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imothy E. Wilens著;陳信昭校閱;陳信昭、王璇璣、張巍鐘、蔡盈盈譯
開數:18
頁數:328
ISBN:9577029191
重量:560
出版日期:2006/08/10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lR8KZj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4aEVrV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mLaKkj
書籍介紹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副教授 楊延光推薦~
是否該讓患有情緒或行為問題的孩子服用精神藥物,這可能是父母所面對過最難決定的事情。藥物是否真的有幫助?需要服用多久呢?你的醫師說藥物絕對安全-但是報章雜誌上面提到的過度使用和危險性又該如何說呢?本書可以回答家長經常問到的絕大部分問題,進而幫助家長了解醫師在藥物治療方面的建議,以便為孩子做出最為明智的選擇及決定,成為醫師心目中最佳的合作者。
校閱者簡介
陳信昭
學 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
現 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
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理事兼心理劇小組負責人
台灣遊戲治療學會理事
精神科專科醫師;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
專 長: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之診斷與治療
心理治療實務及督導
心理劇(International Zerka Moreno Institute高級導演訓練合格)
著 作:行為障礙症兒童的技巧訓練(心理)、沙遊治療(心理)
心理劇與創傷(心理)
創傷後壓力障礙症的經驗性治療(心理)等譯著,以及有關兒童青少年精神衛生及心理治療文章數十篇
譯者簡介
王璇璣
學 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畢
現 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精神部第二年住院醫師
張巍鐘
學 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
現 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精神部實習臨床心理師
蔡盈盈
學 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
現 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精神部實習臨床心理師
目錄
第一部 兒童精神藥物──家長須知
第一章 做好準備:充實背景知識
第二章 使用精神藥物前的評估:找出問題的癥結
第三章 診斷與治療計畫:建立幫助孩子的策略
第四章 治療與後續:在孩子的持續照護過程中彼此合作
第二部 常見的兒童期精神疾患
第五章 注意力與干擾行為疾患
第六章 自閉症與廣泛性發展疾患
第七章 情緒疾患
第八章 焦慮相關疾患
第九章 精神分裂症與其他精神病性疾患
第十章 已知為內科與神經科病因的疾患
第十一章 影響兒童與青少年的其他精神衛生問題
第三部 精神藥物
第十二章 用來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疾患的刺激劑與非刺激劑
第十三章 抗憂鬱劑
第十四章 情緒穩定劑
第十五章 抗焦慮藥物
第十六章 降血壓藥物
第十七章 抗精神病藥物
第十八章 用來治療睡眠、尿床及其他問題的藥物
校閱者序
專心投入兒童青少年精神醫療工作已經有十一年半的時間,在門診及病房裡面遇到過各式各樣的精神疾患及問題,包括注意力不足過動疾患、自閉症、憂鬱症、躁鬱症、強迫症、厭食症、兒童虐待、精神病、焦慮症、尿床、創傷後壓力疾患、抽動症、選擇性不語症、分離焦慮症、智能不足、社交畏懼症、拒學症、親子關係問題、行為規範問題……以及其他種種情況。在門診的初診以及後續的複診中,除了需要花費一些時間持續做診斷上的評估及確認之外,常常還要與病童的父母討論到藥物方面的事情。父母對於讓孩子接受藥物治療的反應不一,有些人相當配合,有些人則有諸多疑慮和不安,甚至有些人堅決反對讓孩子服藥。父母心中有著太多的疑問:為什麼需要吃藥?有沒有副作用?需要吃一輩子嗎?會不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呢?怎麼跟孩子說他需要吃藥呢?……如果要回答父母心中的所有這些疑問,醫師即使花費一上午的門診時間來說明大概都還不夠。然而,父母心中的疑慮不除,孩子的治療時程便可能受到影響,將來可能要花費更大的力氣才能彌補,甚至也可能怎麼修補都無法復原。因此,一本詳盡介紹有關兒童及青少年精神藥物治療方面的書籍應是最能補足這個父母需要的缺口了。
這幾年來,我已經相當習慣從網路書店買一些值得參考的書籍來看,也可以這樣說,過去我所翻譯成中文的十多本心理衛生及心理治療專書,幾乎全部都是我從網路書店買回來之後認為很有價值,才決定進一步加以翻譯出來供需要的人參考,本書也不例外。本書是修訂版,其中更新及補足了最近幾年來在兒童及青少年精神藥物治療方面的最新發展和最新藥物,非常值得父母及師長參考。然而,必須澄清的是,本書的最大目的是釐清父母及師長心中對於孩子接受精神藥物治療的疑惑,不是父母用來跟醫師討價還價的工具,也就是說,不能因為在書上看到有新藥上市或是書上提到某種藥物對與孩子同樣的診斷有效,父母就立刻要求醫師更換藥物或採用不同療法,因為每個孩子對藥物的反應不同,對甲非常有效的藥物有可能對乙產生明顯副作用,治療時必須個別裁量才行。況且,在美國有上市的藥物種類及劑型、劑量,在台灣並不一定有;而且,不同國家的保險給付也有很大的不同,醫師在開立處方時也必須通盤考量。因此,父母若是一味堅持書中所寫的療法才是孩子真正的需要,有時反而會破壞醫病關係,我相信這一定不是父母希望見到的事情。
在翻譯本書的過程中,首先感謝璇璣、巍鐘、盈盈的共同努力,使得本書初稿在契約訂定交稿日之前一年就已完成,真多虧了他們的用心。璇璣負責第一、二章,巍鐘和盈盈負責第三、四章,其他部分則由我負責翻譯,也由我負責做最後的校閱及統整工作。對於培植我成長、茁壯的成大醫學中心及精神科部,我要獻上最大的謝意,更感謝部內主任、主治醫師、住院醫師及各科室的同仁們對我的愛護及配合,以及在我無法有更多貢獻時對我的包容及體恤。對於心理出版社林敬堯副總經理的信任以及在出版方面的協助,我也要表達感激之意。最想感激的還是我的妻子碧玲,為了成就我的專業興趣,她延遲了自己的生涯規劃,在我每每於晚上、週末假日留在醫院工作、到外地辦工作坊或參加會議,或是於半夜奮筆疾書時,她都必須留在家裡陪那兩個精力充沛、又喜歡吵嘴的兒子。雖然我常常想要放慢腳步,又屢屢做不到,碧玲卻仍不改支持我的初衷,在此真心感激。
本書雖經多次校稿,疏漏仍難避免,期望各位先進不吝指正。
陳信昭
2006年1月
於台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