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儷瑜、劉淑貞、李珮瑜著
開數:18
頁數:192
ISBN:9789861914923
重量:355
出版日期:2015/06/02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1oDpkV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ZjDz2M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vgr8GN
書籍介紹
「語文精進教材」是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發的一套補救教學之教材,以文章結構知識和閱讀策略為編製重點,並依據不同文章結構共編有六個模組。本書特以策略為主軸,重新解構「語文精進教材」,每個策略的陳述都結合理論、實例和實施經驗,對閱讀策略或語文補救教學有興趣者,都可以由本書獲得更深刻的學習。
以本人施作語文精進教材一~四冊的經驗而言,這套教材能提供貼近教學現場最精準的導引。當教師不再囿於困境,便更能一本初衷、懷抱熱情,帶著孩子突破語文的層層關卡。本教材毫無疑問的就是教學者必備的利器。
~臺北市蘭雅國中 盧雅君退休老師
教材本身由淺而深,以及習作練習的搭配,都讓學生喜歡來上課,兩年間極少有缺課的情形,無形中的進步與精進的提升,是感受最深刻的印象。心想:假使用對了教材和方法,學生必然是樂於上課與增長,此教材確實是符合這樣的需求,如果能被全國的國中生來使用,真是學生的福氣。
~屏東縣東港國中 李乾隆老師
語文精進課程,有理論基礎做為後盾,不僅能讓學生的「語文」有所「精進」,也能讓資源班老師可以驕傲的說:我知道如何教導學生讀寫策略!
~臺北市中正國中資源班 王敏薰老師
如果你還在相信學國文只是靠直覺、靠語感,孩子學不起來是民智未開、閱讀量敗爛,那你該坐時光機回到二十年前的古代(笑)。給自己一個機會,給孩子一個機會,一起學學「科學系統化」的國文吧!
~2013年度新北市聯合教師甄選榜首、新北市福營國中 黃方妤老師
這是一套能讓師生同時增能的教材,學生不但能學到帶得走的策略,更能增進閱讀素養。教師則能藉此習得不同文體的結構化教學法,並重新解構教學方式。翻開此書,將使您對語文教學有不一樣的體會。
~臺北市中正國中資源班 劉宴彤老師
參加補救教學精進計畫模組教學及培訓,讓我在原有的國文教學模式中,看到另一種可能。在國文教學方面,建立詞庫、組字方法、上位詞練習、三層次提問法等,在普通班一併適用,是提升學生能力的良方;在班級經營方面,提問法配合即時回饋與積點方式,使學生願意擦亮眼睛、張開耳朵,將目光重新放到教師與課本上。師訓時聽到一句話令我非常感動,與大家共勉之:「何謂進步?學生做出以前不會做的行為就是進步。」
~宜蘭縣東光國中 陳育玲老師
國中語文精進教材的內容如同一份由各種策略組成的美味餐點,這本教戰手冊則如同食譜,分析出餐點中包含哪些策略及其進行方式,更棒的是最後的Q&A,預先解答了做菜可能出現的困難並給予實用的建議,讓人迫不及待想擁有一本。
~臺北市金華國中 葉純菁老師
作者簡介
洪儷瑜
‧現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學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特殊教育哲學博士
‧經歷:課文本位閱讀理解策略師訓專案北二區主持人
語文精進教材主編
劉淑貞
‧現職:國語文補救教學師訓講師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學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碩士課程四十學分班結業
‧經歷:臺北市立麗山國中國文教師
臺北市立蘭雅國中特教教師
臺北市立北安國中國文/特教教師
臺北市東區特教資源中心讀寫障礙教材研發小組(組員、召集人、顧問)
語文精進教材編輯和督導
李珮瑜
‧現職:龍騰文化事業高職國文企劃
‧學歷: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學士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
‧經歷:聯合報教育事業部國中作文班講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評中心專任研究助理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評中心語文精進教材師訓督導
目錄
第一章 識字
一、形音義連結
(一)教學設計
(二)教師困境與教學調整
二、組字規則
(一)教學設計
(二)教師困境與教學調整
第二章 詞彙
一、閱讀監控
(一)教學設計
(二)教師困境與教學調整
二、詞彙策略
(一)教學設計
(二)教師困境與教學調整
三、詞彙網絡
(一)教學設計
(二)教師困境與教學調整
四、擴展詞彙
(一)教學設計
(二)教師困境與教學調整
第三章 句型
一、照樣造句
(一)教學設計
二、換句話說
(一)教學設計
三、連接詞造句
(一)教學設計
(二)教師困境與教學調整
第四章 流暢性
一、教學設計
二、教師困境與教學調整
第五章 文章理解
一、預測
(一)教學設計
(二)教師困境與教學調整
二、理解監控
(一)教學設計
(二)教師困境與教學調整
三、文體知識
(一)教學設計
(二)教師困境與教學調整
四、摘要大意
(一)教學設計
(二)教師困境與教學調整
五、內容深究(文意理解)
(一)教學設計
(二)教師困境與教學調整
六、自我提問
(一)教學設計
(二)教師困境與教學調整
七、由文本找支持的理由
(一)教學設計
第六章 寫作
一、建立詞庫
(一)教學設計
(二)教師困境與教學調整
二、描述手法
(一)教學設計
(二)教師困境與教學調整
三、擬稿(打草稿)
(一)教學設計
(二)教師困境與教學調整
四、檢核
(一)教學設計
(二)教師困境與教學調整
第七章 其他學習策略
一、做筆記
(一)教學設計
(二)教師困境與教學調整
二、自我監控
(一)教學設計
(二)教師困境與教學調整
三、擴充閱讀
(一)教學設計
(二)教師困境與教學調整
參考文獻
推薦序一
洪儷瑜教授曾有一部紅色房車,紅色是熱情與動力的象徵。做為一個駕駛,洪教授上車一踩油門,駕馭著她的熱情與動力,就上工去了。合作多年,洪教授就是性能極佳的紅色超跑,也是超跑駕駛。因此,在行動上我相當依賴洪教授,特別是她在特殊教育領域中的訓練和經驗,造就了她對於學習歷程中的點點滴滴非常的敏銳。當我們在討論某一教學時,她會直指我們的盲點,說明學生學習上的難處,並提出幫助學生的步驟。在洪教授眼中,我們所說的教學方法都太籠統,不能達成差異教學的目的。因此,讀者在本書中會讀到步驟化的作業、歷程化的教學,以及表格化的內容結構。本書的書名雖為「國語文補救教學教戰手冊」,但請不要被「補救」兩個字所限制,而要細看其教學的部分。
本書依學習單位的大小以及基礎能力先建立的原則,由識字、詞彙、句型、流暢性、文章理解到寫作,外加做筆記、自我監控、擴充閱讀等技能,來回應所學習的策略。總括來說:
1.本書是專為國民中學國語文教師教學所寫的實作手冊,其中的各項方法都經過試教、再修改,並取得現場教師教學的實況。單看目次部分,每一章都有 「教師困境與教學調整」一節,就是最佳證明。
2.作者群專為學生的學習策略設計教學,其教學之目的是要學生能學到學習的方法,以利自學。因此,洪教授相當看重學生知道自己學習的進程,例如:書中設計的「學習重點檢核表」,能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在閱讀能力上是否達標。
3.落實讀寫合一。常有人說閱讀和寫作是一體兩面,但教學上通常分家。本書讓讀寫相互呼應,例如:閱讀首要建立詞彙量,同時寫作要有詞庫。閱讀理解包括對文體的認識和利用,同時寫作要由不同文體分析來入手。
現在,就請大家一起來參用「國語文補救教學教戰手冊」。
柯華葳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15年5月
推薦序二
「將每個學生帶上來」是國民教育的主要目標,但對於那些在國語文教室裡始終無法跟上教師教學腳步的孩子,要怎麼樣有效提升他們的語文能力呢?閱讀的教學文獻一再指出,低成就學生特別能受惠於有系統的策略教導,當他們逐漸透過精緻的系統化教學而掌握各種有效策略時,便擁有理解文章的秘密武器;文本,也就不再是難以解碼的抽象天書。
「國中語文精進課程」正是一套以教導策略為目標的國語文補救教學教材。我很榮幸參與了它的試用計畫,協助督導高屏地區數個國中在補救教學課程中使用這套教材,因而有了與這套教材的第一手接觸。
這套教材的內容涵蓋了識字、詞彙、句型、流暢性、文章理解、寫作等重要的語文成分,在每個成分中規劃教導數個重要策略。整個課程的安排遵循著有效策略教學模式的作法,由教師明確示範開始,然後由學生在教師鷹架支持下進行練習,直到最後學生能獨立完成。教材提供了詳細的教案與教學資源,讓即使不熟悉策略教學的教師,也可以在教案的指引下有系統的指導學生。這套教材也提供不同難度的學習單,以配合學生在能力上可能有的個別差異。整套教材的設計,可說是以研究證據為本(evidence-based)教學的一個典範。
由高屏地區試用的經驗來看,當教師能真正理解此教材的教學設計理念,並確實地依循教案的規劃執行教學時,就能看到學生的成長。但教師要掌握這套教材並不是全無困難的,有些教師因為不清楚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因而不了解「為何要教」以及「為何要這麼教」這些策略,也有些教師因為不熟悉策略教學的模式,當學生出現了非教案中預期的行為時,會不知所措。
這本書的出版正可以解決教師所遭遇到的這些問題。在這本書中,洪儷瑜教授的團隊將教材重新解構,以策略為主軸,針對每個策略是什麼(what)、為何要教(why),以及如何教(how)都有很詳盡的解說,同時也對教師在教學時可能遭遇到的困境與如何進行教學調整,做了清楚的說明。這樣的解構可以讓剛接觸到這套教材的新手使用者,能夠較有效的掌握此教材的理念與作法,也可以讓已對這套教材略有認識的教師,能從策略的角度重新了解它。這本書可以幫助教師更了解這套教材的內涵與重點,因而能充分發揮此教材應有的功效,以協助學業落後學生發展出適應未來資訊世界所需的語文能力。
陸怡琮
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2015年5月
作者序
多年從事師資培育工作,發現一個優秀的語文科補救教學教師之養成,真的不容易,因為一個好的國文教師並不一定是好的補救教學教師。雖然多年來在現場認識了一些很棒的補救教學教師,他們不僅讓學生樂於學習,也可以讓學生投入在重要的語文能力之扎根學習,讓補救教學不僅只是抄寫、背誦或有趣的遊戲而已。然而,現場對於這樣優秀的補救教學教師之需求數量太多,這樣的好教師之數量實在杯水車薪。
利用專家的智慧做為複製推廣已經運用在資訊科技上,可汗學院和臺灣的均一平台就是類似的概念,但他們都是用數位媒體取代教師,而另一種專家系統的概念即是把專家的智慧讓他人容易模仿,也就是所謂的標準化模組取向。美國學者把補救教學課程的實施分成問題解決和標準化模組等兩種取向,前者是依賴在地專業團隊依據所面臨的困難去擬定補救教學的目標和材料,後者則是由專家依據有效的成分編製一套通用的教材,將補救教學的重要元素都融入教材,讓教師容易掌握到補救教學所應該注意到的教學、班級經營和學生的動機情意之輔導等多個面向。2007年,我受邀參加永齡臺東教學研發中心的語文科補救教學之教材研發工作,看到標準化補救教學課程對現場教師的幫助,只要教師有心,很容易就可以將好的策略學上手,也讓我們體會到特殊策略的學習除了研習之外,給教師有關的腳本模仿,可以讓他們學得更紮實,甚至有些未具教師資格的愛心媽媽,也可以在有系統的培訓和督導下學到這些好方法,並教得比自以為很有經驗的教師還要好。我和陳秀芬博士就從中見識到了標準化模式對於改變教師教學行為的威力;當然,永齡臺東教學研發中心的語文教材在國內之推廣,就是標準化課程取向的補救教學之成功案例。
2011年,在本校教育學系甄曉蘭教授的邀請下,我與長期關心弱勢者教育的教育學院許添明院長、吳昭容教授合作,共同爭取到聯發科技基金會的三年經費補助專案:「偏遠地區教育機會與品質提升計畫」。我和陳秀芬博士延續永齡的經驗,繼續合作編製適合國中低成就學生的補救教學之教材。由於三年的經費補助,我們得以聘用具有國語文專長的李珮瑜小姐擔任專任助理,協助編寫教材;也感謝剛從臺北市立北安國中資源班退休的劉淑貞老師加入編輯的行列。劉淑貞老師原為國中國文教師,1991年轉任資源班擔任資源班教師,長期在國語文補救教學工作累積了很多寶貴的資料和經驗。為了讓這套教材有實證基礎,所有剛編製好的教材都由劉淑貞老師親自到新北市的一所郊區國中認養一班補救教學班實施,經過研發實驗修改之後,再由陳秀芬博士負責在新北市、宜蘭縣進行實驗教學,也邀請國立屏東大學的陸怡琮教授在高屏地區督導幾所國中進行試用;同時,還邀請臺北市長期任教國中語文科的資源班教師(王敏薰、詹琇晴、葉純菁)進行試用,藉由資源班教師來觀察學生、調整作業的專長,蒐集學生可能的反應和教材可能需要的調整之處。2013年,終於完成了「語文精進課程」,為國中階段編製了標準化的補救教學教材,全部共有七個模組,每個學期以24小時完成一個模組,讓語文低成就的國中生可以按部就班的重新建立基本語文能力。同時,在每個模組的教學和作業中,都設計有二至三層不同協助的差異化學習之方式,以滿足補救教學班級內的差異化。
補救教學到底是要依據學生的起點行為來補(過去),還是在補課堂上考試要考的(現在),二者都受到詬病。前者受到的批評是:若一直在補過去,只會讓學生永遠跟不上,考試成績沒有起色,讓學生更沒有動機;對後者的批評則是:罔顧學生基礎能力的不足和教材的難度,而只顧重複教導和練習,不是讓學生更加挫折,就是僅補到記憶背誦的部分,而非學生真正需要的能力,所以很多學校為了讓低成就學生看似被補救起來了,就要求學生熟記基本字詞或問題,而段考的考卷也固定比例的安排記憶層級之考題,卻忽略了學生在生活上還需要的其他能力。然而,補救教學也應該考慮學生畢業後的生涯所需(亦即未來),例如:一個技職生涯取向的學生在國文或英文的學習目標和志願考國立大學文學院的學生,其所需要達到的能力目標是否應該不一樣?未來學生可能的就業、就學所需的能力,是否也應該做為補救教學目標的參考?如何讓學生有動機的參與補救教學?從事補救教學者必須要考慮學生的過去和未來之需求,但同時要讓學生有成就感,就不能忽略學生現在的需求。所以,「語文精進教材」算是綜合了上述三項的考慮,把過去、現在、未來三者做濃縮整合的設計,所有教材都以國小四年級的語文程度開始設想(僅有F模組考慮部分學校可能有更低的起點,改以小三程度做為編輯的起點),教材所涵蓋的文體都考慮到現有國中國文和其他學科所需的能力,以及重要閱讀評量所需要的能力;而且,不論是由F模組或模組一開始,預期學生透過六個模組的累進學習,國語文的讀寫能力都足以應付未來升學到非文科的高中職,甚至是大學所需要的語文能力。因此,本教材是以培育基本國語文素養為補救教學的目標,雖然不是以國中的國文課本為補救教材,但是很多能力和策略都可以運用在國中的語文學習上。
本教材在2013年正式推廣至今,已有近200個班級使用過,也有超過150個教師取得使用本教材之教學證照。有鑑於以往推廣的經驗,許多國文教師對於本教材所介紹的相關閱讀策略並不熟悉,另在一些推廣閱讀策略的場合中,也有很多教師期待能有更多說明閱讀策略的實務書籍。因此,本編輯小組決定以策略為主軸來解構「語文精進教材」,希望透過一套教材說明,讓讀者能在有理論、實例和實施經驗結合的陳述中,認識如何實施閱讀策略。期待更多教師願意將有效的策略帶入教室,讓低成就學生可以學得更紮實。
「為什麼白天的國文課不能這樣上?」一個參加補救教學的小女生問本書作者劉老師。
「我希望我們的國文課也可以上這些!」一個參加補救教學的小男生跟他的補救教學教師說。
除了學生的期待外,已有一些國文教師把本教材所用的策略和實施程序運用在國文課的課文賞析和寫作上。由此可見,好的策略用了就知道,只怕教師因為不知道而不會用。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出版本書的原因,期待把有效策略的教學分享給更多人,也期待本書可以陪伴更多人學習如何教導閱讀策略,陪伴教師在教室的實踐中成長,甚至鼓勵更多教師願意使用本教材來投入國中補救教學的工作行列。
本書的完成主要是由劉淑貞老師整理歷年來的培訓講義和教師輔導會議紀錄,李珮瑜小姐負責根據問題來摘錄本教材的架構和相關資訊,我則負責總整理、問題回覆和總校對。我們三人的合作,一邊做推廣培訓工作,另一邊編輯整理,總算把這套「語文精進教材」的功能更加擴大。
在此感謝我們團隊的其他成員,編輯之一的陳秀芬博士,還有其他研究人員:胡文綺、蔡曉楓、孫瑜成、李思慧、詹琇晴、蔣雅竹、林怡君等人的付出。更感謝長期帶領我參與閱讀教學和研究的國家教育研究院柯華葳院長,願意幫忙撰文推薦;另外,支援本教材在南部推廣的陸怡琮教授也予以賜文推薦,她們的推薦將賦予本書和本教材更深的意義;還有全國各地參與本教材的國文教師:宜蘭縣的陳育玲老師,臺北市的盧雅君老師、王敏薰老師、劉宴彤老師、葉純菁老師,新北市的黃方妤老師,以及屏東縣的李乾隆老師,他們願意站出來推薦本書的策略和理念,更為本書加分不少。最後,心理出版社林敬堯總編輯全力配合本書的出版,謹代表作者群致上誠摯的謝意。
洪儷瑜
謹筆於博愛樓
2015年5月4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