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ontague Ullman著;汪淑媛譯
開數:18
頁數:344
ISBN:9789861910383
重量:515
出版日期:2007/08/17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lRGQmv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EnEjxA
📌師大書苑:https://reurl.cc/83dvKb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DgGYR5
書籍介紹
「我強烈地認為我們不應該先帶著理論去探索夢,我們不應該將理論強加在夢境上。夢本身是夢者自己的理論,是關於當時環繞身邊議題本質的回應,去發現夢對於夢者的意義是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我反對套用理論在夢上。我從1946年開始執業精神醫療,就對夢非常有興趣。但是經過15年的臨床精神分析工作,我的結論是精神分析每個單元45到50分鐘的時間並不足以探索一個夢。因此我開始思索在團體中探索夢的可能性,這個團體運作方式在我去瑞典講學的時候就實現了。精神分析師在時間的限制下,只能捕捉夢境某個重要部份,但是若要仔細地探索細節,可能需要3個小時,這是讀夢團體的優勢。夢是很自然的自我療癒系統,應該開放給每一個人。讀夢團體方法提供很自然的方式,讓每個人有能力啟動這個自我療癒系統。」……歐曼2007.1.21
作者簡介
汪淑媛
現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在紐約求學期間,多次前往歐曼紐約郊區寓所參與讀夢團體帶領訓練,2001年修得紐約大學應用心理所發展心理學博士學位後,於紐約曼哈頓雀兒喜社區與史汀生博士共同帶領讀夢團體。一年後回台灣任教,多年來致力夢教學以及推展讀夢團體,將應用在大學教育、社會人士自我知識教育、心理諮商師專業訓練、中學教師心靈活水方案、醫療工作人員人際關係團體、社福機構工作人員自我察覺訓練、貧窮單親媽媽支持團體、單親青少年自我認知團體等。
目錄
第一章 夢與夢者:概論
第二章 階段1:分享一個夢
第三章 階段2:團體將夢視為己夢
第四章 階段3A:將夢還給夢者
第五章 階段3B. 1:開始團體對話:尋找背景脈絡
第六章 階段3B. 2:播放夢:回到夢本體
第七章 階段3B.3與階段4:夢的樂章:夢境與現實世界的連結
第八章 團體帶領者
第九章 夢團體帶領者守則
第十章 帶領一個新團體
第十一章 夢者
第十二章 團體
第十三章 組織讀夢團體
第十四章 自己讀夢或是與另一個人讀夢
第十五章 重複的夢
第十六章 夢與療癒
第十七章 夢的賞讀與心理治療
第十八章 賞讀夢未來展望
譯者序── 一本書誕生的故事
汪淑媛
如果故事就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每個人都有故事,聽一個人真實的故事,不僅能了解這個人,也好像一起參與感受這個人的所見所聞,這個人的悲喜哀怨,一起與這個人面臨生命的奇遇與挑戰。每一本書的誕生,也有它們獨特的故事,讀一本書的誕生過程,先讓自己置身於書尚未寫就之前作者的處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源頭,之後再閱讀文本,較能體會作者為何這樣說、這樣寫。多年來因為參與以及帶領讀夢團體,聽了好多人的夢,即使夢者來自世界各國,不同的種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多數的夢都有生動情節與具體影像,敘述夢的人隨著自己夢境與影像而喚起自己真實的生活故事,掀起一幕又一幕具體場景,我很幸運,能被夢者邀請一起身歷其境,一起感受他/她樂於分享或勇於分享的生命故事。
慢慢地,對學術探尋的旨趣轉變了,越來越喜歡聽真實的故事,不愛聽道理,面對獨斷的理論,也越來越謹慎猶豫。書寫的時候,同時也在閱讀自己,一旦發現文字論述與自己的感覺越來越疏遠,只剩下抽象概念時,就寫不下去了,只得從頭開始。漸漸發現,自己的書寫,能存留的、能讓我再度重新閱讀的,多數是真實的故事以及因事件所引發的感受。當林總編輯建議我為這本書寫導讀時,腦海裡飄入無數思緒、逐句翻譯過程中與這本書的對話,以及各種聯想。但是,一時之間,我找不到源頭,不知要從何說起,要說些什麼,該怎麼說,一兩個禮拜過去了,仍然無法寫出第一個字,在學期結束的第一天清晨,天未明,沏一杯溫熱綠茶放在案前,打開電腦,望著空白的螢幕,我不自覺地憶起這本書的故事,腦海裡出現了第一個場景……
場景一:總編來敲門
兩年多前,我在位於霧峰山丘上的朝陽科技大學社工系教書,某日下午,我正在研究室工作,聽到敲門聲,門口出現一位我不認識、也沒有預期的訪客。他遞給我一張名片,名片上的頭銜是心理出版社總編輯。平時經常有出版社業務負責人主動到研究室介紹新出版的教科書,但是總編輯出現在我的研究室,這是第一次。尤其我是一個剛進入大學教書不久、沒有學術聲望的助理教授,學校又是位於中部偏遠的郊區,總編輯怎會大老遠來敲我的門?這位總編輯是林敬堯先生,交談之後,才知道林先生在尋覓有意願撰寫社工系必修課程「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教科書的老師。這門課程與我的博士主修「發展心理學」課程內容有很大相關,當時我也的確正在教授這門課程,但是我沒有熱情,也沒有體力與能力寫這類型廣泛的知識內容,幾乎概括觸及所有社會科學與行為科學理論的教科書,因此當下婉謝林先生的邀請。不過林先生的誠懇與用心,引發我主動積極向他介紹歐曼醫師(Montague Ullman, M. D.)以及他所設計的讀夢團體,也當場從書架上取出本書的原文版讓林先生參考。當時台灣認識歐曼讀夢團體的人很少,我隨手整理一疊相關資料,請林先生帶回研究,並建議他向SAGE出版社買下本書的版權,我承諾負責翻譯。
林先生離開之後,我坐在研究室裡,凝望窗外遠山層層綿延,對於本書是否有機會在台灣以中文出版,並沒有抱著太大希望。我了解市場需求是出版社評估是否出書的重要指標,當時台灣各大專院校很少有與夢相關的課程,整個社會大眾對夢也有很大的貶抑與曲解,多數人不但沒有與自己夢溝通的能力,更無知地扭曲,甚至誤用夢。即使在學術界,都常有同僚質疑我的課程,認為夢不具有任何意義。打從開始在台灣從事夢工作至今,我感受到許多人對夢的否定與抗拒,因此,當時我不敢期待有出版社願意冒險出版本書。
但是,另一方面,我自己有著天真的期待,期待有出版者不會完全被表面市場所制約,能有更寬遠的視野,創造社會的文明。當時我已經在任職學校邀請史汀生博士(Dr. William R. Stimson)擔任團體領導,申請教育部經費補助,以歐曼的團體方法連續舉辦兩年「夢的賞讀工作坊」,邀請全國大專院校教師以及對夢有興趣的社會人士參與。我自己也正在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夢團體課程,見證到許多教授、社會人士,與學生們對夢團體的積極反應。印象最深的是一位事業有成的中年人,因為好幾十年重複的噩夢,晚上經常要喝半打啤酒以上才能睡覺,但是噩夢仍然繼續,使他越來越不敢睡覺,精神瀕臨崩潰邊緣。他參與將近六十小時的讀夢團體,自己在團體中分享兩個夢,也參與賞讀許多其他成員的夢,之後至今將近三年,那個噩夢從未再出現,他也完全不再酗酒。因為看見許多夢團體成員在觀念與行為上的改變,我認識到讀夢團體不僅能增進個體的心理衛生與自我察覺,同時是社會民主、自由、相互尊重、人性化以及創造力發展有效又經濟的養成途徑,因此才主動向林先生推薦。
結果,我天真的期待奇蹟式地得到呼應,半年後有一天,意外地收到林先生的電子郵件,心理出版社已經在洽談本書的版權,請我提供歐曼紐約的聯絡電話與傳真,幾個月後,林先生寄來翻譯簽約文件,這是2005年的暑假,我在朝陽的研究室打包,即將前往更遙遠的山區,位於台灣地理中心的暨南大學任職。
帶著一本厚書的翻譯承諾,踏入新的工作職場,實在不是明智之舉。教學、研究、論文發表、團體實務經驗,樣樣不能少,又得適應新環境。回想過去一年多的日子,筆記型電腦從不離身,每週定期回家探望父母親,與兄姐們茶聚時,有時還一邊喝茶,一邊看電腦校稿,即使暑假到日本京都住遊十天,每天清晨仍先工作些許,才安心騎著腳踏車在京城漫遊。資深的學術同僚笑我傻,好心地告訴我翻譯在學術升等評鑑上是沒有積分的,不值得投注那麼多時間。也有人戲謔,夢不是真的,我是不是還在做夢、說夢話。面對不曾參與夢團體朋友的善意與質疑,只能微笑以對,難以辯解。唯有繼續埋頭工作,等著本書中譯本盡快出版,因為很多人的疑問,其答案就在本書中。一路走來,不禁反問自己,是什麼力量,能讓自己承諾,獻身投入讀夢團體工作?閉目搜尋往事,浮現的記憶是紐約曼哈頓雀兒喜區第二十一街的舊公寓樓梯間,八十三歲的歐曼,穿一件長度過膝的米色風衣,慢慢步上樓梯,而我,正匆匆下樓……
場景二:歐曼來午餐
那一年,我才蒐集完博士論文所需的訪談資料,正在整理分析,週六若沒急事處理,就到皇后區的東初禪寺打坐,有時也會空出一星期,到兩個小時車程外的象岡道場打禪七,因此而結識史汀生博士。史汀生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在大學教了五年書,就離開學院,致力自我探尋與心靈寫作。夢、中國功夫、瑜伽、太極、靜坐、書寫、閱讀、簡單清貧生活,都是他的方法。1982年,他在紐約發起夢工作社區草根運動(詳細內容請參考文化人類學者Hillman, 1999),並創刊主編Dream Network Bulletin,提供夢的觀念與資訊,鼓勵成立讀夢團體,強調夢分享對社區連結的重要性。Dream Network Bulletin至今仍然持續每年出刊四期,簡稱Dream Network。史汀生因為對夢的熱情與投入而與歐曼結識,兩人維持二十多年亦師亦友的關係,我與史汀生也因為打坐與夢的因緣而成為伴侶。
史汀生一知道我在紐約大學主修發展心理學,立刻問我對夢有沒有興趣。當時我幾乎天天有清楚記得的夢,但從沒認真想過這些夢的意義。他不解,質疑我有興趣研究人的一生發展,怎麼可以不懂夢?他協助我一起打開幾個具有關鍵性意義的夢,可以說是我學夢的啟蒙老師。其實當時我正在紐約社會科學院心理系旁聽心理分析課程,知道夢的重要,但一直沒有實務體驗,尚未得其門而入。史汀生建議我到歐曼帶領的讀夢團體學習了解夢,體驗夢的力量如何協助個體發展自我。剛開始我很排斥,好幾個月過去了,仍然沒有被說服。原因之一是我對心理治療諮商的專業性格一直有些意見,此外,自己過去參與小團體的經驗,也致使我沒興趣再參與團體。直到有一天,史汀生告訴我,歐曼有事到城裡來,邀他中午一起用餐,問我要不要一起去。歐曼住在離曼哈頓市區約一小時火車車程的郊區,這天他有事到市區中城。我還是猶豫,但一方面也好奇想見這個人,就這樣半推半就,中午之前在史汀生的三樓寓所等待歐曼。
12點不到,與大門相通的對講機鈴聲響。“Hi, Bill, it s Monte.”對講機傳來歐曼的聲音(在美國取名William的人,通常被稱Bill。而歐曼的名字Montague,朋友親人通常習慣稱呼Monte)。史汀生用對講機開門,並告訴歐曼我們立刻下去。當史汀生掙扎鎖著他那古老生鏽的門鎖時,示意要我先下樓,否則歐曼會等不住上樓。樓梯因我快步下樓而砰砰作響,到了二樓,已經看到歐曼快要走到二樓了,我與歐曼在狹窄的樓梯階相逢。問他怎麼來的,是坐地鐵還是計程車?我反射地給他選擇題,結果兩個都不是,他走路來的,從五十幾街的中城往下城走,過了二十幾個街口。他說他喜歡走路,特別是走在曼哈頓的街上。我有點震驚,八十三歲高齡,紐約早春仍寒冷,他披著風衣,手提公事包,沒有柺杖,一個人走過二十幾條街!
我們就在附近第八大道與西二十一街口的一家傳統義式小餐廳用餐,他問我在做什麼,我說我正在寫論文,他問我的主修,我說心理發展,竟然順口對著他說,我對臨床心理學沒興趣。話一出口,立刻發覺自己太直接又無禮,我好像永遠不能改變與人對話直接又野蠻的習性。結果出乎我意料,歐曼聽了竟然開心哈哈大笑,就接著說:“I am not a psychoanalyst. I call myself a recovering psychoanalyst.”然後繼續哈哈大笑,史汀生笑得更大聲,他們之間有著我無法進入的言語默契。而我,笑不出來,我不懂他們在笑什麼,也不懂他所謂的“recovering psychoanalyst”是什麼意思。我不斷思索,平常是如何使用英文recover這個字,當我感冒好了,當我受傷復元了,當我從挫折頹廢狀態又重新恢復生機,這些情況下使用「復元」(recover),我都能懂。但是一個正在復元的精神分析師,這又象徵著什麼?
在那次餐會,對於他所謂的「復元中的精神分析師」(recovering psychoanalyst)我沒有得到明確的解釋,或者當時我的知識與實際體驗不足,無法理解與記憶當年的對話。只記得歐曼說,他的夢團體並不是心理治療或諮商團體,沒有人扮演治療師的角色。我們也談到傳統精神分析師與病人之間的權力關係,分析師一直握有最高詮釋夢的權威,但是他強調,這種不對等的關係不存在於他的讀夢團體,在讀夢團體裡,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無論知識背景或社經地位。那次午餐是我參與歐曼團體的關鍵因素,我欣賞歐曼在曼哈頓走路的模樣,徒步造訪一位後生晚輩,吃很簡單的午餐,以及開朗的笑聲,欣賞他對心理分析治療的反思,讓我可以毫無顧忌地告訴他我對某些心理治療專業性格的反感,第一次可以與臨床心理工作者如此暢快地談論這個議題。
不過,之後幾年,「復元中的精神分析師」這個問題一直出現在我腦海,像是多年的公案。我覺得從自己帶夢團體的實務經驗,以及慢慢細讀歐曼的著作,並多次私下與史汀生討論,應該已經有所領悟,但是此刻仍不能完全確定我的理解與歐曼是否相同。而且,歐曼去年底剛過九十歲生日,七、八年了,recovering psychoanalyst這個名詞對他是不是還有意義?他的思想是否有變化?我的疑惑越來越大,忍不住拿起電話,撥了歐曼紐約寓所的電話,台灣週日清晨八點多,紐約週六晚上同一時間,電話那頭響了三、四聲,傳來歐曼的聲音……
場景三:2007年1月21日台灣──紐約電話連線
說明了要問的問題之後,我將電話轉給史汀生,請他逐字將歐曼的回答記下來,我還是無法隨心所欲使用英文。以下是歐曼的電話回應:
我稱自己是復元中的精神分析師,是因為我強烈地認為我們不應該先帶著理論去探索夢,我們不應該將理論強加在夢境上。夢本身是夢者自己的理論,是關於當時環繞身邊議題本質的回應,去發現夢對於夢者的意義是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我反對套用理論在夢上。同時,時間也是個問題,我從1946年開始執業精神醫療,就對夢非常有興趣。但是經過十五年的臨床精神分析工作,我的結論是:精神分析每個單元四十五到五十分鐘的時間並不足以探索一個夢。因此我開始思索在團體中探索夢的可能性,這個團體運作方式在我去瑞典講學的時候就實現了。
我說我是一個復元中的精神分析師,是因為我覺得夢團體過程比一個四十五分鐘單元的精神分析更有效率地解開一個夢,精神分析師在時間的限制下,只能捕捉夢境某個重要部分,但是若要仔細地探索細節,可能需要三個小時,這是夢團體的優勢。
隔著半個地球說話,歐曼在毫無心理準備下,簡單回應了兩個基本重點,一個是有關讀夢的原理與基本態度,一個是讀夢團體的優勢。我自己能接受讀夢團體,並從中獲益,重要原因之一是歐曼設計的團體規則實踐了他的理念,堅定地保護夢者,尊重夢者,不會強加任何理論在任何夢上。夢者在如此被尊重與自由的環境下,很輕易地跟隨著自己的夢,放下防衛,接近真實的自己。夢團體的任務是以安全的途徑,探尋真相,讓夢者接近自己的夢,即使是令人不舒服的夢,團體不給夢者與夢無關的表面支持與安慰,歐曼發現能接近真相與本質是個體最好的安慰,也是療癒的開始。
本書一再提到,傳統精神分析師對病人的夢具有分析與詮釋權力,而在讀夢團體中,歐曼則將詮釋夢的權威交給分享夢的人,並在團體進行的每個階段,不斷地強調夢者的權利。這樣激進的改變,卻弔詭地讓夢者更自然鬆動防衛,產生好奇想要深入自己的夢,也因與自己本質的接近而產生療癒功效。英文解釋「復元」(recover)有失去了又找回的意義,從病態中恢復本質,他設計的讀夢團體比原來的精神分析專業工作模式,讓他更能實踐精神分析師的目標,有效率地協助個體解決問題與發展潛能,這是後來我對歐曼稱自己是「復元中的精神分析師」的理解。
當史汀生正在打字整理歐曼的回答時,我將話筒接回來,繼續與歐曼閒聊,他說早上的團體花了三個小時才賞讀完一個夢,一個單元的精神分析,夢工作根本無法做到這樣的深度,他現在每個週六早上家中仍然固定有讀夢團體。我一聽到三小時,立刻抗議地說:「那你在書上為什麼寫一個半小時就夠了?」由於我幾年來帶團體的經驗,依照他的團體流程,每個夢至少都在二到三個小時之間才能完成,很少能如本書所述,在一個半小時內完成,我很不解他為什麼要這樣寫。他回答這是有彈性的,每個團體的時間限制不同,而每個夢都是獨一無二,夢者的性情處境也各有差異,他經常能在一個半小時內完成一個夢,但也曾一天的工作坊只能完成一個夢。而我想補充的是,每個帶領者的性情風格也不同,我們不能完全複製歐曼的經驗。
「這本書要出中文版了,你有沒有任何話要對中文的讀者說?」我問。
「我非常興奮台灣將要出版這本書,我希望有一天,中國也能出版這本書。如果台灣以及中國都能學到這個夢團體運作過程,讓夢工作能持續,那真是太棒了。因為夢是很自然的自我療癒系統,應該開放給每個人。讀夢團體方法提供很自然的方式,讓每個人有能力啟動這個自我療癒系統。」九十歲的歐曼,對他的讀夢團體充滿信心,好像是他給人類社會最好的禮物。
從這幾段與本書相關的故事,讀者對本書應該有了基本的輪廓,相關的故事還很多,只等著未來有適當的時機再續。如果想深入了解讀夢團體到底是什麼,它的理論基礎、它的原理、它的功能,團體如何運作、如何帶領,適合什麼樣的族群,未來的發展機會等等問題,本書都有詳細的說明,讀者也不要忽略最後附錄「理論」部分。至於原文版如何在美國誕生以及歐曼的學術背景,在書開始的引言與歐曼自序中已有介紹,不再贅言,我只想再補充一點團體的創始歷史以及在台灣的發展概況。
讀夢團體的創始
歐曼本身具多重專業身分,包括精神科醫師、精神分析師、教授、研究者,以及不斷發表著作的學者,他的網站http://siivola.org/monte提供很多免費論文。歐曼於1974年到瑞典哥登堡市講學,主要是教導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分析師如何了解夢在心理治療的重要性,如何解讀夢。在瑞典,他首次嘗試透過實際體驗的方式從事夢的教學,歐曼表示,對心理分析師而言,這是一項激進的轉變,也就是,原本心理分析師是在解析病人的夢,現在則是要他們來解讀自己的夢,而且是在團體中進行,彷彿自己的內在世界就要敞開在眾人面前。事實上,多數人,包括專業心理分析師或精神科醫師,對自己內在世界總有不自在之處,這些心理專業工作者清楚知道夢隱含許多潛意識訊息,分享夢可能會透露連自己都尚未覺察的自我,也無從得知自己是否能接納這個未知的自我面向。因此為了化解學生的防衛與抗拒,歐曼的團體在讀夢過程充滿自由、民主,與尊重,且團體帶領者將團體進行的主導權交給揭露最深的夢者,不誘導或強求夢者分享任何私人資訊。出乎預期,這個讓團體有充分安全感的教學方式,反而讓學生更開放深入,瑞典學生反應熱烈,歐曼將工作方法帶回美國,繼續將團體推展到不同專業族群與一般社會大眾,歐曼稱這個團體為“The Experiential Dream Group”。經過三十年來不斷地修正改進,1996年出版本書Appreciating Dreams: A Group Approach,詳細陳述讀夢團體的理論、功能、方法、技巧等,並分享他多年來帶團體與訓練領導者的實務經驗。
讀夢團體中譯名始末
我剛開始在台灣針對社會人士舉辦工作坊時,將“The Experiential Dream Group”翻譯為「夢的賞讀工作坊」,主要目的是希望它通俗易懂,不會讓對夢有興趣的人看到專業的名詞而卻步,不敢報名參加。歐曼曾指出,“Dream Appreciation”(夢的賞讀)比“Dream Interpretation”(夢的解析)更巧妙恰當,他指出:「『解析』讓我覺得是個技術名詞,有較多的應用限制。一個心理分析師能引進他的理論與技巧來解析一個夢,他能『協助』我們的夢,但無論他的解析多麼正確,他不能代替我們賞讀夢。」(Ullman & Zimmerman, 1979, p. 12)“Appreciation”這個字本身在韋伯字典上蘊含多重意義,包括感激、察覺、領會,正確地鑑別,美的欣賞等。「賞讀」的確較能反映夢的寬廣意義與深度,然而,歐曼的小團體運作有很具體明確的結構與進行步驟,每一個步驟背後都有它的原理,我覺得「夢的賞讀工作坊」名稱給人的印象易流於鬆散隨意,不能適當地反應其嚴謹的理論結構與方法,最後還是決定譯為「讀夢團體」。用「讀夢」這個詞來表達英文Dream Work或Appreciating Dream,是因為夢像是夢者的創作品,夢者有他的主體與主觀,但成員在讀的過程,不但試圖在理解這個腳本,同時也有其主觀的想像與創作,夢者可能沒想到自己創造的情節影像會誘發讀夢的人拋出自己原先沒想到的感覺隱喻,做夢的人與讀夢的人在一定的遊戲規則下,各有主體又能相互交流。此外,「讀」本身又是個動詞,可以表達“experiential”(體驗性的)這個字的意涵,它強調團體的經驗性,成員自願提供真實的夢,感受夢對自己與對他人的意義,體驗夢的功用,而不是抽象地談論夢的理論、意義、概念,或對夢的想法等。「讀夢」一詞的原始構思,我要特別感謝好友王派桓先生的創意。
讀夢團體的實務運用
讀夢團體不但適用於助人專業者,訓練其專業能力與自我知識開鑿,也適用於非心理諮商專業人士的潛能開發與情緒療癒。歐曼(2000)指出,當前唯一被社會認可,能夠詮釋夢的場域是在心理治療的情境,也就是我們付費請專家來幫我們解夢,解夢的權利只限於少數專業的心理治療師,可是我們每個人都會做夢,但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心理治療,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到哪裡才能理解我們的夢呢?此外,我們的情緒問題常來自人際關係的過程,因此問題的療癒需要支持性的社會環境,他人的支持與協助是情緒療癒的先要條件。讀夢團體是個小型社會,結構性的團體運作過程自然地讓團體內每個成員成為一個療癒者,參與的人不一定是需要治療的病人,一般對夢有興趣的人都適合在讀夢團體賞讀自己的夢。
鑑於夢對個人、對社會生存的重要性,歐曼致力將讀夢的方法發展到一般社區生活中。小團體讀夢有其治療的基礎,他指出,與身體的療癒不同的是,情緒的療癒不在表面的肌膚,我們情緒障礙起源於人,因此要處理情緒問題,我們需要有助益的社會環境,而團體本身就是一個小型社會。讀夢團體是以學員自己的夢為團體主體,是體驗性、實作性的課程,團體不是「談」或是「研究」夢,而是真正面對一個活的夢,一個來自自己本身或小團體他人的夢。歐曼(Ullman & Zimmerman, 1979)指出,理解夢與現實處境或意識之間的關聯,並不一定要依賴專業心理治療師或精神科醫師的解說,依照他設計的團體過程與遵循簡單的規則,夢可以有效地在一個八到十人非心理專家組成的小團體運作,揭開夢與意識、與過去經驗,及當前處境之間的連結。有人擔心在團體中分享夢,或在同一個社區或社群中分享夢是否有危險,自我揭露原本就是很矛盾,既想看又怕受到傷害,歐曼很清楚這樣的矛盾,因此團體有很多的安全保護規則,只要遵守規則,夢團體是很安全的,對於保密、傷害,與安全方面的議題,讀者也可以參考〈夢的賞讀團體之個人隱私與保密〉一文(汪淑媛,2004)。
歷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家都強調夢對我們生存、心理健康、創造發展等的重要性,但是夢仍沒有得到一般社會的重視,主要原因是因為多數人都沒有與夢溝通的能力,夢很難懂,它有特殊的語言,但在我們的基礎教育過程中,沒有專門課程教導我們認識夢的本質,夢的重要性,更遑論教導我們如何了解自己的夢。如歐曼所說,夢是很自然的自我療癒系統,應該讓每個人認識這個生理系統以及它的功能,進一步可以運用夢幫助我們適應生存。在社會中存活,需要很多的能力,例如要能察覺周圍環境,正確捕捉他人的感受,覺察自己的防衛系統與感覺,以及需要創造力解決問題或改善環境。夢來自潛意識,誠實、自發、又慷慨,不斷地提供我們寶貴的資訊,幫我們做判斷與選擇,是我們一生忠實的伙伴。
後語
每個人都有夢,源源不絕的夢,不能控制地出現在夜間睡眠期間,它不是沒有意義的垃圾,是我們透視自己,掃瞄外在環境的重要窗口,學校應該有課程教導學生如何與自己的夢溝通,善用夢的資源,讀夢團體可以讓學生輕易地學會夢的語言以及表達的方式。此外,由於團體運作規則對夢者的充分尊重,參與的成員通常不自覺地改善自己的傾聽能力,如何問問題取得資訊的技巧,同理能力,以及如何尊重他人的能力。這些能力不僅是專業助人者所應具備,亦是為人師、為人父母者所應具備的基本能力,事實上也是一個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學習絕對不是藉著說教或考試可以獲得,而是讓人有機會在真實安全的情境中體驗與練習。由於規則的保護,讀夢團體提供一個安全環境,讓人可以透過自己的夢、他人的夢、透過團體的力量,深度體會與捕捉夢帶來的訊息。我很期待,讀夢團體在未來不久,不僅能運用於助人專業領域,更能深入學校課程,普遍地運用到台灣的教育系統,人人都有能力運用夢自我教育。
最後,誠摯感謝兩位研究生助理陳姿樺與莊謹鳳同學細心校閱初稿,感謝我的工作單位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提供研究經費,讓我得以研究夢團體課程效能與在助人專業上的運用,感謝所有修過「歐曼讀夢團體理論與實務」的學生以及參與過讀夢團體的成員,而史汀生博士在整個翻譯過程給予的英文協助與許多重要概念的澄清,我對他的感恩更是無法以文字形容。每件事情的完成,都靠著眾多因緣聚成才得以成就,我只是其中的一個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