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obert A. Neimeyer著;林綺雲、李玉嬋校閱;章薇卿譯
開數:25
頁數:264
ISBN:9789861910307
重量:315
出版日期:2007/07/10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O09z23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yEzX1D
📌師大書苑:https://reurl.cc/5rYagV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2rp30n
書籍介紹
在悲傷的議題上,無論是對喪慟的個人或想要幫助他們的專業人士,這本書都提供了新的觀點。在這本淺顯易懂的手冊中,作者Neimeyer博士:
■ 認為傳統的悲傷理論太過於表面化,且過於簡化。
■ 發展了嶄新的悲傷理論,也就是「意義重建」的過程。
■ 運用真人真事作為人們奮力走過悲傷的範例。
■ 將悲傷視為是一種積極的轉化歷程。
■ 協助讀者啟動有助於療癒的個人與社會資源。
■ 對於我們所思念的人,提供了儀式與紀念方法。
■ 整理出實際有助於悲傷歷程的個人應用習題,符合意義重建的取向。
■ 討論到各種形式失落的影響,從死亡議題,到關係的失落,到失業。
本書充滿了熱烈的情感、精緻的理論及實際的關注,並加上社會資源清單(包括書籍、組織、網站等),可用以作更進一步的探討。
校閱者簡介
林綺雲
現職: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教授
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理事長
社團法人台灣生命教育學會終身會員兼理事
學歷:東海大學社會研究所博士
李玉嬋
現職: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副教授
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理事
向日葵全人關懷協會監事
學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
曾任:榮總、馬偕、新光等醫院專案合作之慢性病患團體心理治療師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學生輔導中心主任
晚晴協會諮商督導
救國團義務張老師督導
台北市立蘭雅國中教師
涉獵研究領域:慢性病患心理治療、健康諮商、人工流產諮商、壓力因應與悲傷輔導
專長:個別及團體心理諮商、健康諮商、情緒管理與悲傷輔導、人際關係與生涯規劃
專業證照:諮商心理師(擅長:焦點解決短期心理諮商取向)
譯者簡介
章薇卿
現職: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理事
學歷: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 碩士班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廣告組碩士
曾任:育幼院實習諮商師
國中輔導室認輔老師
安寧病房義工
美術設計類出版品作者
季刊總編輯及編譯
涉獵研究領域:自殺心理、人工流產諮商、悲傷輔導、文化與廣告策略應用
專長:悲傷輔導、臨終關懷服務、翻譯(悲傷輔導領域)、美術設計
目錄
第一部分 寫給悲傷的人
第1章:失落的經驗
第2章:愛與失去
第3章:失業與角色的失落
第4章:悲傷行動
第5章:社會關係與脈絡
第6章:儀式與復原之路
第二部分 寫給助人者
第7章:意義重建與失落經驗
第8章:意義重建的多元性重點
第三部分 個人資源
第9章:個人應用
第10章:可用資源
推薦序
認識Neimeyer博士最初是從他的研究,他是一位傑出的研究者,從「死亡學者」的觀點長期關注「死亡焦慮」的議題,更吸引我的是他多年鑽研喪慟輔導,以臨床心理兼研究身分所發表的對於悲傷輔導的批判。
2004年在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綺雲所長的邀約下,Neimeyer來台,舉辦三天的工作坊,我有幸參加,在此分享他的個人風采與風範,以便讀者閱讀時能多一份親切感。
Neimeyer十分平易近人,工作坊開始前,他會步入聽眾席,蹲下身來,和人做出個人的接觸,毫無架子。他很重視自己的教學狀況,也有很自律的健康習慣,工作坊中間或結束後,他需要換裝跑步,調整身心,未有足夠時間帶他去爬軍艦岩是心中的遺憾。
教授悲傷輔導,他個人特色鮮明,在工作坊中完全展現個人魅力,適時運用身體的元素,如聲音、動作;以吟詩、舞台步傳達他的理念。
他的幻燈片介紹包括蒐集多幅各國有關喪慟的藝術創作,視覺上予人極震撼的效果。最難忘的是他開放地自我坦露,將12歲時父親自殺,近年老母病逝前他家族的參與,臨終擁著母親唱著兒歌的影片紀錄,坦然自在地分享,深深感動在場每一位的心靈。他在學術、實務界的領導地位,絲毫不遮蓋他為人子、為人父、為人師的充沛活力和至情至性。
結束前我向他索取滿多有關創傷後成長的文章,他如期寄來,真是一位重承諾、講究效率的老師。同年底伴我十年的狗寶貝年老病逝,我的「喪親之情」無人訴,寫了一篇哀悼文敬告親友,無意掃到他的e-mail,順便送出,不料立即收到他一封頗長的回應,提到布希總統當選正給他沉重的失落感,而我的悼文帶來莫大安慰,讓他覺得千里外異鄉人在失落主題及終極價值上有更深的共鳴。當時他正在中南美教學,萬沒想到如此觸動的相互悲傷情懷竟因著瞭解支持,為我也留下一段特別的紀念,讓我再次感受到他是位性情中人。
Neimeyer自序中已將本書特色明列,誠然結合了實務、研究、理論。可貴的是他提出悲傷輔導的新方向——個人意義建構在復原歷程中的重要性,更深入淺出的舉例,從文獻舉證,讓喪慟者、助人者都能從中獲益,第三部分的個人資源,詳述了許多練習作業,非常實用,深具參考價值。
綺雲領軍的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近年是台灣悲傷輔導的一支生力軍,從台灣第一的「悲傷療癒花園」到今年成立的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在在顯示他們這個團隊的創作和努力。薇卿多年的默默耕耘、勇敢面對、尋找自我,無疑也是一個悲創成長的代表,這本書翻譯不易,她初試啼聲,獨立完成,值得鼓勵。
心理出版社十餘年來在悲傷心理教科園地不斷介紹新書,我參與的已五本。Neimeyer把悲傷階段任務論又向前推進。相信這個意義建構的趨勢對有意更貼近自己悲傷經驗,尋找自我進化軌跡的大眾,或是在各個領域的助人者,都是仍在拓展的內涵。
也相信讀者會在Neimeyer文如其人的鋪陳中,領受到他的用心和豐富。
開敏
2007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