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athryn Tobin著;李姿瑩校閱、李姿瑩、廖雅惠、鄭裕峰、張倉凱、高麗鳳、傅寶貞譯
開數:18
頁數:320
ISBN:9789861912899
重量:550
出版日期:2009/08/10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Okl2N9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vgV33j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Yjy71l
書籍介紹
為什麼我說的話孩子老是不聽!
我不想再和我挑食的孩子上演食物大戰了!
怎樣才能教孩子學會分享的功課?
訓練小孩如廁要知道哪些事?
孩子發脾氣時我該怎麼做才好?
本書作者是一位學經歷豐富、育有四名子女的專業小兒科醫師。在本書中,作者以生活化的筆觸探討46個教養上常見的問題,分享其多年看診及教導父母如何處理親職問題的經驗,並提供了切實可行的策略。書中強調以「對半準則」來看待親子間的互動,即父母與孩子都應對親子問題各負起一半的責任;建議以三個R(重新建構、反思、解決)策略來了解問題的形成,運用此方法解決問題。主題內容除了輔以實例說明外,並步驟性與系統化的引領讀者練習策略的使用,藉以協助解決讀者所面臨的親職教養問題。
父母們每天面臨的考驗層出不窮,且隨著書中的帶領,讓你成為更有信心、更具效能的父母!
校閱者簡介
李姿瑩
學歷: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應用行為研究哲學博士(主修特殊教育)
美國匹茲堡州立大學特殊教育學碩士
美國匹茲堡州立大學心理學學士
德育護理專科學校(現為: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護理系
經歷:美國西北大學訪問學者
台北市身心障礙鑑定安置小組嚴重情緒障礙鑑定安置輔導委員
健康促進學校中央輔導委員
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教學助教、講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護理人員
現職: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譯者簡介
李姿瑩(總校閱,負責58-123、248-301頁之翻譯)(參見校閱者簡介)
廖雅惠(負責1-57頁之翻譯)
學歷:私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研究所進修中
國立台東師範學院特教師資班
私立淡江大學英語系學士
經歷:雲林縣二崙國小教師
現職:台北市雙園國小教師
鄭裕峰(負責58-123頁之翻譯)
學歷:國立陽明大學復健科技輔具研究所畢業
經歷:台北市立蓬萊國小特教班教師十一年
台北市立大安國小特教班教師一年
現職:台北市立蓬萊國小特教班教師
張倉凱(負責124-201頁之翻譯)
學歷: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侯選人
經歷:國小教師
教育部商借教師
現職:台北市雙園國小教師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兼任講師
中原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兼任講師
財團法人台北市來春教育基金會董事兼執行長
高麗鳳(負責202-243頁之翻譯)
學歷: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
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系學士
考試:圖書館人員普考及格(1987年)
圖書博物管理職系圖書館管理科高考及格(1990年)
經歷:高雄市立圖書館委任幹事
國立新竹科學園區實驗中學委任幹事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學務處薦任組員
台北市國小教師、總務主任、訓導主任
現職:台北市指南國小總務主任
傅寶真(負責244-301頁之翻譯)
學歷:美國塞拉古斯大學史學系博士
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圖書館科學碩士
美國卡尼西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史地學系學士
經歷:美國史密斯大學講師兼圖書館主任
私立東海大學講師兼圖書館主任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副教授兼圖書館長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授
現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退休教授專職翻譯寫作
目錄
紀律的新特質
三個R
如何從這本書學習
評估你的教養問題解決風格
從A 到Z
生氣(Anger)
頂嘴(Back Talk)
尿床(Bed-wetting)
爭競對抗(Bickering)
咬人(Biting)
便祕(Constipation)
哭泣(Crying)
管教困境(Discipline Dilemmas)
離婚(Divorce)
情緒的維他命(Emotional Vitamins)
害怕(Fears)
髒話(Foul Language)
撞頭(Head Banging)
需要高度關注(精力充沛)的嬰兒和孩童〔High-Maintenance(Spirited)Babies and Kids〕
干擾(Interrupting)
介紹新成員(Introducing the New Baby)
嫉妒(Jealousy)
抱怨(Kvetching)
謊言、小謊、欺騙(Lies, Fibs, Deceptions)
聆聽(Listening)
醫藥(Medicine)
髒亂的臥室(Messy Bedrooms)
惡夢與夜間驚恐(Nightmares and Night Terrors)
體重過重與潛在的問題(Overweight Kids and Underlying Issues)
挑食者(Picky Eaters)
嘟著嘴臉(Pouting)
權力爭鬥(Power Struggles)
爭吵(Quarrels)
你可能會遇到的學校問題(School Problems You May Encounter)
拒絕上學(School Refusal)
分享(Sharing)
購物規則(Shopping Discipline)
羞怯(Shyness)
消瘦的孩童(Skinny Kids)
嬰兒的睡眠議題〔Sleep Issues(for Babies)〕
較大孩童的睡眠議題〔Sleep Issues(for Older Kids)〕
寵壞和不寵壞(Spoiling and Unspoiling)
運動與父母(Sports and Parents)
口吃(Stuttering)
發脾氣(Temper Tantrums)
吸吮拇指(Thumb Sucking)
如廁訓練(Toilet Training)
艱難時刻(Tough Times)
嘔吐(Vomiting)
斷奶(Weaning)
嗚咽哀訴(Whining)
最後的叮嚀
譯序
我所從事的工作是特殊教育專業,因此常有機會協助處理兒童與青少年的情緒行為問題,也常與家長討論關於教養孩子的問題,所接觸的個案範圍從學前嬰幼兒到國、高中生都有。在協助的過程中看見父母的苦惱與無計可施,也發現許多兒童的行為問題是需要家庭、學校與社區合力來協助的。然而與其等到情緒行為問題變得嚴重後才苦無對策,不如在問題出現的初期就幫助孩子去處理它,甚至事先預防問題的發生。在與孩子及家長接觸的經驗之中發現,若父母親在孩子的學齡前期或兒童期就能具備親職教育的知識和技巧,並能依據每個孩子的特質做適當的調整,就可以減少孩子情緒行為問題的發生。
本書的作者Tobin醫師在處理孩童身、心問題及提供家長親職教育的學經歷非常豐富,她曾從事助產士工作,之後進入醫學院受訓成為內科和小兒科醫師,現為執業小兒科醫師。除了專業上的經歷外,Tobin醫師育有四個兒女,其育兒的第一手經驗,讓她可以從母親及職業婦女的角色上提供更適切的安慰與建議。
本書的內容極為生活化,其所探討之主題從英文字母A到Z開頭的狀況多達四十六個,含括了身體、心理和行為等不同層面的問題。Tobin醫師以醫學為基礎,輔以心理學的分析,並靈巧的運用行為改變技術,不但以豐富的實例增加易讀性,更以實用的策略帶領父母分析和處理親職問題。家長可從本書中學習到許多基本生理和行為的親職常識,更可以依照書中的策略實際操作,逐步學習如何分析和處理與孩子間的教養問題。
因為個人工作之故,我常被當作是「教育專家」。然而在成為職業婦女的這三年來,總是在忙碌之中對孩子失去耐性,忘了去了解孩子的情緒,錯誤解讀了孩子的行為,不但沒有專家的表現,還因此多了許多的挫折與內疚。幸而在閱讀本書的原文版時,有了另一個專家的提醒,才能更輕鬆的欣賞孩子的特質與行為。因此,譯者不揣學淺將之撰譯成中文,希冀能提供家長在親職教育上的協助,期待用心愛孩子的父母親們能更享受親職教育的過程!
李姿瑩
於林口凱歌香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