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C. Zinker著;卓紋君校閱;卓紋君、李正源、蔡瑞峰譯
開數:25
頁數:436
ISBN:9577029647
重量:585
出版日期:2006/12/21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1YyzRV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O09DaD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3avmEl
書籍介紹
這本書教給我們的, 不僅是關於婚姻與家庭治療的技巧, 而是更多關於治療的基本價值觀,尤其是身為一位療癒者的價值觀。歡迎您一起來學習與體驗:
● 尊重人們「如其所是(as it is)」的經驗。
● 每一個症候都是人們為了讓他們自己的生活更好所做的創意性努力。
● 每一次當事人對治療師的否定或與治療師缺乏交集都是「好的」,肯定當事人的長處以及學習的能力。
● 支持伴侶或家庭的抗拒。
● 在你私人的情感與病人的現象學世界之間建立清楚的界限。
● 提供環境並且在場(presence),使最壞的犯罪者也可以接觸她或他自身的痛處與脆弱。
● 我們所有人都可能做出可怕的行為,所以治療師必須同時憐憫受害人與加害者。
● 治療師保護家庭的每個個體或是在個體之間建立保護的界限,每個個體的經驗都是真實的,並且都需要被納入考量。
● 治療師的在場與對家庭的肯定讓每個人都成長。
關於校閱者
卓紋君
現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專任教授
兼學生輔導中心輔導老師
學歷: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哲學博士(主修人格、發展與社會心理學)
經歷: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嘉南藥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系專任副教授
兼高雄縣社會局約聘心理諮商師
兼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兒童諮詢中心心理諮商師
關於譯者
卓紋君
同校閱者簡介
李正源
現職:於美國進修中
學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
經歷:國立新營高中教師
蔡瑞峰
現職:花蓮佛教慈濟綜合醫院身心醫學科主治醫師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學士後醫學系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電機工程研究所碩士
經歷:高雄仁愛之家附設慈惠醫院主治醫師
高雄長庚醫院精神科住院醫師
目錄
第一部分 理論
第一章 我們的共同背景
共同背景
本書概觀
第二章 追求良好形式(圓融)
美學的地標
第三章 系統:婚姻和家庭乃一整體的現象
系統理論、場地論,和完形心理學
婚姻或家庭是一個系統
從個別治療到婚姻和家庭治療
第四章 互動的循環
循環的各個階段
進行婚姻與家庭治療時治療師的角色
第五章 覺察和改變
決定論和理想主義
此時此地的現象論
覺察、能量與行動
矛盾(paradox)和改變
覺察和抗拒
第六章 抗拒接觸
無法承受的覺察以及過於困難的行動
抗拒的現象學理論
抗拒的類型
第七章 界限與界線的管理
治療師的界限:創造在場並管理界線
第二部分 實務
第八章 介入婚姻系統
如何設定婚姻治療的情境
如何選擇一個介入
重點摘述
如何介入
在個別治療中處理夫妻議題
第九章 介入家庭系統
家庭治療的獨特面
基本的假設與明確的原則
插曲:透過夢工作來評估跨世代的主題
第十章 親密系統中的欺瞞與真實
學習說謊
向親密夥伴說謊
在實話與謊言之間做選擇
信任實話
實話就像「毒藥」
治療關係中的欺瞞與真實
如何說實話
第十一章 失落、哀傷與儀式的運用
透過見證以及透過儀式提供支持
第十二章 總結:完形取向的美學
完形的價值觀:邁向美學的願景
完形治療基本的價值觀與原則
校閱者序
這一本《追求圓融》的譯書是完形治療學派特別針對夫妻或家庭工作時,所涉及的理念與實務的探討。我承接其中部分的翻譯與全書的校閱工作,仍是延續自己推廣完形治療的一份初心;我希望能透過這樣的工作,把完形治療的「力與美」介紹給任何對它感到興趣,或有心想進一步瞭解它並且深入學習它的人。理想上,這本書可說是繼《完形治療的實踐》此一入門書之後,有關完形治療應用於婚姻與家庭治療的進階教材。換言之,對於已具備完形治療概念基礎的學習者,如果想進一步瞭解如何利用完形治療於夫妻或家庭的會談工作,這本書是非常適合的教科書。當然,由於作者在此書的前半部也有對完形治療的歷史發展、重要概念等做了清楚的介紹,而且也列舉許多實際案例;因此對於完形治療仍缺乏深厚認識、但有志於學習婚姻與家庭治療的人而言,它也是一本適用的教科書或指導手冊。
特別需要一提的是,此書有幾個名詞本身便具有多重的意義,因此在譯詞的選擇也常因上、下文而略有變動。例如,以本書的書名而言,“Good Form”,其字面意義可直譯為「良好的形」或「好的形式」;此即呼應完形理論中趨向完成的狀態,或是對於能流暢地走過經驗循環圈的一種形容。但是,若就我們中文的使用習慣以及考慮親密關係的完成,我便會用「圓融」一詞來彰顯這一層隱含的意義。另外一個詞“boundary”,就完形理論最初所指的,應為區隔出個體之間的那條「界線」,但是因區隔之後所形成的屬於個體的領域或範圍就成為「界限」。因此,這兩個譯詞的選用基本上也是依上、下文的意思來決定。再者,原文的“couple”一詞,我選擇翻成「夫妻」,而“couple therapy”則翻成「婚姻治療」;此乃因全書所討論的或所引的案例,均指涉家庭中的夫妻或配偶。不過,就完形的系統觀而言,它其實也可以廣義地應用到不具婚姻關係的親密伴侶之中;這是要特別說明的。
最後,這本書的完成仍要歸功於另外兩位翻譯者的貢獻,他們流暢的譯文能力省卻我在校閱時許多的工夫,是非常稱職的合作夥伴。其中蔡瑞峰負責第一章與第七章的翻譯工作,而李正源則負責第二部分所有章節的翻譯。而心理出版社總編輯為此書爭取到版權,對期限的寬容,還有編輯工作團隊的協助,都值得感恩;沒有他們的付出,此書是無法順利付梓的。投注於譯書的工作若要能夠有所進步,是非常需要廣大讀者的指教與支持的。如果讀者對於此書的譯文有任何意見,我相當歡迎,也非常感激您的不吝指出。
卓紋君
於高師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