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ames P. McCullough , Jr.著;杜家興譯
開數:18
頁數:238
ISBN:9789861912349
重量:445
出版日期:2009/02/26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EnA9o0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R0NZWr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NrWWZq
書籍介紹
這本便利的手冊為《長期性憂鬱症之診斷與治療技巧》一書裡所介紹的各種臨床策略和工具,提供一份步驟性的指南。每一章都摘述了CBASP的某一項技術,並且詳細介紹如何執行該項技巧的訓練程序。極具特色的紙筆練習都是根據真實的案例,本手冊幫助治療師熟練執行CBASP這套療法時的臨床決策歷程。
「心理治療的認知行為分析系統(CBASP)是嶄新的、系統性的且經過實證評估的。現在McCullough提供另外一項工具來推廣這套具有實證基礎的長期性憂鬱症新療法。身為一位才華洋溢的臨床工作者及教師,McCullough不僅找出了需要教導的內容,也發展出一套優良的教導方式。這本技巧訓練手冊讓臨床工作者得以立刻得知他們對於CBASP的關鍵概念的熟悉程度。這些練習充滿挑戰性,而做完練習後所得到的回饋是溫和又充滿鼓勵。」
——Robin B. Jarrett博士 Texas大學西南醫學中心
「這是一本非常棒且獨特的治療師手冊。McCullough提出一系列的練習,透過文字來幫助治療師走過一遍CBASP療法。讀者有機會辨認出並建設性地處理執行此治療法時經常遇到的問題。透過本手冊的體驗式學習方法,映照出本治療法許多創新的特色。本手冊是任何一位想要學習及應用CBASP的治療師所必備的。對於所有層級的心理治療學習者來說,本手冊有不可多得的傑出內容,也提供講師一套省時、有效率且不可或缺的教導方法。」
——Bruce Arnow博士 Stanford大學醫學院
「McCullough創造性地融合了認知取向、行為取向和人際取向的策略,他與臨床工作者直接對話,清楚地描繪並舉例說明與長期性憂鬱症個案工作時要如何有效的進行介入。由於體認到『沒有能力獲得自己想要的』這種感覺正是此種憂鬱症的核心,McCullough提出了臨床上實用的指導方針,來幫助個案克服在認知上、情感上和行為上會妨礙自己的需求獲得滿足的各種障礙。」
——Marvin R. Goldfried博士 New York州立大學
作者簡介
杜家興
臨床心理師 juiahsin@yahoo.com.tw
現職:行政院衛生署嘉南療養院公職臨床心理師、台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台南縣家庭教育中心團體輔導種籽教師培訓課程之講師與督導師。
經歷:台南市社區大學講師;長榮大學、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專長:人本、認知和人際動力取向的個別和團體心理治療,經常帶領憂鬱症患者和校園適應不良學生(國中與大學生)之人際動力取向團體輔導、教師及企業之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的講座或工作坊、心理助人工作者之培訓與督導工作。一方面喜歡將心理學的好處介紹給社會大眾,經常於演講中結合心理治療學、發展心理學、神經心理學和身心靈理論,尤其是活腦健腦小活動、情緒釋放技術(Emotional Freedom Techniques, EFT)以及近年風行的正念技術(Mindfulness,或譯為正念),講題包括「壓力和情緒調適之原理和實作」、「憂鬱與自殺防治」、「親密關係的經營、衝突和調適」等等;一方面也經常出席國中小學舉辦的輔導個案討論會,推廣依附心理學、客體關係理論、人際動力取向和相關輔導技巧,希望大家從這些心理學知識中找到讓「健康成長、幸福生活」的秘方。
目錄
第一章 手冊簡介
第二章 「整體圖像」:簡介CBASP
第三章 使用「臨床病程走勢圖」來診斷長期性憂鬱症個案
第四章 實施情境分析
第一部 情境分析:引發階段的練習
第二部 情境分析:矯正階段的練習
第五章 使用「受訓過之個人性涉入」來矯正個案的行為
第一部 影響訊息問卷
第二部 帶至移情假設之建構工作的各項步驟
第三部 有關人際區辨的練習
譯者序
我實在很愛看書,看著出版的手冊化治療書籍(manualized workbook)愈來愈多,我想,不管是想要深化自己助人能耐的專業人士,還是有心探索自我而茁壯成長的一般民眾,都多了更多摸索和磨練的管道和素材。衷心期待這本手冊也能如願成為你案頭上的書香,為你帶來多次心靈探索的趣味、豁然開竅的「啊~哈」經驗〔聽說此刻的腦中,γ波會增加;其實你可以透過正念訓練(mindfulness training)來增加 γ 波的出現1,而有很多媒介可以用來進行正念訓練,如呼吸、行走、坐臥、飲食、書法、茶道等等〕。
為了避免CBASP訓練課程變得抽象難懂而枯燥乏味,喪失了認知行為取向慣有的具體實用作風,作者特意設計這些練習,誠摯邀請你立刻翻開本書,進入作者精心設計的練習裡。如果你不熟悉認知行為治療,推薦你另外再去閱讀《掌握好心情:想法轉個彎,感覺大不同》(創意力文化),該書透過四個案例的故事,一步一步地引導你認識認知行為治療,易上手又實用,所以推薦給你或你的求助個案。
回到CBASP,本手冊用來探索憂鬱病程變化的表格非常好用,希望助人工作者可以多加使用,一方面可讓你的求助個案透過圖像化的方式,整理自己的生活經過和情緒變化,一方面也可以幫助你形成你對個案的整體描繪(case formulation)。此外,重要的是,本書針對CBASP的要素所各自安排的一些練習,作者都有提供解答讓你比對,一定能幫助你熟悉CBASP的重要元素:情境分析(situational analysis)和受訓過之個人性涉入(disciplined personal involvement)。如果你可以找到有興趣的同伴一起練習和討論,將更能激發你們的學習、豐富你們的體會。
另外一定要提出來的,就是透過「訊息影響問卷」(Impact Message Inventory, IMI)所繪製出來的象限圖,這也是我喜愛CBASP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認知與行為層面的要素之外,再加入了人際層面的元素。在我運用的經驗裡,如果能將象限圖牢記在心,可以協助你如同齊天大聖孫悟空一樣擁有分身法術,在進行心理諮商或治療對話之間,分身跳到空中來解讀你和個案的互動而有所體悟。此時,如果你能再搭配運用屬於短期心理動力治療取向的「核心衝突關係主題療法」(Core Conflictual Relationship Theme Method, CCRT)2,我想你會更能擷取或捕捉到自己或個案更深層的困境和需求。
當你透過閱讀這篇序言而感覺到我一直想要推薦給你這本實用的手冊時,我們之間的互動是否就如象限圖裡其中一種互動類型:我猶如支配型(「照我說的去做,你就會沒事了」),想要勾起你內心的順從型(「我會照著你所說的每件事情去做,只要你好好照顧我」)。或者,我也企圖呈現自己的見多識廣(雖然不一定是)來吸引你使用CBASP,此時我們之間的互動是否又會變成:我像是友善─支配型(「我很聰敏,我的天賦將讓你心醉神迷」),想要引發你內心的敵意─順從型(「你很有名望,請把我修理好,如果你可以的話」)。如何,有趣嗎?快將本手冊帶回家,好好做做練習!
除了同樣期待本手冊能夠幫助中文世界的助人工作者外,本手冊能順利翻譯出來,仍要感謝許多人的協助。每月一起唸書而使我保持熱情活力和心靈動力的臨床心理師夥伴──雲林信安醫院的士鳴和秋榛,還有成功大學輔導中心的淑真,尤其是淑真的先生Grant Armstrong(於加拿大Montreal的The Stress Clinic and Career Planning Center擔任執行長,並於McGill大學心理學系擔任客座助理教授的博士級心理師)的協助,以簡單的英文解說原本難懂的原文意涵。此外,要謝謝心理出版社總編輯林敬堯先生幫忙處理翻譯版權事宜,並且要特別感謝協助本手冊三次校稿的編輯小晶,那細膩的工夫實在了得,本書如能讀來順暢、前後文用詞一致、翻譯錯誤極少,大半要歸功於小晶的付出。我們如此用心,期待大家珍惜這寶貝的書籍,儘管如此努力,才疏學淺且百密仍有一疏,望大家不吝指教。
最後要感謝我可愛又讓我幸福洋溢的妻子素珍,因為妳的到來,滿足了我的諸多需求,突破了我既有狹隘的生活,拓展了我的視野,豐富且深化了我的心靈。謝謝妳陪伴我開著小March拎著兩個孩子四處探索,過著隨意但深入大自然的旅程。我也要謝謝大兒子偉凱的體貼和創造力,小兒子岳洋的機敏和舞動力,為我帶來時而混亂、時而感動、時而激動、時而大笑的家庭生活。我經常在互動中使用象限圖的概念來引導我與你們的互動,「食果子要拜樹頭」,一併感謝CBASP、感謝McCullough博士、感謝所有直接或間接協助本書的人!
感恩也祝福大家一切好好壞壞都隨緣自在!
家興
於嘉南療養院臨床心理科
juia@mail.cnpc.gov.t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