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葉錦成著
開數:18
頁數:400
ISBN:9789861914565
重量:652
出版日期:2011/08/11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2rxa7E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dGdp9D
📌師大書苑:https://reurl.cc/R0K28Z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DgNxD5
書籍介紹
「精神醫療社會工作」一向是社會工作領域中的重要一環,也是在英美國家中,社會工作的先驅工作模式之一。但很可惜的是,在社會工作發展的過程中,慢慢被以社區為本、權力解放和後現代思維中的社會工作主流所忽視,一般的學者和工作者都誤以為精神醫療社會工作會被以醫療為主導的狹隘思想所限制,而失去了社會工作核心價值的展現。
在本書中,作者以其在精神醫療社會工作三十多年的臨床實務、督導、教學及研究之心得,嘗試為精神醫療社會工作重新勾劃出信念、理論和實踐。全書「以人為本」,將精神病人士的主觀經歷、感受等,作為實踐的核心取向,重新閱讀精神病人士的內在世界和復原歷程,並以豐厚的實踐案例,說明社會工作者應有的獨特干預手法、信念和取向;在尊重、溝通、理解、發展潛能、人道的治療環境中,從不同的病徵中解脫出來,重塑自我,倡導應有的權益,在社區中康復和復原起來,重新過正常的生活和社會功能。本書更重新提出心理治療中的基本元素之深層反思,精神醫療社會工作應不在乎追逐或跟隨著名的心理治療模式之實踐,以提高自身的專業地位,而是在透析不同心理治療學派中的共同基本元素,從同理心、關係、交流、影響、聆聽、真誠、專注、投入中,去幫助案主重拾生命和復原的動力,並且在不同的維度中,重塑案主的自尊、自信、社會功能和在逆境中的生命力。
作者簡介
葉錦成
葉錦成教授(Professor Kam-Shing YIP),現職為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學系教授,開設心理健康、精神康復及社會工作等相關學科,並為社會工作文學碩士(心理健康專科)課程負責人、博士及後博士課程的負責人、博士學生指導老師,也曾任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博士學生的指導老師。葉教授的教學深受學生歡迎及愛戴,曾於2005年被香港理工大學頒授全校最優秀教學獎。
葉教授為國際知名的學者,其在心理健康實務、青少年心理健康、精神分裂和情感精神病輔導、精神康復政策、社會工作的本土化、中華文化與心理健康、心理輔導等科目上,都有國際認知的研究成果;也曾在著名之國際權威的精神病學、心理輔導、社會工作學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超過80篇的學術論文。在著名的國際學術指標上(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Medline, PsyINFO)都有所記錄,並被世界各地學者所引用;他在香港的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超過30篇以上的學術論文,並在重要的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超過80篇以上的學術論文,更寫作、出版了多本有關社會工作及精神健康的國際著作。葉教授目前擔任24本關於康復、心理健康、心理輔導、中華文化、社會工作等各學科之國際學術權威的期刊編委、學術論文的評審,也熱衷香港相關學刊的促進;現為多本香港著名學刊的編委和評審,亦曾擔任香港心理衛生會的會刊主編。
葉教授對於精神病案主的輔導上經驗豐富,並具創見,曾任多間海外及香港重要的社會服務機構的專業顧問,帶領相關的專業人士創辦新的服務手法和模式,並提供在精神健康方面有問題的案主,先進的心理輔導與社會工作服務。同時,他也關心中國大陸的服務和發展,除了從事多項相關研究外,現為雲南大學客座教授、廈門大學榮譽教授、南京大學犯罪預防研究所研究員。
目錄
第 1 章 精神醫療社會工作的源流、發展和定義
第 2 章 精神醫療社會工作理念的激辯
第 3 章 精神醫療社會工作介入手法的反思:多元介入手法與思維
第 4 章 以尊重案主潛能的能耐為本的精神醫療社會工作
第 5 章 以理解和溝通為主的精神醫療社會工作
第 6 章 以精神病人主觀經歷的精神醫療社會工作
第 7 章 以復原為本的精神醫療社會工作
第 8 章 精神病人士的權益與倡導
第 9 章 院舍化與治療社區的抗衡
第 10 章 精神病康復者的自助小組
第 11 章 心理治療基本元素的深層反思
序言
「精神科社會工作」(psychiatric social work)或稱為「精神醫療社會工作」,一向以來都是社會工作領域中,特別是臨床社會工作(clinical social work)重要的一環,在英美等地更是社會工作發展的先驅工作模式之一。精神醫療社會工作在歐美各國已經實行許多年,由醫院式的醫護助手模式,慢慢轉變成以社區為本的服務取向,而後又演變為以案主的潛能和長處為本的服務。但很可惜的是,在社會工作發展的過程中,慢慢被後現代(post-modernist)的權力解放(power liberation)取向所忽視,一般的社會工作學者和實務工作者都誤以為,精神醫療社會工作會被以醫療(medical)主導的狹隘思想所限制,失去了社會工作核心價值的展現。另一方面,精神病患和精神問題在現代社會中日益普遍,各種精神問題(如藥物濫用、憂鬱、焦慮、精神分裂、厭食、自殺)的案主在各種社會服務的現場中,比比皆是,令缺乏相關理念、知識和實務的社會工作者束手無策,只能成為精神科醫師的二等助手,或者是游說案主服藥、強迫案主接受診斷、入院、服藥、複診的控制人員。在這個過程中,大大違背了社會工作者尊重案主自我決定、聆聽理解、助人自助、協調案主與環境的基本原則和信念,也嚴重影響相關案主的康復、復原和社區共融。
其實社會工作的理念和實踐的模式,在精神康復和治療的服務環境中,需要接受很多的挑戰和洗禮,特別是以人道主義的理念面對以社會控制為主的精神健康政治和服務時,這種挑戰和矛盾會顯得特別嚴重;這種情況究其原因,主要是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忽視了近年來在精神康復服務中復原運動的發展,也忽略了日趨旺盛的能耐視角(Strengths Based Perspective)復原力(Resilience)的發展,同時也忘記了,每一種精神病除了生化遺傳外生物化學的作用,還有超過百年來不同的理論,如心理動力(Psychodynamic)學派、認知行為(Cognitive Behavioral)學派、存在主義(Existential)學派、現象(Phenomenological)學派、社會(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學派等不同的描述。舉例而言,有關精神分裂的相關理論,上述學派所包含較完整的概念,就已經超過三百多種,其中不少學派更是洋洋大觀,既深且廣,把精神分裂的情況、內心的複雜性、外在的壓力和糾纏陳述得非常清楚,不少更是偉大的學者和實踐者(practitioners)幾十年的心血結晶,令人大開眼界。
除此之外,更有不少精神病人士主觀經歷的自我描述,將自身的病歷、生命的壓力和無奈,表達得淋漓盡致。無論什麼理論和學派的觀點,精神病人士終究是「人」,是一個個活生生、有生命意義和價值,有自我、自尊,有思想、感受、經歷、身體感覺,有家人、社會角色的人。因此要真正理解精神病人士,「人」的相關學說,例如:宗教、文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人文科學等,其實都不可缺少,特別是人生中的經歷、痛苦、苦難等,都非常重要。在本書中,筆者嘗試對這些挑戰和矛盾加以闡釋,並提出相關的取向與實務中的處理關係。
因此,要真正確實地實踐精神醫療社會工作的理念和實務,上述的幾個理論觀點都不可缺少,他們的交互關係也可以由下圖表達出來。
從上述的理論觀點來看,我們不難明白,「精神醫療社會工作」應該不是:
1.醫療體系的附從者,因為社會工作有自己獨立的理念、看法和實務。
2.診斷、入院、服藥的控制人員和社會排斥(Social Exclusion)施行人員。
3.把社會人士、機構意識、專業人士和家人看法強加在精神病人士身上的人。
「精神醫療社會工作」反而應該是:
1.精神病人士的聆聽、理解、溝通的施行者,應該以同理心(Empathy)、真誠(Genniness)、公平(Equality)、尊重(Respect)的理念,去體會患者一生的掙扎和痛苦。
2.明白和培育每一位患者的潛能、復原力、適應能力。
3.培育一個接納、關懷、尊重的社會文化環境,讓精神病人士在支持和正常的環境中復原,再回到正常的生活。
4.在複雜、糾纏和混亂的精神病症狀和怪異行為中,幫助精神病人士去找回和重組他們的生命意義、自我衝突、壓抑的需要,以及感受。讓他們「人」的一面再次被呈現、理解和釋放。
5.義不容辭地替精神病人士爭取可能在入院、治療和復原過程中,可能會失去的自尊權利和尊重。
上述的理念和方向,正是筆者經歷三十多年在精神病實務、教學研究、訓練和著作的信念和方向,希望能透過本書把這些基本的取向和理念,向社會工作者和有關人士提出。要詳細去闡釋這些「以人為本」、以「尊重為要」的精神醫療社會工作理念、理論和實務,並不容易,由於篇幅的限制,筆者只能較扼要地以實務個案,將相關理論和實務較系統地整理出來;同時接納出版社的意見,把全書分成二本;第一本是「精神醫療社會工作:信念、理論和實踐」,介紹有關的理念、理論和實務取向;第二本是「精神醫療社會工作:精神病的理解、溝通、治療和復原」,介紹不同精神病,如精神分裂、抑鬱、躁鬱、性格異常、焦慮等患者的理解、溝通、治療和復原過程,把「以人為本」、以「尊重為要」的精神,透析在每一種精神病人士身上。
葉錦成 謹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