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淑俐著;賈馥茗教授、牟宗燦校長、胡興梅教授推薦
開數:25
頁數:204
ISBN:9789861910321
重量:285
出版日期:2007/07/17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Zjp1zg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yezm4l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NZVG9n
書籍介紹
今昔教育最大的差異,也許就在溝通方式上。從前的親師關係、師生關係、親子關係等,都有明確的上下尊卑之分;所以,家長要配合(或服從)老師,學生要配合(或服從)老師,子女要配合(或服從)父母。在上位者不必特別考慮溝通的態度,因為在下位者只能照單全收。然而,現在的狀況大不相同,老師不准體罰學生,家長及學生常對老師的教學方式有意見,社會各界也不再那麼尊師重道;老師這一行面臨的衝擊,已大到難以視而不見、閉關自守,非得改變溝通的方式不可。
要達到教育效果,就得「親師合作」;因為,親師雙方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施教者」,少了哪一方,教育效果就會打折扣,反之則可相得益彰。所以本書所談的溝通技巧,都將教師及家長並陳。老師及父母都要加強「親師關係」,都要學習激勵、讚美、聆聽、關心孩子的溝通技巧,都要努力成為最好的老師與父母。「好」永不嫌多,「學習」永不嫌遲,為了孩子及社會的美好前景,教育工作者均應成為「溝通達人」。
作者簡介
王淑俐
學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國立政治大學、世新大學、實踐大學等兼任教授
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工作坊課程講座
台北市「教學輔導教師培訓」講座
中華民國演說藝術學會榮譽顧問
文化復興總會「生命教育推行委員會」講座
專長:1. 情緒管理與壓力紓解 7. 聲帶保健與正確發聲
2. 創意生涯與時間管理 8. 個人及組織公關
3. 教學技巧與評鑑 9. 行為改變技術
4. 教育及學校行政溝通 10. 激勵技巧與自信心建立
5. 親子溝通與單親問題 11. 性別平等與兩性溝通
6. 溝通與口語表達訓練
目錄
CHAPTER 01 孩子是天使還是惡魔?
CHAPTER 02 「說話技巧」是教育者的手術工具
CHAPTER 03 學校也要重視「公共關係」
CHAPTER 04 為什麼家長「不敢」直接對老師說?
CHAPTER 05 我的「熱忱指數」有多高?
CHAPTER 06 真心的付出,自然的回報
CHAPTER 07 主動求新求變
CHAPTER 08 人格特質與溝通技巧
CHAPTER 09 好老師比賽
CHAPTER 10 老師的溝通能力比「導遊」更好嗎?
CHAPTER 11 好體力與教學效能
CHAPTER 12 為什麼需要「教學觀摩」?
CHAPTER 13 「愛」的良性循環
CHAPTER 14 如何關懷「成績弱勢的孩子」?
CHAPTER 15 真有「教不會的」學生嗎?
CHAPTER 16 「激勵技巧」的奧妙
CHAPTER 17 陪伴是最好的溝通
賈序
二十世紀後半期開始,人類社會飛躍進步,進步到家長不再信賴教師對自己子女的教育,教師也失去了師嚴道尊的信念。因為實際上是,似乎人人都「懂得了」教育。家長的「教育知識與技能」可以「左右」教師的教學,而教師能否影響家長的「家庭教育」卻不可知。於是教師又多了一層任務──與家長溝通。
「溝通」就是有一段距離的兩個點間有阻礙,所以才要「溝而通之」。於是教師為了增加「教學效果」,除了「教學生」,還要得到家長的「助力」。本來事實就是如此,小學生在「正式」入學前,在「家裡」生長了六、七年,家裡的生活經驗是早就習慣了的。而且「遺傳」的智愚有別,教師都希望學生學得多些,也要學得好些;而學生還有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時間是與家長生活的,只靠三分之一在學校學習,顯然不能發揮百分之百的效率。於是怎樣和家長溝通,就成了求教育效果的教師,在教學之外的另一項重任。
和家長溝通有時比教學生還難,理由是:
第一,家長出於天性的愛子女,看在父母眼裡,自己的孩子無一不可愛,不能容忍別人說自己的孩子不好。
第二,家長認為教師既然負著教育責任,教不好我的孩子,不是你教師不負責,就是你教師不稱職。把孩子交給你教,教好他就是「你的責任」,怎麼還要「我」來管!
第三,家長「一貫的」認為自己的教育是對的,有時還認為教師的「教法」有問題。熱心的家長還會來「教導」老師,甚至請老師的上級用「行政命令」來「糾正老師」。
在四面楚歌下,老師應該怎麼辦?
淑俐受了傳統文化影響,勸老師「先行」教學相長、盡其在我,「堅持」教育信念,力行分所當為的事。這本來就是正確的,相信許多教師都是這麼做的。如果全體教師都是這麼做的,一定能克服困難,不愧為人師表。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名譽教授 賈馥茗
牟序
如今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增多了,但大學生的素質卻「好像」沒有提升;我常聽到同仁為「大學生的學習動機低落」感到頭痛。如何引導學生對於學習能夠從「被動」轉為「主動」,從「強迫」轉為「甘願」,從「勉為其難」轉為「發憤忘食」。不僅是中小學老師,大學教授一樣也需要這方面的技巧。而且比較起來,中小學老師其實是好當的,因為兒童及青少年對老師還有幾分畏懼。但是,大學生若不能讓他們心服口服,不管教授再怎麼博學,學生還是不受教。所以現代的大學教授,不僅要有高學位,更要有高超的教學技巧,這就需要增強表達與溝通的能力了。
其實,學生不是沒有能力,而是還有些懵懂、有些放鬆,若沒有積極的關懷與引導,很容易變本加厲,蹉跎寶貴的光陰,浪費父母的金錢。大學老師也與中小學老師一樣,除了知識傳授之外,更要關心學生的品格與態度。如淑俐書中所說,「說話技巧」是教育者的手術工具;卓越的教師,都具備優秀的溝通技巧。所以,現代老師如果要教得「有效」又「有笑」,就必須使自己的說話技巧,一天比一天高妙。
多年來,我看到淑俐對於教育者的溝通技巧與說話效能,一直很有研究興趣及實驗的勇氣。她除了指導中小學老師精進溝通技巧之外,也因為目前在六、七所大學兼任,所以「做中學」,不斷自我調整,探索出許多溝通的精髓。以我對她的了解,她是那種非得自己做到,或經實驗證明有效的,才敢拿出來與其他教育工作者分享。所以,我「相信」她對於教學溝通提出來的看法與做法是正確的,也希望讀者能相信我的眼光。
世新大學校長 牟宗燦
胡序
每當新學期開始前,我都會告訴自己,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即將面對的學生,一定會和以前有很大的差別。因此,必須不斷調整自己教學及說話的方式,以因應不同的學生,這就涉及說話效能的課題了。如果教師或父母總以同一套說話方式來和學生或子女溝通,必然無法達到溝通的目的。
為了能讓溝通效能提升,除了要依學生或子女的不同狀況,不斷修正自己的說話方式外,更有必要了解他們的基本需要。現今的青少年朋友,對自己的尊嚴非常看重及敏感,最討厭師長傷到他們的自尊。即使他表現得再不理想,都不願意被人瞧不起,尤其在意師長的看法。
例如,我目前任教的私立技術學院(即將改名為科技大學),雖然學生的成績不是很理想,但他們的自尊心卻超強,最討厭老師用言語來貶抑他們。所以,他們曾說很討厭上國文課,因為那位老師常常說:「你們真是朽木不可雕也,不想上課的人請出去,老師不會點名。」讓他們覺得自尊受傷。而對於我所說:「要努力修正孔夫子所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即使朽木也可以將它雕成藝術品,我們現在不是都撿漂流木來雕刻嗎?同樣的,糞土之牆只要將上面的糞土刮除,一樣能漆成漂亮的牆壁。當老師的就是要努力化腐朽為神奇,更何況你們並非朽木或糞土之牆,當然可以好好雕刻與油漆。」學生們聽了都覺得很受用,並因此獲得很大的鼓舞,達到非常好的溝通效果,使他們願意改變自己的學習態度,讓學習變得更加快樂而有效。
其次,現代青少年對於關懷有熱切的渴求;台灣地區的孩子,可以說甚麼都不缺,就是欠缺關愛。所以,在史賓塞所寫《史賓塞的快樂教育》這本書中指出:「擁抱、撫摸與握手,也是一種教育。」我對這句話非常認同,這是最有效的肢體語言,可以增強說話效能之不足,達到神奇的溝通效果。因此,我常常和學生握手或來個擁抱(不過都是在公開場合,且由學生主動來抱我)。對自己的子女更是如此,常常會發揮出意想不到的驚奇效能。親愛的讀者,您不妨也趕快試試看!
「可憐天下父母心」,沒有一位父母不在為孩子著想,願為子女付出一切,但往往得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讓子女產生反感及不快,老師有時也是如此。所以,我自己當老師,也為人父母,常常將心比心,要想辦法和學生產生有效且良好的溝通;教好他們,才對得起他們的父母。老師與父母也應彼此相互溝通與支持,講求說話的效能,也不枉我的另一半淑俐,在這個園地默默耕耘與付出的一番心血。
讓我們大家一起在這本書中吸取養分,經營最佳的教師與父母的說話效能吧!
中華技術學院副教授 胡興梅
自序
上到「溝通與口語表達訓練」課程時,我常說:「男女分手,尤其是『被拋棄』的一方,常常會吶喊:『我又沒做什麼?』」
對!這就是分手的理由。正因為你沒做那些對方「需要」及「希望」你做的事,彼此的關係才會走到盡頭。溝通有沒有用?總得先「運用」了,才能衡量「效用」;否則,哪可能不勞而獲?
溝通不僅是為滿足別人的需求,更希望能達到「自我滿意」。否則勉強自己去迎合別人,只會覺得虛假及委屈,總有一天會因壓抑不住而爆發。所以,「委曲」不一定能「求全」,「能忍」不一定就「自安」,還是得先對自己真誠,才可能「表裡如一」的對待別人,建立真正和諧(而非「面和心不和」)的人際關係。
我一直對「教學溝通」(instructional communication)非常有興趣,因為教育的魔法,最主要展現在溝通技巧上。不管時代怎麼改變,老師仍有其不可取代的功能,在知識技能的傳授、品格態度的陶冶,或心理障礙的消除,永遠需要老師「因材施教」的激勵、了解、安慰與開導。只有活生生的老師,才能充分發揮取之不盡、變化無窮的愛心、耐心及決心。尤其在如今的民主時代裡,學生、家長、教師同儕、社會團體等,均呈現一片「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景象;非得透過高度的溝通技巧,才有辦法化解歧異、相輔相成,否則心力都耗在壓制對方上,毫無建設性,實在可惜!
溝通不良的後果不一定能彌補,所付出的代價可能大到令人悔不當初。每個人都希望擁有良好的夫妻關係、親子關係、親師關係、同事關係等,但是溝通技巧的良窳,卻會造成截然不同的結果。所以,我強力推薦「溝通課程」的價值,不論您目前的溝通能力如何,都可以因為改善及增進而獲益。利人利己,何樂不為!
王淑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