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on Miller著;張淑美校閱;張淑美、蔡淑敏譯
開數:25
頁數:384
ISBN:9789861910659
重量:455
出版日期:2007/10/12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oxa643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pxk2A4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aNWggX
書籍介紹
《學校為何存在?》是一本針對美國國內旣已形成的力量,這股力量持續地影響當代的美國主流教育,進行強而有力的分析和歷史脈絡的批判之作。作者米勒探討學校教育的失敗之處,並提出全人教育的拯救之道,這種教育方法深植於過去兩個世紀的教育改革運動中。他主張學校如果要真正變得有效率,只有將重點放在滿足學生的需求上,而非滿足經濟發展或更廣大的社會需求。
作者簡介
張淑美(第1章)
學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哲學博士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Fresno校區博士後研究
現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經歷:中學教師、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
一九八八年國家高等考試教育行政人員類科及格
美國死亡教育與諮商學會終身會員
中華生死學會第一、二屆理事
高雄市生死教育手冊指導委員
參與教育部高中暫行課程綱要生命教育類科—— 「生死關懷」科研擬
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諮詢委員會」第四、五屆委員 (課程教學組召集人、副召集人,92-96年度)
台灣生命教育學會終身會員與第一、二屆理事
高雄市市政府「殯葬設施審議委員會」委員
佛教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生死教育委員會」委員 (兼副召集人)
世界宗教博物館生命領航員聯誼會諮詢委員
著作:著有《死亡學與死亡教育》(高雄:復文)
《生命教育研究、論述與實踐——生死教育取向》 (高雄:復文)
編著《中學生命教育手冊》(台北:心理)
合譯《生死一線牽——超越失落的關係重建》 (台北:心理)
主譯《生命教育——推動學校的靈性課程》 (台北:學富)
發表生死學、生命教育等相關研究與論述著作數十篇
蔡淑敏(第1章至11章)
學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
曾任高雄市新興社區大學教師
現職:現任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教師
目錄
導 言
PART.1 美國教育的文化根源
chapter1 美國文化的主題
chapter2 美國早期教育
chapter3 近代教育
PART.2 美國教育的全人觀點批判
chapter4 後現代時期的教育
chapter5 全人教育的先驅
chapter6 杜威和進步主義教育
chapter7 進口的全人教育運動
chapter8 教育危機:一九六七至一九七二年
chapter9 促進人類潛能的教育
chapter10 目標二○○○年:巨大機器大獲全勝
chapter11 二十一世紀的教育
校閱者序
生命與教育所為為何?
教育是「教人成人」的工作,期使「自然人」涵養化育為「有教養的人」(educated-man);教育的目的從中西教育的字源字義來看,一言以蔽之,就是「向上向善」。然而,如果不是從每個獨特個體生命潛能方向去開展,或者能夠為個人內在生命所追尋印證而接受的,而是以「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目的來要求學校辦學的方向,以化約式的、過度科學量化的方式來評量學習的成果與評鑑教學的績效,以至於忽略了學生整體的、全人的和諧發展,甚至於引發身心靈無法整合,造成物質與靈性、自然與超自然、人性與神性隔離的苦悶與不安,則不免令人省思到底是為了「誰」的「生命」發展?教育的本質與宗旨為何?
我們舉到民主國家總不忘提到美國,談到教育制度也經常讚揚美國教育的進步,但是,透過本書作者榮恩米勒(Ron Miller)博士以歷史的、文化的、批判的角度重新檢視美國現代教育制度與實施,卻處處看見國家機器的霸權宰制,學校似乎是為了政治與經濟目的而存在,教育的目的也太過於強調呼應外在的、科學量化的、工具性的目的,而不是學習的主體——學生之生命所需與所期的。本書從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觀點重新解構美國文化與價值觀對教育的影響,呼籲教育工作者應從整體論的、有機的、生態的和靈性的世界觀來反省學校教育的目的與方向,重新省思「學校為何存在」?
全人教育理念約興起於一九八○年代中葉,在現今處於全球化危機中的許多嚴重的挑戰,諸如:暴力、文化隔離與生態破壞等問題之下,更見其重要性。全人教育相信教育應該從聯繫家庭、社區、社會、人類與自然世界的脈絡中來滋養每個兒童的獨特潛能為起始,關心每個人智力的、情緒的、社會的、身體的、藝術的、創意的、德性的與靈性的潛能之成長。本質上就是一種民主式的教育,同時關心個人的自由與社會的責任,考量人與環境生態的和諧共存。米勒博士是國際著名的全人教育先驅,誠如他在本書三版自序中所述,他在一九八○年末完成這本書的前身——他的博士論文時,是孤軍奮鬥的,不過本書的出版引發了教育界對全人教育理念的探討與研究,乃至相互激盪出許多將理念付諸實踐與推廣的行動。米勒博士在一九八八年創辦《全人教育評論》(Holistic Education Review,現更名為Encounter: Education for Meaning and Social Justice)期刊,可說是促成這個領域的先驅者聚合、發表與討論之機會,並確立了全人教育思潮的地位,目前仍積極從事全人教育的著述與推廣。
這本書是我在尋找生命教育相關理論文獻過程中發現的,立即為書名所觸動。是啊!學校為何存在?為什麼教育「水準」越提升,人的心靈卻越苦悶?原來學校教育已經偏離了教育的本質與宗旨,也隔離了我們的內在與外在生命。瀏覽之後乃有衝動著手翻譯,也嘗試翻譯了第1章的部分內容,但終究因許多教學研究與推廣工作的負擔而擱置。我的學生蔡淑敏老師是本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班校友,本身中英文素養俱佳,對生命教育與全人教育理念也非常認同,因此商請她接下翻譯的工作。她不計酬勞、不辭辛苦地如期翻譯完稿,還慎重地請她具有中文研究所碩士學歷的先生加入校對工作,提升本書譯文的精確度與流暢性,令人感動他們的付出。
本書原文在美國是歷久彌新的全人教育思潮之經典教科書,本中譯本適合做為國內全人教育、教育制度、教育哲學、教育思潮、西洋教育史、教育文化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美國教育與文化,乃至於教育政治哲學等相關課程的參考用書,當然更是生命教育、靈性教育理論與實務探討的重要參考著作。期盼藉由本書中文版的發行,能引發從我們自己的歷史文化脈絡去省思與批判教育政策、制度與實施的論述與探討,讓學校回歸到為教育的理想與宗旨而存在,引領學子去追尋與肯定自己的生命意義與價值。
張淑美 二○○七年秋
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譯 序
本書作者宣稱美國教育正處於一種騷動之中。反觀台灣教育,這幾年來在政治領導人、企業家及學者的推波助瀾之下,改革運動亦是如火如荼地展開,諸如九年一貫、一綱多本、開放師資培育、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各式各樣的改革方案推陳出新,甚至有些政策朝令夕改,徒增學生、家長、教師和學校的困擾。於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學校在這樣紛紛擾擾的教育改革風潮中,自然有其因應之道,誠如一位國中校長在「九年一貫教學研討會」上直言不諱地安慰忐忑不安的教師,說:「大家等著看,是他部長當得久,還是我校長當得久,更何況出版社會全力支援的。」此外,政黨輪替之後,政治凌駕一切之上,政府領導人亟欲破除昔日威權統治下的威權教育,甚至極力推展「去中國化」的教育政策,於是教育部在高中歷史課程的改革上,大量刪減中國歷史,而將它歸為國際歷史的一部分,台灣史則單獨成冊。但是,今年大學指考中國歷史出題的比例高於台灣史,我們的教育一向是考試引導教學,這下子老師們又得忙著補充中國歷史的資料。於是,昂貴的自修、評量、測驗紛紛出籠,教育改革原本想要造福的對象——學生和家長在經濟上、身心上的負擔變得更加沈重。至於入學考試,台北縣市及基隆考區已經決定從九十七學年度開始,要實施一綱一本教學,擺明不理會教育部的一綱多本,並且從二○一一年開始要共同辦理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據報導其他縣市也已蠢蠢欲動。這種地方政府槓上中央教育主管單位,以及前述的種種亂象,讓我們不禁要問:是誰在掌控台灣的教育,以獲取政治和意識型態的利益?其對於學校教育的目的和意義的基本假設何在?
本書作者榮恩米勒倡導「全人教育」,強調它是人類整體經驗的積極互動,是建立在對生命極度尊重的態度上,並且避免形塑成文化或意識型態的樣式。任何會將教育導入歧途的因素,包括「國家和經濟系統的需求、職業或社會階級所強加的角色、人們將彼此區隔成不同的團體的偏見」,都將阻礙人類潛能和重要人性特質的發展。事實上,作者主張沒有一種教育「是永遠正確的:全人教育的藝術在於從這些不同的方法中,謹慎地選擇適合個別兒童、社區和歷史環境需求的教育方法」。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教師放開心胸全心地投入教育工作」。本書在分析美國教育問題的文化背景同時,讓我們對於二十一世紀的教育亦有所展望,即期望推展一種「全人的」教育。但是,面對當前的社會文化與教育環境,有時我們不免懷疑這些「全人教育」的原則真的可以在我們的學校教育中紮根嗎?這種改變或許是緩慢,甚或是窒礙難行的,但是只要我們身為教育工作者有所警覺,作者激勵我們:「轉變的過程是有可能發生的!」
我們希望藉由此書中文版的問世,能讓我們反思教育的真正目的何在?雖然本書是以美國文化的歷史脈絡加以分析美國學校教育的目的,但是,作者鞭辟入裡,陳述精闢,讓台灣的教育工作者必能更加理解「全人教育」的觀點,並反思學校教育應該代表誰的價值觀和信念及其理由何在。而對於那些想要一窺美國教育的演進過程的讀者們,本書亦有廣泛的資料與分析。
本書得以順利出版,特別要感謝恩師張淑美教授的推薦,以及在繁忙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中仍抽空指導及審閱,也感謝心理出版社的李晶小姐細心校正。此外,內心對外子的支持和協助校閱亦有無限的感激,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一起思考、討論以找出原書的真意,這段時光乃是我們共學的美好回憶。
蔡淑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