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西森著
開數:18
頁數:416
ISBN:9789861914312
重量:680
出版日期:2011/05/11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is.gd/r1WX8Y
📌三民書局:https://is.gd/hhKNp9
📌師大書苑:https://is.gd/KC8bzd
📌誠品網路書店:https://is.gd/wkkUGO
書籍介紹
本書旨在說明團體輔導的理論與實務,包括團體輔導的基本概念、團體的形成與準備、團體領導者與領導技巧、團體方案設計、團體成效評估與專業倫理等,同時兼論述班級經營與彙編團體實務活動。本書從團體動力學的觀點來分析團體輔導的領導與運作,亦即強調「領導-動力-輔導」的功能模式,以協助團體工作者從運用團體變項來激發團體動力,發揮團體諮商與輔導的功能。本書適用於大專院校「團體輔導」、「團體諮商」或「團體工作」等相關課程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徐西森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
美國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諮商與學校心理學研究所學分班
臺灣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
臺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常務理事
高雄市諮商心理師公會常務監事
目錄
CHAPTER 1 團體動力學概要
第一節 認識團體動力學
第二節 團體中的個人行為
第三節 團體中的情境特性
第四節 團體中的統合運作
第五節 團體動力學的應用
CHAPTER 2 團體輔導基本概念
第一節 人與團體
第二節 團體與團體輔導
第三節 團體輔導的內容
第四節 團體發展的過程
第五節 團體輔導、團體諮商與團體心理治療
第六節 團體輔導的運用
CHAPTER 3 團體的形成:成員與準備
第一節 團體形成的背景
第二節 團體計畫的撰寫
第三節 團體成員的選擇
第四節 團體時間、空間的安排
第五節 團體開始的前置作業
CHAPTER 4 團體領導者
第一節 領導的基本理念
第二節 領導者的特質
第三節 領導者的角色與功能
第四節 領導者與協同領導者
第五節 催化員與觀察員
第六節 領導者的養成與訓練
CHAPTER 5 團體領導技巧
第一節 團體溝通網絡
第二節 初層次領導技巧
第三節 高層次領導技巧
第四節 團體事件的處理
CHAPTER 6 團體方案設計
第一節 方案設計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方案設計的一般原則
第三節 團體發展各階段的活動設計
第四節 團體方案與活動設計範例
CHAPTER 7 團體輔導的成效評估
第一節 團體評估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有效與無效的團體
第三節 團體評估的理論模式
第四節 團體成效評估實務
CHAPTER 8 團體輔導的專業倫理
第一節 團體領導者的倫理責任
第二節 團體形成前的倫理問題
第三節 團體過程中的倫理問題
第四節 團體結束後的倫理問題
CHAPTER 9 團體動力與班級經營
第一節 班級經營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動力式的教室管理
第三節 系統性協同輔導模式──學生偏差行為的管理
CHAPTER 10 團體實務活動彙編
第一節 團體輔導與團體活動
第二節 催化性活動彙編
第三節 成長性、訓練性活動彙編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二、英文部分
附錄一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會員自律公約」
附錄二 臺灣輔導與諮商學會「諮商專業倫理守則」
二版序
2001年《心理師法》通過後,促進臺灣地區諮商與心理治療工作的專業化、優質化與多元化的發展,現階段諮商心理師的教、考、訓、用等要項亦成為大學校院諮商心理系所的教育目標與發展方向之一,也是實務工作者必須經常面對的專業挑戰與重要課題。伴隨諮商與心理治療專業的蓬勃發展,專業人士與社會大眾日益重視諮商與心理治療人員的專業素養與工作品質。本書第一版出版於1997年,亦即《心理師法》公佈實施前,當時有鑒於團體輔導工作發展迅速,廣泛的運用在各級學校、社會單位、企業機構與醫療體系等領域,吸引了許許多多諮商專業人員與非專業人士加入此一工作行列,多少有助於「輔導與諮商」理念的推廣與落實;然而,大量非專業人員投入團體輔導、諮商與心理治療的領域,也可能導致此一專業助人工作變質,且易產生被誤用、濫用及違反專業倫理等危機。因此,在多位專家學者與同業同儕的指導、支持之下,個人完成了《團體動力與團體輔導》一書。
本書出版後,獲得許多諮商界與心理學界師長、學者的支持,推介或採用為「團體輔導」、「團體諮商」或「團體工作」等相關課程的參考用書。十多年來,本書第一版已先後十二刷出書,亦於2003年經廣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簡體字版於中國大陸地區發行。此期間,個人專業生涯也有許多重要的經歷與轉變,2000年暑假至美國波士頓麻州大學諮商與學校心理學研究所學分班進修、2004年取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2005年諮商心理師特考及格;在任教服務的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個人從講師升等為副教授、教授,歷任諮商輔導中心主任(2008-2006,1999-1992)、師資培育中心主任(2005-2003)、副教務長(2008)、人文社會學院院長(2011-2008)等職;同時兼任臺灣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2012-2010)、臺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常務理事(2012-2010)、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2012-2010)與高雄市諮商心理師公會常務監事(2011-2009)等職務。伴隨個人更多的專業進修與相關歷練、心理出版社的肯定與支持,以及諮商與心理治療領域研究著作及圖書資訊的日新月異等情況下,在教學、研究、輔導與專兼職行政服務忙碌之餘,仍於2010年3月著手撰寫本書第二版。
本書再版,個人除了彙整近十五年來團體諮商與團體動力學理論與實務上的研究心得及相關經驗,同時參閱一百三十多篇(冊)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圖書著作與研究論文,以更新內容、修訂字辭、採西元紀年、取消英名中譯、用詞統一、增刪圖表與活動方案。由於國內推展團體工作時,經常將「團體輔導」與「團體諮商」二者混淆,本書進一步參考文獻從理論層面說明二者區別之外,也配合實際運用的需要,嘗試以「團體輔導」的觀點及其名稱來撰寫有關團體諮商的內容,未來諮商師教育人員或團體領導者在帶領專業性的「團體諮商」或一般性的團體輔導活動仍適用之。在此,感謝吳秀碧教授、王文秀教授與林家興教授等專業先進的指導與鼓勵,也感謝梁遠如老師提供其帶領團體諮商的方案計畫,更感謝心理出版社林敬堯總編輯、陳文玲編輯與許多同仁的辛勞與支持。最後,衷心期盼諮商與心理治療專業永續發展,專業人員持續精進知能、提升工作品質與增進國民健康。
徐西森 於高雄
二○一一年四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