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lizabeth Pantley著;黃詩殷、唐子俊、戴谷霖譯
開數:18
頁數:360
ISBN:9789861575049
重量:615
出版日期:2008/01/08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l5GLGj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ZjpnRQ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zWx8ge
書籍介紹
這是國內教養書籍當中,既符合學理又容易上手的參考手冊。書中對於兒童及青少年教養有許多深入淺出的範例。作者將日常生活容易遇到的教養問題分成幾大類,並以簡要的文字依下列架構敘述:
1.簡短的案例
2.相關的其他行為
3.可能的原因
4.處理的原則與方法
5.何時需要轉介或尋求專業人員
依如此的架構來協助家長快速掌握的教養的原則。從兒童、青少年發展及心理治療的角度來看,不僅提供了許多合乎學理的建議,看過之後又可以立即操作。將本書推薦給身為家長的您,以及從事兒童、幼兒教育及其他心理衛生相關的專業人員們。
作者簡介
黃詩殷
現職:高雄醫學大學學生輔導組專任輔導老師兼諮商心理師
學歷: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輔導所碩士
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系學士
唐子俊
現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兼心理治療督導
學歷: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及輔導研究所博士
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精神醫學組碩士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
戴谷霖
現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研究助理
學歷: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班
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
目錄
A
零用錢(ALLOWANCES)
零用錢,以及增加零用錢
憤怒(ANGER),孩子的憤怒
生氣,父母親的生氣
道歉(APOLOGIES)
爭執(ARGUING),和父母親爭執
不希望繼續上體育課或者去運動缺乏運動精神
B
保母(BABY-SITTERS),保母是祖父母
保母,不聽保母的話
保母,不想要的保母
保母,兄弟姐妹當保母
童言童語(BABY TALK)
頂嘴(BACK TALK)
洗澡(BATH),不守規矩
洗澡,不想要洗澡
洗澡,不想出來
浴室裡的笑話(BATHROOM JOKES)
臥室(BEDROOMS),打掃
臥室,兄弟姐妹之間的隱私(孩子不同房間的狀況)
臥室,兄弟姐妹之間的隱私(孩子共用房間的狀況)
上床時間(BEDTIME),順利的上床睡覺
上床時間,待在床上
尿床(BED-WETTING)
自行車(BICYCLE),關心
自行車,騎車不注意安全
騎自行車,不戴安全帽
生日(BIRTHDAY),過生日的人有壞行為
生日,其他來參加的小朋友們有壞行為
生日,壞行為,你的孩子是客人
生日,為宴會做計畫
咬人(BITING),孩子對成人
咬人,孩子對孩子
責備(BLAMING)
無聊(BOREDOM)
獨斷(BOSSINESS)
自誇/吹噓(BRAGGING/BOASTING)
早餐(BREAKFAST),不吃早餐
打破東西(BREAKING THINGS)
惡霸(BULLY),你的孩子像個小惡霸
惡霸,你的孩子是被惡霸欺負的受害者
C
悶得發慌(CABIN FEVER)
汽車(CAR),在後座打架
汽車,拒絕繫安全帶或者坐汽車安全座椅
汽車,誰可以坐在前座
粗心大意(CARELESSNESS)
輪流接送(CAR POOL),壞行為
作弊(CHEATING),在比賽當中作弊
作弊,在學校作弊
家務事(CHORES),抱怨做家務事
家務事,如何完成家務事
家務事,金錢和家務事
家務事,散漫或緩慢的工作
家務事,建議的清單
黏著你(CLINGING)
衣物(CLOTHING),粗心大意
穿衣,咬衣服
衣物,選擇衣服
穿衣,穿衣服時到處遊蕩
穿衣,常改變
穿衣,不要自己穿衣服
耍寶(CLOWNING)
笨拙(CLUMSINESS)
競爭(COMPETITIVENESS)
抱怨(COMPLAINING)
合作(COOPERATE),不合作
哭泣(CRYING)
D
怕黑(DARK)
拖時間(DAWDLING)
白天的照顧(DAY CARE),當離開的時候他們在哭,怎麼辦?
白天照顧,把他們放下以及接送他們
白天照顧,不當的行為
尿布(DIAPER),不願意被換
不尊重(DISRESPECT)
當叫他們的時候沒有來(DOESN'T COME WHEN CALLED)
E
吃東西(EATING),飲食障礙
吃東西,和孩子在外面吃東西
吃東西,吃太多
飲食,挑食的孩子
F
害怕(FEARS),對於想像出來的東西害怕
害怕,對於自然災難的害怕
害怕,對於真實情境的害怕
害怕,對暴力情境的害怕
吵架(FIGHTING),和朋友吵架,肢體上的
吵架,和朋友吵架,口語上的
健忘(FORGETFULNESS)
朋友(FRIEND),沒有任何朋友
朋友,朋友吃掉你所有的食物
朋友,不適當的選擇
朋友,朋友睡在我們家
G
禮物(GIFTS),無禮的反應
禮物,感謝卡
貪心(GIMMEES)
眼鏡(GLASSES)
祖父母(GRANDPARENTS),祖父母和寵孩子
祖父母,祖父母買給孩子太多東西
祖父母,和父母的意見不同
H
習慣(HABITS),壞習慣
梳頭髮(HAIR BRUSHING)
剪頭髮(HAIRCUTS)
拔頭髮(HAIR PULLING),拔其他人的頭髮
拔頭髮,拔自己的頭髮
恨意(HATE),表達恨意
打人(HITTING),孩子打大人
打人,孩子打孩子
一個人在家(HOME ALONE),孩子一個人在家
一個人在家,當孩子已經準備好一個人在家
家庭作業(HOMEWORK),如何讓他們固定的去做家庭作業
家庭作業,沒有在一定時間內完成
家庭作業,完美主義
家庭作業,完成或者急著完成家庭作業
幽默(HUMOR),不恰當的幽默
I
打斷(INTERRUPTING)
J
過多的垃圾食物(JUNK FOOD EXCESSES)
L
懶散(LAZINESS),在家懶散
懶散,在學校懶散
傾聽(LISTENING),不願意傾聽
失敗(LOSING)
說謊(LYING)
M
儀態(MANNERS),在家的儀態
儀態,餐桌的儀態
儀態,公開場所的儀態
自慰(MASTURBATION)
物質化(MATERIALISM)
惡形惡狀(MEANNESS)
藥物(MEDICATION),吃藥
混亂(MESS),孩子持續的混亂
金錢(MONEY)
情緒化(MOODINESS)
早晨的混亂(MORNING CHAOS)
搬家(MOVING),搬家後孩子心情低落
搬家,事先計畫搬家
音樂課(MUSIC LESSONS),開始上音樂課的年齡
音樂課,不想要繼續上音樂課
音樂課,不想要練習
N
嘮叨(NAGGING)
咬指甲或摳指甲(NAIL BITING OR NAIL PICKING)
辱罵(用很難聽的綽號叫別人)(NAME-CALLING)
午睡(NAP),不要午睡
噩夢(NIGHTMARES)
夜驚(NIGHT TERRORS)
吵鬧(NOISE),過分吵鬧
摳鼻子(NOSE PICKING)
愛管閒事(NOSINESS)
裸體(NUDITY),當孩子遊戲時
裸體,當在家裡時
O
其他人的孩子(OTHER PEOPLE'S CHILDEN),朋友的孩子
其他人的孩子,鄰居的孩子
其他人的孩子,親戚的孩子
P
宴會(PARTY),在宴會裡的壞行為
宴會,不想要參加宴會
完美主義(PERFECTIONISM)
照顧寵物(PET CARE)
隱私(PRIVACY),孩子的隱私
隱私,父母親的隱私
拖延(PROCRASTINATION)
承諾(PROMISES),不遵守承諾
公開行為(PUBLIC BEHAVIOR),反抗
公開行為,平靜地離開
R
不喜歡閱讀(READING)
教導如何尊重(RESPECT)他人
對他人的暴力(ROUGHHOUSING)行為
蓄意的無禮(RUDE COMMENTS)言語評論
非蓄意的無禮言語評論
S
在學校(SCHOOL)的行為問題
校車上的行為
不願上學
不喜歡學校老師
自我價值感(SELT-ESTEEM)低
自私行為(SELFISH BEHAVIOR)
分離的不安感(SEPARATION ANXIETY)
和朋友間的性方面(SEXUALITY)不適當行為
個人的性方面不適當行為
分享(SHARING)
順手牽羊(SHOPLIFTING)
在長輩前的害羞行為(SHYNESS)
在平輩間的害羞行為
兄弟姐妹(SIBLINGS)間的口角
兄弟姐妹間未經過允許使用他人物品
兄弟姐妹間的公平問題
兄弟姐妹間的爭吵,肢體上的
兄弟姐妹間的爭吵,口語上的
兄弟姐妹間憎恨的情感
對家中新生兒的攻擊
兄弟姐妹間的嫉妒行為
兄弟姐妹間的謾罵
新成員的誕生
吐口水(SPITTING)
不喜歡參與運動(SPORTS)及活動
偷竊行為(STEALING)
倔強(STUBBORNNESS)
說髒話的行為(SWEARING)
T
當孩子在家中發脾氣(TANTRUMS)
當孩子在公共場合發脾氣
打小報告(TATTLING)
戲弄(TEASING)
干擾別人講電話(TELEPHONE INTERRUPTIONS)
電視(TELEVISION),看太多電視
如廁訓練(TOILET TRAINING)
刷牙(TOOTH BRUSHING)
旅行(TRIPS),用飛機、船、公共汽車、火車去旅行
旅行,開車長途旅行
旅行,開車短程旅行
旅行,孩子獨自前往
旅行,搭船旅行
V
假期(VACATIONS),假期間的不良行為
假期,為良好的行為做準備
假期,遇上雨天的準備
蔬菜(VAGETABLES),孩子不想吃
電動遊戲(VIDEO GAMES),過度愛玩電動遊戲
W
在公開場合亂跑(WANDERING IN PUBLIC PLACES)
浪費(WASTEFULNESS)
發牢騷(WHINING)
工作(WORK),不想要讓父母出外工作
Y
吶喊與尖叫(YELLING AND SCREAMING)
譯者序
因為長期從事青少年藥物及心理治療,也接觸了許多社區轉介的個案,發現協助青少年最重要的契機,除了提供良好治療及學習環境之外,家庭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我在和青少年家長接觸的經驗當中發現,如果家長在孩童時期或青少年早期,就能具備教養的相關知識,以及做適當的調整,可以減少許多青少年成長階段的各種問題,甚至對於罹患精神疾病的青少年而言,適當的教養方式都可以讓治療達到更好的效果。
我們的治療團隊,一直以來已經整理了一系列青少年相關的治療手冊,其中有許多是提供給心理衛生工作人員作為訓練手冊。這些訓練手冊雖然家長也可以閱讀,但對於家長而言,除了因應孩子的心理、病理狀況之外,仍然極需要學習更多的基本行為問題的教養常識。如果有一本很容易了解,並且有許多提示「如何實際操作」的書籍,可以讓父母親隨時參考專業的建議,對於平時問題情境的處理也可以安心許多。這本《完美教養手冊──1000個育兒小提示字典》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由於長期協助的個案,大多是具有適應障礙和心理疾病的青少年以及他們的家長,還有受到這些個案影響的學校同儕及輔導老師,當我細細閱讀這本書裡相關的行為問題處理技巧,覺得相當實用,甚至有些部分可以操作在調整心理疾病青少年的某些行為上。
在後現代主義的思潮下,沒有所謂「絕對正確」的教養方式,事實上,也沒有完美的教養方式。真正實用的教養方式,是建立在父母親和孩子問題的適配關係,也就是必須要根據孩子的屬性與情況,參考使用這本書裡的許多教養策略,再加上專業人員的諮詢,建立真正適合你的孩子、個別化的教養方式,如此才是最完美的教養。謹以這本書,獻給認真投入教養工作的父母親、教育及心理衛生工作人員。期待早期的努力,會獲致將來更美好的結果!
唐子俊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