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onna Walker Tileston著;賴美言、詹喬雯譯
開數:25
頁數:136
ISBN:9789861914480
重量:200
出版日期:2011/08/23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aNV89X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V5LQ5Q
📌師大書苑:https://reurl.cc/l5D496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V5LQDA
書籍介紹
這是一本最先進且具研究根據的學生評量指引用書。
教師如何知道學生對其所學習內容是否已經真正理解? Donna Tileston創新的指引與大腦相容的評量模式,將可以用來幫助每一位教師確認與提升學生對其所學習內容的理解程度。本書的主題包括了:
* 建構和組合一標準化評量
* 考試焦慮與大腦
* 教師自編測驗
* 州政府和全國性的評量
* 多元智能評量
* 實作作業
* 教師觀察與學生自我評量
* 建構與使用評量指標
* 建構組合型評量
* 考核所使用的評量工具
* 字彙前測、後測和摘要
* 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Donna Walker Tileston
Donna Walker Tileston博士是一位擁有27年豐富經驗的教師,也是一家在全美國與加拿大為學校提供服務的策略性教學與學習(Strategic Teaching and Learning)諮詢公司的總裁。她著作等身,主要著作包括:《與眾不同的教學策略──面對障礙》(Strategies for Teaching Differently: On the Block or Not)(Corwin Press, 1998)、《突破障礙的革新策略》(Innovative Strategies of the Block Schedule)(Bureau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BER], 1999),以及從一出版就名列Corwin暢銷排行榜的《十個最佳的教學策略──大腦研究、學習型態與標準如何界定教學能力》(Ten Best Teaching Practices: How Brain Research, Learning Styles, and Standards Define Teaching Competencies)(Corwin Press, 2000)。
Tileston博士在北德州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獲得學士學位,在東德州州立大學(East Texas State University)獲得碩士學位,在德州A & M商業大學(Texas A & M University-Commerce)獲得教育博士學位。讀者可以在www.strategicteachinglearning.com網站,或者透過dwtileston@yahoo.com信箱以e-mail跟她取得聯繫。
譯者簡介
賴美言
學歷: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心理組博士候選人
現職:新北市五股國小教師
詹喬雯
學歷: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生
現職:明新科技大學幼保系兼任講師
南亞技術學院幼保系兼任講師
目錄
字彙前測
第 1 章 有關評量的相關決策
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測驗
建構與大腦相容的評量
指引
組合和標準
第 2 章 辨識和提升學生的理解
核對學生理解程度之傳統性想法
如何確認學生是否理解?
運用大腦相關研究提升檢索能力
考試焦慮與大腦
第 3 章 教師自編測驗
強迫性選擇題
申論題
口頭報告
實作作業
教師觀察
學生自我評量
第 4 章 智力測驗
智能的類型
應用多元智能提升班級活動
第 5 章 實作作業
檔案夾
教師觀察
學生自我評量
獨立或團體學習方案
布魯姆分類法
方案(公式)的應用
第 6 章 使用矩陣或評量指標
應用矩陣來描述教師所期待的結果
使用和建構一評量指標
第 7 章 建構組合型評量
步驟一:選擇班級目標
步驟二:目標書寫
步驟三:監控學生的理解程度
步驟四:指引的編製
步驟五:準備評量工具
步驟六:考核所使用的評量工具
小結
第 8 章 州政府和全國性的評量
現在我們該如何提升測驗的成績呢?
銀彈方案
字彙摘要
字彙後測
參考文獻
譯者序
筆者在翻譯此書期間,雖適逢正值於博士班精耕的階段,但其實早已在幼教及小學領域具有多年實務教學經驗。而這些在教學現場的日子裡,始終深深體覺到,教學場域中,教與學的成效評估,必須是要憑藉教師不斷省思與檢視學生評量方法的適切性與合宜性與否,始能精確地解讀學生的學習表現,並及時性的調整教學與評量方法,藉以符應不同優勢智能與不同類型學習風格學生的學習(評量)需求。因為筆者堅信,所謂的學生評量並非是在意圖歸類孩子,其真正意涵乃是在於:「珍視每一個孩子」。基於此感知,雖自覺才疏學淺,但仍殷切期待希冀藉由本書譯文的拋磚引玉,可以再度激起教育工作者對學生評量適切性與合宜性的重視與熱情,使學生評量可以成為「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品質改善」的重要指針。誠如本書作者所堅信的:「這一本書將可以協助教師們更有效能地協助學生們獲得成功的經驗與機會。」
這是一本介紹教師可以如何設計及精進「學生評量」工作的一本書,乃是作者所編寫的《所有教師都應該知道的事》系列書籍之一,全書共分為八章。筆者認為本書的珍貴處在於作者立基於其27年的教學實務經歷與多年來擔任美國及加拿大地區學校教師諮詢顧問等經驗,由關懷基層教師編制課程評量的專業需求與實務考量為出發點,以簡明扼要、循序漸進的書寫風格將本書內容作一呈現。其內容可以說是兼具實用與理論,甚為貼近、符應現場教師的需求,例如:本書第二章提供教師如何正確辨識學生是否已真正理解所教授知識內容的方法;第三章則根據理論,提出教師如何自編各種不同類型測驗的方法與準則等等。論說具體可行,加上每一個章節皆能以有組織、有架構的條理方式,清晰地描述涉及與學校場境之學生評量有關的實務性作法,且同時又能適時列舉實例與理論相互呼應,幫助讀者可以更清楚了解評量的具體作法,增加了讀者可以將本書所傳達的資訊成功轉化為行動的機率,可以說是一兼具理論與實務兩面向的專書。是故,筆者深信本書對於教育工作者而言,實不失一極有價值的參考工具書,值得推薦。
最後,感謝引薦翻譯此書的關鍵人物,即是當時正任職於臺北市教育局特教科的張倉凱先生,及使此書能順利付梓出版的功臣心理出版社編輯部同仁們的協助。另因翻譯此書期間,適逢諸事繁雜,為避免因此影響譯文品質及出版進度,邀請喬雯老師共同擔任本書譯文工作,幸蒙其首允,本書譯文始順利產出,在此一併致謝。最後,筆者體覺本書牽涉諸多專有詞彙,雖譯文過程中自許力求精準,但如本譯作仍有誤漏之處,為使本書更臻完善、具可讀性,尚祈請諸位碩學先進不吝賜教指正,以匡不逮,是所至盼。
賴美言 謹誌於臺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