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an Stewart著;江原麟譯
開數:25
頁數:296
ISBN:9789861911397
重量:400
出版日期:2008/07/04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is.gd/Mb7eVV
📌三民書局:https://is.gd/JoTb4s
📌師大書苑:https://is.gd/1qmOPj
📌誠品網路書店:https://is.gd/5Kuepj
書籍介紹
《交流分析諮商能力發展》這本精簡的工作手冊提供了30項實務建議,有助於執業中的諮商師發展與提升其交流分析諮商的技能。
Ian Stewart在本書中摘要了交流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 TA)關鍵理論與技術之簡介為序曲,繼而提出30項建議,羅列當代交流分析最佳實務應用的關鍵重點。每項建議均反映出新的發現與廣泛的題材,並有實際案例加以說明,同時鼓舞正在受訓和經驗豐富的諮商師,謹慎地反省他們自身的工作,以及如何使其工作更具成效。本書針對某些關鍵領域,如契約訂定、時間架構與歷程模型等,提供讀者亟需的實務指引。
無論對於具備部分諮商與心理治療知識、尚未在此領域擁有廣泛實務知識的練習生,或是已有豐富交流分析實務經驗,希望更加精鍊其實務效能的臨床工作者而言,本書都值得一讀。
作者簡介
江原麟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目前在長庚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臨床心理組進修。江醫師曾於嘉義基督教醫院擔任內科住院醫師,於台北市立療養院精神科完成住院醫師訓練,為合格之精神科專科醫師;現任長庚醫院基隆分院精神科專任主治醫師,與長庚醫院台北分院精神科兼任主治醫師。江醫師與交流分析的淵源包括專業與行政事務兩方面:在專業訓練方面,已完成101基礎課程、202進階課程,以及督導課程,目前則接受執照考試之督導課程;在行政事務方面,則曾經擔任中華溝通分析協會常務監事與協會理事長,目前擔任常務理事。在心理衛生的專業領域上,主要的興趣與專長包括司法精神醫學與心理治療。心理治療方面專注的主題為情緒障礙、人際關係與人格發展等領域;治療採折衷取向,綜合運用精神分析、人本與存在取向(包括交流分析)、認知行為等理論與技術。曾參與《中西醫會診——憂鬱症》(書泉文化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一書寫作,並完成交流分析之譯作:《交流分析諮商》(心理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教室裡的行為管理——交流分析(溝通分析)之應用》(心理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以及《教室裡的行為改善與自尊提升——交流分析(溝通分析)應用之實用指南》(心理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等。
目錄
PART. 1 交流分析的原則
第一篇 交流分析的理論綱要
第一節 自我狀態模型
第二節 交流
第三節 遊戲與扭曲
第四節 腳本
第五節 驅力與歷程模型
第六節 癥結與再決定
第七節 重新定義與漠視
第二篇 交流分析的治療原則
第八節 治療哲學
第九節 契約性方法
第十節 治療方向
第十一節 三個P:允許、保護與能力
第十二節 封閉逃生艙
第十三節 面質
第十四節 「痊癒」的觀念
PART.2 發展交流分析諮商技術的三十種方法
第三篇 首要原則
CHAPTER1 假設「一次會談就治癒」
CHAPTER2 維持對時間架構的覺察
CHAPTER3 排列骨牌
CHAPTER4 設定清楚並具有彈性的界限
CHAPTER5 要求個案草擬目標清單
CHAPTER6 運用簡式問卷分析生命腳本
CHAPTER7 引導個案非例行性地封閉逃生艙
CHAPTER8 以「首頁」形式保留個案紀錄
第四篇 訂定契約
CHAPTER9 區分契約的成果與行動
CHAPTER10 記錄多項成果:成果矩陣
CHAPTER11 確定契約是以感官為基礎
CHAPTER12 引導出可完成的契約
CHAPTER13 腳本改變的指標
CHAPTER14 保持契約的清晰與彈性
CHAPTER15 將契約置於背景脈絡當中
CHAPTER16 藉由形象化來活化契約
第五篇 運用歷程模型
CHAPTER17 成為一位遊刃有餘的「驅力偵探」
CHAPTER18 避免引發驅力
CHAPTER19 分辨六種人格調適型態
CHAPTER20 面質歷程腳本
CHAPTER21 建立並維持接觸:威爾氏序列
CHAPTER22 搭上個案的波長:溝通的五個「頻道」
CHAPTER23 整合:完整的歷程模型
CHAPTER24 順著個案進入歷程模型
第六篇 治療技術
CHAPTER25 促進不適與困惑
CHAPTER26 了解該面質什麼及何時進行面質
CHAPTER27 溫柔地面質
CHAPTER28 對於過去所歸屬的腳本保持洞察
CHAPTER29 處理頭腦裡的聲音
CHAPTER30 如果你分裂了人,請將他們復合
譯者序
初次接觸交流分析(溝通分析)是在1997年,至今已超過十年的時間,由基礎課程到進階課程,歷經了難以言喻的成長歷程。學習交流分析的理論與技術,著實對我在心理衛生臨床與教學工作上有著無可限量的助益。2001至2004年間,我曾經擔任中華溝通分析協會(http://www.ttaa.tw)理事長一職,當時有機會親身接觸交流分析在台推廣的事務性工作,深刻地體會缺乏中文文獻所導致的語言鴻溝,降低了國內學生學習交流分析的動機與學習的成效。當時在一股熱情與責任感的驅使之下,決定在諮商心理治療與教育輔導兩個領域當中,選擇兩本交流分析的實用書籍,進行翻譯的工作,同時並獲得心理出版社的支持,協助版權取得、翻譯、校對與出版發行的事宜。
2004年底,此計畫的第一本翻譯著作《交流分析諮商》順利出版發行,緊接著在2006年與2007年分別有《教室裡的行為管理——交流分析(溝通分析)之應用》與《教室裡的行為改善與自尊提升——交流分析(溝通分析)應用之實用指南》兩本教育輔導領域的譯作出版。在計畫執行的第四年即2008年,很高興最後一本譯作《交流分析諮商能力發展》一書即將順利出版,而我終於可以放下心頭的重擔,輕盈地開步走向另外一段旅程。期望這四本中文譯書確實可以實踐當時的初衷,有助於交流分析在華文世界的發展,也有利於使用中文者的學習。同時期望接下來的我,不再只是致力於精準地翻譯別人的思想,而是可以使用自己的文字語言,表達自己對交流分析的認知、理解與應用的心得。祝福本書的讀者,期望您在交流分析應用的道路上日起有功,後會有期!
江原麟 台灣.基隆 2008.6
Transactional Analyst in Training
部落格網址 http://tw.myblog.yahoo.com/chiang-yuanl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