞著
開數:18
頁數:216
ISBN:9789861913520
重量:450
出版日期:2010/04/20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8Wxvr4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Go2jzW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AKv21Y
書籍介紹
本書為幼稚園老師及小朋友一同創作故事書的過程紀錄。
《我特別的同學》故事中,小翰展現出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及天分;小憶總是需要別人幫忙;小嘉生活上的行為問題;小良總是蹦蹦跳跳。孩子們將這些特殊行為不經意的畫在心情日記上,老師心想是否能把這些故事使用繪畫的方式呈現,而變成可以翻閱的故事。這樣的教室故事,變成了師生共創的繪本。
《小小插角‧大大愛》,是一本讓大小朋友了解「友愛‧有愛」的生命故事。瘦小的姊弟不因種種的問題一心只想上學,而班上師生做了許多努力,讓他們終於可以一圓上學的夢。孩子們將這樣的過程記錄下來,誕生了師生共構的繪本。內容有動人的友誼關係、感人的師生情誼、孩子們童真有趣的對話、感動人心的戲劇性故事。
書中兩個故事共同的關懷都是「不一樣的孩子」,但是透過故事,人與人的關係就像有了鮮活的生命般,以不同的途徑影響著幼兒及老師的信念與價值,以及如何解釋共同的生活經驗與其因由。這兩個師生共同創作編織的圖畫故事,運用了幼兒生活世界中最熟悉的思考和經驗呈現符號——敘說與圖畫,建構敘述他們世界的聲音和事件。由老師和幼兒一起參與創作的故事,其實存在著一種感性的經驗與溝通的關係,也隱藏了一種從「我們的關係」來詮釋教室裡文化處境的態度,而繪本呈現都是孩子們在過程中,給予老師的那份最珍貴的「愛」。
作者簡介
翁巧玲
學歷:國立台北師範學院進修部幼兒教育學系學士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造型設計系玩具與遊戲設計碩士班研究生
經歷:台北縣九份國小附設幼稚園教師
台北縣興雅國小附設幼稚園教師
現職:台北縣北港國小附設幼稚園教師
翁巧芬
學歷: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學士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學系玩具與遊戲設計碩士班(進修中)
經歷:基隆市隆聖國小附設幼稚園教師
現職:台北縣北港國小附設幼稚園教師
邱琍貞
學歷:國立花蓮師範學院進修部幼兒教育學系學士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玩具與遊戲設計研究所研究生
經歷:台北縣板橋市重慶國中附設幼稚園教師
現職:台北縣插角國小附設幼稚園教師
目錄
第一部分 台北縣北港國小附幼的故事
我們是誰?做了什麼?
是誰先開始的?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要怎麼幫助同學呢?
原來……這樣可以變成故事書
怎麼做一本故事書呢?
來說我們的故事
故事的最後……
第二部分 台北縣插角國小附幼的故事
故事中的故事
繪本故事的起源
事情是怎麼發生的?
我們做了什麼事?
畫出我們的故事
我的故事我會說
故事的延續
故事的最後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
策畫主編序
故事外的軼事
開場
教學的路中多是我說給別人聽,這些年輔導融合教育的工作中常有了聆聽的機緣。因為在教室中的某些幼兒和他們的同學,成為我和老師們的共同關注,也為輔導和教學開啟了另一個分享故事的視窗。其中巧玲、巧芬、琍貞老師在輔導會議時,總是非常投入情感地訴說他們和孩子們之間發生的對話、討論、事件,也讓我不時在友善的敘說中與孩子的善良、素樸、清潔和溫柔的心相遇。一個位於偏遠地區和一個位於教育優先區的幼稚園老師,並沒有因為教育資源的限制以及幼兒家庭背景的條件而輕忽了對幼兒的關懷與尊重,也沒有忽視任何一個幼兒的個體特殊性。
他們誠懇、認真和摯情的故事值得被聽見、被看見;故事需要一個開場,我就從身為參與者和閱讀者的角度開始說吧……
相互看見
「老師,我發現小翰在科學角當小老師,小朋友都很能接受他,他變得有自信了,媽媽也好高興,回家還幫他一起設計科學角的活動。」(巧玲老師)
「我想盡力幫助他們,班上的同學也很喜歡他們,很願意一起幫忙。讓小孩有幸福感真的很好。」(琍貞老師)
幼兒們之間的互動,他們與老師之間的互動,透過孩子的眼光,他們看見了什麼?和不同的同學生活在一起會發生什麼?幼兒又如何詮釋自身的經驗?我的童年和他的童年一樣嗎?「當我們同在一起」的童年,會成為我們共同的記憶嗎?
我們常常將幼兒比喻為主動建構知識的探索者,對各種經驗感到好奇的觀察者,也是生活的學習者與創造者。幼兒的教室就像一間裝有雙面鏡的空間,鏡子的一面映照出幼兒對自我成長經驗的認同,而鏡子的另一面為幼兒開啟了對其他幼兒生活樣貌的探詢與互動。其實幼兒已有能力透過敏銳的洞察和獨特的觀點,表達他們的想法、觀點與理解,並對自己的生活經驗賦予意義(Clark, 2006)。因而生活關係緊密的師生一起經營創造教室文化,意味著站在一個傾聽幼兒聲音,了解他們觀點的位置,來回應幼兒的情感和需求;也在有形無形中牽引著師生、家長或其他人觀看童年經驗的視角 (Clark, 2006; Kinney, 2005)。
因為有機會認識和接觸教育情境中的發展弱勢、家庭弱勢幼兒,常讓我重新學習與檢視自己對人的概念;也常透過與老師們的討論對話中,反覆觀看思考我對能力的價值觀。同儕的接納、優勢能力的被看見、彼此喜歡的情誼、互相顧念的溫柔,隱含在人際互動時,即是一種被同理的期待和需求,而這樣的期待和需求一直存在於生活和生命經驗中。班級中的弱勢孩子同樣需要被同理的經驗,他們很容易被「正常」、「不正常」、「窮與富」的條件式價值觀貼上標籤,因而在「我們的關係」中被排斥和被輕視。上課我時常提醒學生,孩子教室中的世界其實是大社會的縮影;也經常和學生討論如果我們希望社會中人和人之間能尊重多元文化及少數現象,也能在弱勢族群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和付出關注,那麼我們應如何引導和培養幼兒同理的觀點,學習用「穿上別人的鞋子走路」的角度來對待別人?
不能教的課程
「老師,你覺得融合教育是不是生命教育啊?……那要怎麼教生命教育?」(巧玲老師)
「我覺得幼兒的生命教育真的很重要,老師,你告訴同學說,這姊弟的故事就是我們班的生命教育,我也覺得是喔!那以後我們班就繼續這樣做好嗎?」(琍貞老師)
二○○八年的歲首之日, 我和如果兒童劇團團長趙自強談及他與《商業週刊》「一個台灣,兩個世界」合作編製延伸水蜜桃阿嬤主題報導的生命教育戲劇教材:「……能有生命教育的兒童戲劇是很有意義的……」我對團長表達了心裡的感動。他卻說:「這也沒什麼,其實我覺得每天的生活就是生命教育……」是啊,趙團長提醒我「生活即教育」這句話引用在關於生命和品格的課題是極貼切的,因為我不也認同價值判斷和態度,同理觀點和行為,是難以用「教」的方式來讓幼兒學習的嗎?幼兒只能透過成人的身教與提醒,再加上自己所感受和體會到的文化氛圍,才有可能學會隱藏於生活中的價值和態度。制式的教育或正式的課程與情境,恐怕很難有機會讓幼兒探索、思考、用心體會他們的處境和可能的方法與答案。
在我們社會的價值思維和經驗裡,以條件和分數來衡量人的價值往往成為最直接的方式,所以成績/成就有了高低之分,行為/能力有了好壞的評價,外表/衣物有了美醜的標準。這樣相對也絕對的價值觀點,是不是傳遞給孩子過度簡約化的價值評價態度?也示範了我們對強與弱、好與壞、多數與少數、主流與非主流的二分法思維?可是我們真的希望在孩子年幼之時即傳承了社會文化中價值的框架?還是我們可以也願意期盼經過反省的引導,幼兒有機會敘說他們的觀點,創造他們眼光中的價值和認知方式?這些問題每每浮現在我參與融合教育輔導工作的歷程中。而我從巧玲、巧芬和琍貞老師的班級故事和圖畫書中,看見了對於「不能教的課程」的實踐。
畫說我們的故事
「……小孩的圖畫告訴我們什麼?是手眼協調的發展?畫得漂不漂亮?還是有其他的意義呢?」(巧芬老師)
「我覺得小孩的觀察真的很厲害,你看他們把每個老師和小朋友的特徵都畫出來了,我們很了解彼此喔!」(巧玲老師)
「……其實我們都沒有教小孩什麼,他們自己互相看看,我就問問他們要怎麼做,這樣就開始啦!」(琍貞老師)
書中兩個故事共同的關懷都是「不一樣的孩子」,但是透過不同教室中的故事,人與人的關係就像有了鮮活的生命般,以不同的途徑影響著幼兒及老師的信念、價值,以及如何解釋共同的生活經驗與其因由。這兩個師生共同創作編織的圖畫故事,運用了幼兒生活世界中最熟悉的思考和經驗呈現符號 敘說與圖畫,建構敘述他們世界的聲音和事件。由老師和幼兒一起參與創作的故事,其實存在著一種感性的經驗與溝通的關係,也隱藏了一種從「我們的關係」來詮釋教室裡文化處境的態度。
我們通常會將幼兒的敘說和圖畫訊息資料,置於語文發展和學習的範疇來解釋其意義。然而,在參與他們師生建構創作的歷程中,啟發了我思索老師是如何引導幼兒在創意與能力展現之外,不著痕跡的磨合著孩子們彼此之間的認同、包容、給予、合作和歸屬感;也常常浸淫在他們將平凡的日常生活互動和感受轉換、設計成共同故事的樂趣。身為優先閱讀故事的讀者,我在「說與畫」中讀到了真心誠意,引領我更細微、更用心的觀看蘊涵於幼兒作品中的心靈意象及情感底蘊。當然,我也從故事中看見了創造與欣賞生命的美好。
從教育專業來看,我們不能否認增長幼兒知識、技能是重要的教育目的,然而源自於童年的社會化學習體驗和價值探究,乃是奠基他們認識自己、了解他人、建立關係、形塑文化等內隱知識的房角石。這樣陳述美好情感和價值的手工書,放置在教室裡的圖書角書架上也不勉強,像是班級中有了好友陪伴,而使彼此的心更加貼近。童年中保有的記憶,其實是最好的教育(楊茂秀,2006)。我心裡這麼想著:多少年過後,教室、老師、同學全都改變了,可是「我們的故事」還是會存在曾經共同參與故事的孩子、老師和我的心裡,相信偶爾想起來仍然莫逆於心;而且影響著我們思索如何和這個世界產生關係,以及什麼是人與人之間的合宜互動。
未完的故事
「……家長跑來問我們,小孩回家說教室裡有一本故事書,是他們和老師自己做的,要來看看,覺得小孩好棒……」(巧玲老師)
「我們從校長、學校老師、還有家長,連不認識的人都知道我們班的故事,變成大家都一起關心,真的讓我很感動又意外。」(琍貞老師)
「我覺得有些能力是不能被具體評量的,像圖畫裡,可以看見線條、顏色,你可能可以說小孩有顏色概念,說他協調能力怎樣,可是你沒有聽小孩說他畫的圖畫,你就不懂他們……」(巧芬老師)
班級中弱勢的幼兒出人意表的成為故事發展的推手,也意外牽繫了班級情感的凝聚。在這兩個班級中,他們不再是角落裡的孩子,而有了自己的位置。回首再想感動我的起點,還是「故事」的本身。幼兒和老師一起透過圖畫和敘說再現了他們個人與集體經驗,從中體會和理解了彼此的互動關係。在共同走過的過程中,參與的人在故事線中尋得連結、發現自己、得到回饋。故事,讓人更接近幸福。
故事,讓教室有了生命
兩年多來,我和這些孩子與老師共同經過了互相傾聽、了解、關懷、創作的歷程,無形中他們也視我為班級的一員。我們在夥伴關係中看見了實務背後的教育價值,教學不再是課程與活動設計而已;來自真實經驗的故事,讓我們看見更多教育的可能性。因為我們面對的是生命,有了豐富的澆灌,生命會長大。長大是希望,希望是什麼呢?
每一次 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
每一次 就算很受傷也不閃淚光
我知道 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
帶我飛 飛過絕望
……
(張韶涵,隱形的翅膀)
隨著巧芬、巧玲老師播放幼兒作品和教室故事的背景歌聲,我認真思考著什麼是幼兒的希望?是所謂的關鍵能力嗎?是我們常講的「帶得走的能力」嗎?還是一雙隱形的翅膀呢?
如果你問我答案,我會這麼告訴你:答案和寓意在不同的故事裡……
Every community has memory of itself.
Not a history, nor an archive, nor an authoritative record...
A living memory, an awareness of a collective identity woven of a thousand stories.
(http://www.storycenter.org/index.html)
盧明
作者序1
我們學校「北港國小附設幼稚園」,地處於汐止偏遠山區的山腳下;全園只編置一個班,這一年卻幸運的擁有「五位特殊孩子」,我稱之為「幸運」,是因為剛開始,不知道該如何帶領這五位特殊生。到後來,從這些孩子身上得到的實質回饋,原來他們的觀察力、想像力、善良之心是成人所無法想像的。
幸運的我們,擁有輕度智能障礙、中度智能障礙、肢體障礙、亞斯伯格症、學習障礙的孩子,一下子要接觸這麼多位特殊生,當然會擔心自己是否能妥善照顧每一位孩子,但還是需要面對這些困難及挑戰。雖然以前唸書時,也有上過幾堂特教的相關課程,但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了,且也沒有實際接觸過的經驗,會擔心自己能否兼顧特殊生的需求?又害怕家長提出的質疑、擔心普通生會接受特殊生嗎?「融合教育」又是怎麼一回事?之後,我們慢慢成長,慢慢學習,直到師生共同完成了《我特別的同學》這個繪本,而故事中,看到了孩子對於特殊生的接納及包容,及如何讓孩子來當老師的教學歷程,老師又如何用引導來讓孩子學習,這些問題在我們的繪本中,都有了答案。
現在,我們從這群孩子身上,發現身為老師的驕傲,且不管是普通生還是特殊生,經歷這些日子的相處,到完成繪本的製作,過程中孩子的努力及認真,讓大家都有豐富的收穫。
繪本剛完成的那天,所有的孩子都爭先恐後想聽故事,我們說完一次之後,每天都聽到孩子唸故事的聲音,彷彿這本書,在孩子心中是獨一無二的。曾經問過孩子為什麼喜歡這本書?孩子天真的回答:「這上面有小象班的小朋友!因為那張圖是我畫的!上次踩到大便的時候很好笑!」從孩子的笑容裡,我發現這本書,對孩子而言是回憶、是獲得認同的自信、是一本讓他們很容易就朗朗上口的故事。
這讓我想起了當初會做這本書的那天,是剛開學不久的那一陣子,孩子們一直跑來問我:「老師,為什麼小嘉會大便在教室?」「為什麼他都沒有長高呢?」「小憶的動作為什麼那麼慢?」「小良很喜歡離開座位!」心想,你們也發現了有一些孩子,跟我們不一樣。發現孩子提出這些問題後,我也正思考,該如何跟幼生說明這些特別的孩子,也許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說,所以決定全班共同思考,事後我們歸納出發展歷程,成為舖陳本書的重點:新生及特殊生入園→發生特殊有趣的事件→引起討論→老師文字記錄→成功解決發生的問題→思考如何記錄且幼兒也看得懂→產生師生共創繪本,而在問題發生的過程中,我們有了一些共同的發現:
班上孩子的特殊專才
小翰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及天分,讓他擔任科學角的小老師,從道具準備及學習單,到整個教學過程,小翰都可以獨立完成,他儼然就是一位老師,連我這個老師都不禁佩服,只是在情緒控制方面較需要成人的協助。
班上孩子的特殊行為
小憶每件事總是需要別人幫忙、小嘉在生活上的行為問題、小良為何總是蹦蹦跳跳;班上的孩子將這些特殊行為先是不經意的畫在每日的心情日記上,我們發現後,心想是否能把這些真實故事使用繪畫的方式呈現,且變成可以翻閱的故事,再和孩子回溯及討論該如何鼓勵及幫助他們。而我們也真的把教室故事變成了師生共創繪本,也真的做了。
「我特別的同學」完成後,突然發現孩子們是一群觀察力敏銳、懂得關心同儕又認真的小天使;而在製作過程當中,巧芬老師也忍不住畫了故事頁的背景圖,也就是對這些特別孩子的未來期許。掛在教室時真像一幅幅美麗的圖畫,經過的小學老師及幼生家長都停下腳步欣賞,還問巧玲老師:「這些小人偶,都是班上小朋友畫的喔!」老師說:「真的,都是他們畫的。」他們畫完後,我們都發現這些孩子的觀察力真是敏銳。
這一年,我們收了五位特殊生,同時也加入「台北縣融合教育實驗計畫」,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盧明老師,成為陪伴我們參與計畫的指導老師,因為受到老師的支持及肯定、專業及經驗讓我們信心滿滿的走下去。與其說老師是指導老師,倒不如說老師是我們幼教路上的好夥伴,當教學上遇到瓶頸或無力時,老師會先傾聽我們說,協助我們找出問題癥結,和老師談完話後問題常常迎刃而解;讓我們更落實以孩子為本位的教學、並將發生在班上的真實故事融入課程中。
同樣地,我們也提醒自己,要認真傾聽孩子說話,引導孩子提出問題、再協助他們解決問題,聽起來基本又簡單,但有時卻會被忽略。所以:
我們的教學
以孩子為主體,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參與每天所有的課程活動;對較弱的幼生將教學活動簡化或提供特殊器材,盡可能讓大家都做一樣的事。
問答的方式
老師「少言」,讓孩子「多言」;自從發現喉嚨開始沙啞後,便自然的減少說話的次數及語句,後來發現老師的話減少,孩子的話就變多,「傾聽」變成是一種教學的方式。
在繪畫教學上
不是老師教孩子,而是引導孩子教老師;以開放式的提問讓孩子說出想法,同時藉由圖畫溝通,增加特殊生及普通生間社會互動的機會。
在本書中可了解
我們如何帶領幼生完成繪本?使用哪些素材?如何和孩子進行對話?如何讓特殊生跟大家做一樣的事?在做繪本之前,我們做了什麼?最後如何將教室故事串聯成我們的班級故事—「我特別的同學」,而孩子說這些故事時又發生了什麼?
某天早上,「老師!我們家小瑜說,寫了一本故事書耶,在哪啊?」一位開心的媽媽進教室這麼問我;這時候,我想我們進行的這個活動已經在幼兒、家長、老師三者之間獲得了很大的迴響。
後來發現不只如此,我們在融合教育發表的當天也將繪本故事放入其中,發表結束後獲得同樣是職場老師的高度肯定及在場教授的認同,頻頻詢問我們繪本是怎麼完成的?那些小人偶都是小朋友畫的嗎?你們班上那麼多的特殊生兩個老師怎麼帶班?而後,又受盧明老師之邀請,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家系分享我們的故事,期望即將入職場的幼教老師們知道原來教學是這麼的有趣,理論是可以和實務相結合,教學方式有很多種,但其本質是不變的。
因而,我們有機會和在職、職前的幼教老師進行對話,連我們自己學校的小學老師都感到好奇想探究其中。大家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師,部分老師有教過特殊生的經驗,也都期許班上的特殊生能自然的融入課室中,卻不知道該怎麼做、要從何下手?我們又是如何帶領全班幼生製作繪本,將班級的教室故事使用簡單的蠟筆,師生一起繪製出這麼好聽又特別的故事?希望我們完成的這本書,能夠幫助更多職場上的老師及幼生家長。
對老師而言
是一種經驗的累積與教學上的考驗,在我們每天進行的活動中,發現了我們的教室故事;讓孩子親身經歷感受周遭事物後,發自內心的幫助及學習,這就是我的驕傲,而經過這一年的磨練後,身為老師也確實增長許多。
對其他幼生而言
是一種成就感,我幫助了同學也和老師一起完成作品,孩子得意的說:「這是我們班的故事書。」
對特殊生而言
原來「我」也可以和大家做一樣的事,找到了自信及認同感、還有「我」雖然慢但卻有努力完成的堅持。
從幼兒的反應及興趣~孩子喜歡這樣的教學活動。
~期待繪本真的出版那一天。
從家長給予的回饋~喜歡作品的實質呈現及孩子每天回家講不停。
回顧老師的教學歷程~我們獲得專業成長是最大的支持及鼓勵。
職場上老師的回應~期待能有機會能更深入的了解,我們學校的繪本故事。
即將進入職場的幼教老師~理論與實務間的關係,期待自己成為有熱忱的老師。
翁巧玲、翁巧芬
作者序2
曾幾何時「媽媽的職業」變成了我現在的工作(母親是一位職業褓母),而我也一直深深覺得幼教工作對我來說,是一個艱難但值得去努力與挑戰的一份工作。自己回想起從高中到研究所的學習,常常是學科比術科有優異的表現,而術科對我來說真的比登天還難,例如:製作點心、縫縫補補製作教具,常常是我跟同學們用學科的成績或筆記交換而來的。但是如今,這些非常有用的技術,竟然可以成為我現在為孩子們努力圓夢的利器,俗語說的好:「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打從有記憶開始,家中最高紀錄有十來個別家的小孩,需要我的母親細心照料,而「我」還不算在其中;每天母親的工作就是養育別人家的孩子,而我呢?我是在自己照顧自己下成長;但好像也沒有什麼抱怨,自己玩自己的、自己照顧自己、偶爾還可以把別人家的小孩當小玩偶,這是我和別人不一樣的童年回憶吧!
看著母親帶別人家孩子那份細心、呵護與態度,是為人母、為人師最好的典範;父親是職業軍人,教育我的模式,以是非觀念的重要及遵從上級指示辦事的效率。現在想想,我做人處事及工作態度,的確受到家人從小教育及家庭環境所致;很慶幸我雖然不在原生家庭長大,但是養育我的父母一直把我當自己的孩子看待,甚至比自己的孩子還疼愛,也因為從小就沉浸在滿滿的愛中長大,所以我深信世界上所有的人,應該都會有完整而幸福的人生;但我投身幼教工作後,發現其實並不然……,尤其是從市中心學校轉任教於偏遠地區服務後……很多弱勢家庭、隔代教養或者是生而不養,很難想像……。
書中的故事源自於內心對幼教的信念,常想我不為這群孩子做,誰來做呢?常有人說:愛我所選擇的,選擇我所愛的,映照在我工作上真是恰如其分,也對得起我的父母給予我不虞匱乏的生活條件,才讓我能擁有這一份教育未來棟樑的神聖工作與使命。
我很珍惜、更把握可以為這群可愛的小天使們,在童年的學習生活中,給予他們別人沒有的童年回憶與學習樂趣,並且打造一個「有愛」的環境,讓孩子都能平安、快樂、健全的長大,並且擁有好品格的人生態度,我辦得到,相信您也可以做得到。
另外更感謝一位欣賞我、且讓我有機會進入公幼領域的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學系盧明老師,我們的淵源極深,日後經由北港附幼的巧玲老師告訴我,才發現當時北縣聯合甄選公幼教師時,盧老師就是我這考場的考試委員,很慶幸的是,我是考場中唯一錄取的老師,也因為如此,在往後的公幼生涯中,我更珍惜我們之間的專業互動和情感交流;常常跟盧老師分享我教室內發生的感動、老師與孩子的互動……,盧老師也曾經給我機會,到學校跟他的學生分享我的教學點滴,這又是給我一個在教學以外不同的學習經驗,這樣的經驗又提振我在幼教工作上,正向鼓勵與教學上不同的啟發。
盧老師不僅開拓了我在幼教工作上的視野,也不斷給予我鼓勵與打氣,除此之外,也不斷給我修正自己與省思的機會,就像這本書書寫的發想,就是盧老師不斷給予我鼓勵,將自己工作上的感動過程,逐一化作文字分享出來;其實當初並沒有這樣的打算,只是希望能將孩子的繪本出刊而已,沒想到卻可以將我的工作上的感動變成文字,誠懇的呈現給大家,我想這是一份簡單不過的文章,但是因為盧老師的相挺,讓我有機會完成這一篇平易近人又感觸良多的工作心得分享,謝謝盧老師給插角附幼一個機會讓大家認識我們,也更謝謝盧老師給我(荔枝老師)一個學會感恩與感激,並且確認自己在幼教工作上的堅持與努力是值得分享給大家。
邱琍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