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tephen R. Hooper、Warren Umansky主編;楊碧珠譯
開數:18
頁數:544
ISBN:9789861912370
重量:780
出版日期:2009/04/03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zMnnQV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Y9KKQ4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OpKKe9
書籍介紹
本書特色有五:
1.為係特殊教育教科書,且為「道地」的「導論性質」專書,敘述娓娓道來,適宜大學初學者或社會大眾閱讀。
2.為作者群秉持獨到學養,對專業學理亦有闡明,故對特教已甚有認知者,亦能有所得。
3.為歷經四版,見證特教由眾所迷惘演化至廣揭面紗,對於歷史脈絡交待清晰,且對於最新資訊更有詳細、完整介紹。
4.是至為困難地集結了特教、醫學、心理學、職能治療背景之學術先進而撰著,可貴者尚在於將各種面的思考會在最後拉至特教層面思考。
5.為透視特教發展鉅視面,說明各種理論與實證研究上最新狀況,各作者對其有鞭辟入理分析,立場卻不隨性武斷。
作者簡介
楊碧珠
學歷:德明商專企業管理科(五專部)畢業
美國德州達拉斯浸信會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
美國紐約大學特殊教育所碩士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所博士班研究生
經歷:嘉義基督教醫院星愛兒童發展中心(自閉症童日間病房)特教老師
嘉義市晨光啟能發展中心特教老師
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幼兒教育系、諮商心理系兼任講師
吳鳳技術學院幼兒保育系兼任講師
目錄
第一部分 基礎概念
chapter1 特殊需求幼兒簡介
特殊需求幼兒教育的原理
早期療育從業人員
特殊需求幼兒和他們的家庭
家庭與社區
chapter2 發展過程和影響發展的因素
定義性議題和過程
發展期間
影響發展的因素
第二部分 評量和療育的原則
chapter3 幼兒的評量:標準、階段和取向
現今評量過程的標準
評量階段
團隊取向和類型
幼兒評量的考量
chapter4 療育
療育的定義
以家庭為中心的療育
方案計畫
chapter5 評量與療育的科技
科技的種類
評量的考量
電腦操作
遊戲和科技
第三部分 發展領域
chapter6 粗大動作發展
粗大動作發展理論
粗大動作發展階段
影響粗大動作發展的因素
特殊需求幼兒的粗大動作發展
粗大動作發展評量的策略
療育策略
粗大動作療育的輔助科技
chapter7 精細動作、口腔動作和自我照顧發展
精細動作發展理論
精細動作發展階段
學步兒和學齡前幼兒的精細動作發展
影響精細動作發展的因素
特殊需求幼兒的精細動作發展
精細動作評量的策略
精細動作評量和療育的科技使用
精細動作療育的策略
口腔動作發展理論
口腔動作發展的一般階段
影響口腔動作發展的因素
特殊需求幼兒的口腔動作發展
口腔動作評量的策略
口腔動作療育的策略
自我照顧發展的一般階段
特殊需求幼兒的自我照顧發展
自我照顧評量的策略
自我照顧評量和療育的科技使用
自我照顧療育的策略
chapter8 認知發展
認知技能的範圍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的發展階段
其他發展理論
發展模式與認知處理模式間的關係
影響認知發展的因素
認知發展和特殊需求兒童
促進認知發展
chapter9 溝通
語言:架構和定義
正常語言習得的階段
溝通發展理論
影響溝通發展的因素
特殊需求幼兒的溝通發展
輔助科技和擴大性與替代性溝通
溝通之療育方案的議題和原則
chapter10 社交和情緒發展
一般社交和情緒發展的階段
社交和情緒發展理論
影響社交與情緒發展的因素
特殊需求兒童的社交和情緒發展
社交和情緒評量的策略
社交和情緒之評量及療育的科技
促進社交和情緒發展的療育策略
第四部分 後記
chapter11 相關議題和未來方向
專業術語
融合
家庭
多元文化
訓練
科技
公共政策
掌握新知
前言
從《幼兒特殊教育》第一版出版迄今已近二十五年,在本書第一版時,特殊幼兒的領域才剛發軔,在第三版的序言中,我們已陳述這點,如今在第四版中,我們再次重申前旨。從該觀點中我們瞭解到一個重要的論點,亦即幼兒特殊教育的發展是非比尋常的。從一開始由少數實驗性的人員團隊之培訓方案,至今已發展出許許多多的不同方案──甚至從1998年的第三版迄今,亦有許多新進的方案快速發展。在美國各州,少數學齡前兒童的示範早期療育方案,現已成長為數千個方案,且在美國各州對於符合接受早期療育資格的兒童,從出生起,其接受早期療育的權益即受法律保障。從最初少數的實驗性課程和自製的教材,現則已發展為提供身心障礙幼兒暨其家庭服務的事業。
這樣的成長是史無前例的,且也持續地發展中──即使面對財務困難的時期亦然。在部分州政府和聯邦政府、大學培訓方案和地方團體等,皆投身於幼兒特殊教育,而這樣的情形,將可能使特殊需求幼兒得到較好的服務和以實證為本的療育方案、有較佳訓練的相關專業人員、對於特殊需求幼兒有較多瞭解和參與的家庭和社區,及較多有利於孩子的公共政策。我們必須對於特殊需求的幼兒及其家庭更為尊重,而最終地,這些特殊需求幼兒群體將為我們整體社會提供有價值的貢獻。
第四版的《幼兒特殊教育》與第三版有部分雷同。第四版繼續以發展理論的面向來鋪陳。在本書後半段的大部分章節,皆依上述面向來建構,且所有的作者已完成這傑出的工作,以持續該發展面向。我們也繼續強調在幼兒特殊教育中一些重要的內容領域,如:歷史基礎、基礎成長和發展、家庭、評量和療育方案,及科技應用。成功的早期療育核心,為合格的專業人員瞭解兒童、家庭,及其評量和療育的工具,且他們亦能靈活及熟練地運用那些知識。本書的許多章節提供讀者關於特殊幼兒領域和影響幼兒發展因素的相關介紹,且我們致力於提供讀者最新的資訊和讓讀者嘗試超越於事實之外思考。在第四版中,我們也再三強調,對於兒童如何發展及其如何產生障礙,應具備較廣且較深的認識。在用語上,我們維持一致性〔例如:我們用早期療育從業人員(early interventionist),代表不同之提供早期療育服務的專業者,其特別包括幼兒特殊教育工作者〕,且我們給予幼教老師或特教老師一個明確的工作方向;這是一種知識─內容─應用取向(knowledge-content-application),我們相信該取向較合乎邏輯性,且有益於學生逐步學習。
第四版《幼兒特殊教育》與第三版相較也有迥異之處。內容上,增加一些教學輔助意見,便於使用者閱讀之參考。特別是各章皆以該章特定議題之大綱作開頭,並以問題和討論收尾。此外,每章列出了一些推薦資源,可提供額外的閱讀、研究和計畫。所有章節也皆添加了學習指引技巧,包括:個案極短篇、在每頁的外緣留白處作重點說明、知識寶盒,則強調了與該章節直接或間接相關的議題,此外,關鍵字並以粗體標示等。這些新增的學習指引之特色,將使得教導或學習本書更為容易。
在第三與第四版的內容編排上也有些微差異。基於同儕們意見交換,我們將全書劃分為四個部分,此與前版亦有些許歧異。大部分的章節被重新排列,以強調這些是對早期療育從業人員最重要的資訊,及儘可能提供讀者較寬廣的面向。在哲學意涵上,我們視發展為評量和診斷的基礎;且其也是建構療育方案的根本。瞭解兒童發展的早期療育從業人員能更有自信,且對於兒童和父母的需求予以支持。
明確地說,第一部分包括三章,係探索幼兒特殊教育的基本議題。第一章〈特殊需求幼兒簡介〉,主要藉由聚焦於特殊教育的分類和支持早期療育的研究,以提供特殊教育歷史的概述。第二章〈發展過程和影響發展的因素〉,包含其定義的議題,詳細說明了成長與發展,並提供現今以研究為本的方向,以針對影響發展的因素作討論。第三章〈與家庭之夥伴關係〉1,繼續強調兒童早期家庭的重要性,而在論及兒童計畫性療育方案時尤然。
第二部分涵蓋三章,係論及評量和療育的原則。第三章〈幼兒的評量:標準、階段和取向〉針對評量過程和評估特殊需求幼兒的必要程序,提供最先進的討論。然而,第四章〈療育〉繼續針對幼兒特殊教育的計畫性治療之當前視角的完善規劃,提供以實證為本的討論。對於多元文化和療育方案的討論亦相當值得關注。第五章〈評量與療育的科技〉已被徹底修正,同時現在對於科技運用於評量和處置上,已有較清楚的聚焦。特別是我們討論了不同種類的科技運用,也論述了這些科技運用對於絕大多數發展領域的重要性。從本書前一版(第三版)出版以來,科技運用種類的擴展,清楚反應出幼兒特殊教育領域的進步。
第三部分共有五章,描述了本書的核心內容──發展領域。第六章〈粗大動作發展〉和第七章〈精細動作、口腔動作和自我照顧發展〉提供了兩個動作層面非常詳細的介紹。這些章節呈現了一些在第三版時被結合成獨立一章的內容,但在第四版中,這些內容被更進一步細分,以提供這些關鍵領域更廣闊的內容範圍。第八章〈認知發展〉和第九章〈溝通〉已更新,以回應在每個發展領域中的當前文獻。第十章〈社交和情緒發展〉也同時被更易,以呼應現今的研究,但增加對於同儕、友誼和社會性遊戲的焦點。這些後續的議題,反應了當前幼兒的研究趨勢,而這些特殊需求幼兒之研究發現的應用才正開始被瞭解。
最後一個部分,第四部分,包括第十一章〈相關議題和未來方向〉。這章我們評論了一些在其他章節中較關鍵且令人爭議的議題,並延伸了在第三版中所提出的議題。我們希望這些論點成為讀者反思和進一步研究的基礎。雖然可能不是一般的後記,但我們也增加了一個個案研究,以提供可討論許多焦點和議題的臨床架構。
在第四版的修正中,若非反應了早期療育從業人員所論及特定議題的重要性和治療師們對於較全面性知識的需求,就是這些修正內容反應了我們對於早期療育從業人員應知道之相關資訊的看法。但是,熟稔相關資訊,將帶來工作上的熟練,故在各章節間的額外敘述(redundancy information)皆有其意義,因為它反應出從一發展領域到另一領域在論述中本質性的重複,且這些重複將有助於學習。
感謝我們的作者群,他們用知識、判斷和努力工作以形成全面、切題又言簡意賅的內容。我們也希望向幫我們審閱原稿的專家群申致謝忱:Millersville大學的Barbara A. Beakley;Bellarmine大學的Maureen R. Norris;Washburn大學的Michael A. Rettig。特別感謝我們的編輯Allyson Sharp,編輯助理Penny Burleson及Merrill/Prentice Hall的製作編輯Linda Bayma。我們皆戮力於推出對特殊需求幼兒工作者和期望更瞭解特殊需求幼兒之人士有所助益的版本。
Stephen R. Hooper
Warren Umansk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