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金定著
開數:18
頁數:664
ISBN:9789861910345
重量:960
出版日期:2007/08/02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is.gd/cezHot
📌三民書局:https://is.gd/2NCpTE
📌師大書苑:https://is.gd/B4IS0b
📌誠品網路書店:https://is.gd/amXnwR
書籍介紹
本書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闡述適應行為背後機制以說明如何促進青少年發展及適應,以及詳述影響青少年發展及適應之家庭、學校及社會因素。第二部分論及如何協助青少年生理、認知、自我認定、情緒、人格、道德、社會關係等方面之發展。第三部分除了提出輔導青少年適應問題之架構外,並說明如何以此架構分析及輔導青少年自傷、自殺、飆車、藥物濫用、中輟、犯罪、飲食異常、網路成癮等問題。本書適用於父母及以青少年為工作對象者。
作者簡介
陳金定
學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學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輔導學組)
美國University of Kentucky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哲學博士(教育心理學組)
現任:國立體育學院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
諮商心理師
目錄
第一篇 影響青少年發展與適應之機制與因素
第一章 適應與自我調適歷程
第一節 適應與自我調適歷程
第二節 復原性適應與保護性因子
第三節 自我調適歷程與保護性因子
第四節 保護性因子之培養
第二章 青少年發展與適應問題──家庭因素
第一節 家庭功能
第二節 父母之自我分化
第三節 父母婚姻衝突
第四節 父母管教方式
第五節 家庭界限
第六節 親子溝通
第七節 被父母化之子女
第三章 青少年發展與適應問題──學校因素
第一節 教師因素與青少年發展及適應
第二節 課程及學習相關因素與青少年發展及適應
第三節 學校輔導工作與青少年發展及適應
第四節 學校教務工作與青少年發展及適應
第五節 學生事務工作與青少年發展及適應
第四章 青少年發展與適應問題──社會因素
第一節 電腦革命
第二節 物質革命
第三節 教育革命
第四節 家庭革命
第五節 性與性別革命
第六節 暴力革命
第二篇 青少年發展與輔導
第五章 青少年生理發展與輔導
第一節 青少年生理發展問題之一──早熟與晚熟
第二節 青少年生理發展問題之二──性知識與性行為
第三節 青少年生理發展問題之三──身體意象
第四節 青少年生理發展問題之四──肥胖
第六章 青少年認知發展與輔導
第一節 認知發展之意涵
第二節 認知發展之相關理論
第三節 形式運思發展對青少年之影響
第四節 青少年認知發展與輔導
第七章 青少年自我認定發展與輔導
第一節 青少年之自我認定發展
第二節 心理社會理論與青少年自我認定發展
第三節 青少年自我認定發展之歷程
第四節 影響青少年自我認定發展之因素
第五節 青少年自我認定發展與輔導
第八章 青少年情緒發展與輔導
第一節 情緒智力
第二節 青少年情緒發展
第三節 影響青少年情緒發展之因素
第四節 青少年情緒壓力之成因
第五節 青少年情緒發展與輔導
第九章 青少年人格發展與輔導
第一節 青少年人格發展──人格特質
第二節 青少年人格發展──人格類型
第三節 青少年人格發展──自我發展理論
第四節 自我發展階段、人格類型與人格五因素模式之整合
第五節 影響青少年人格發展之因素
第六節 青少年人格發展與輔導
第十章 青少年道德發展與輔導
第一節 道德發展理論
第二節 影響青少年道德發展之因素
第三節 青少年道德發展與輔導
第十一章 青少年社會關係發展與輔導
第一節 青少年之親子關係
第二節 青少年親子關係與輔導
第三節 青少年之同儕關係
第四節 青少年同儕關係與輔導
第五節 青少年之情愛關係
第六節 青少年情愛關係與輔導
第三篇 青少年適應問題與輔導
第十二章 青少年問題形成與輔導歷程
第一節 青少年問題形成之歷程
第二節 青少年問題之輔導模式
第三節 案例應用
第十三章 青少年自傷、自殺問題與輔導
第一節 自傷與自殺行為之差別
第二節 青少年自傷之成因
第三節 青少年自傷問題與輔導
第四節 青少年自殺之成因
第五節 青少年自殺問題與輔導
第十四章 青少年飆車問題與輔導
第一節 飆車之定義
第二節 飆車族之特徵
第三節 青少年飆車之成因
第四節 青少年飆車問題與輔導
第十五章 青少年藥物濫用問題與輔導
第一節 藥物濫用之定義
第二節 青少年濫用之毒品
第三節 國內青少年藥物濫用狀況
第四節 青少年藥物濫用之成因
第五節 青少年藥物濫用之預防
第六節 青少年藥物濫用問題與輔導
第十六章 青少年中輟問題與輔導
第一節 中輟生之定義
第二節 青少年中輟之成因
第三節 青少年中輟經驗之影響
第四節 青少年中輟問題與輔導
第十七章 青少年犯罪問題與輔導
第一節 青少年犯罪之定義
第二節 青少年犯罪行為之發展軌跡
第三節 青少年犯罪之成因
第四節 青少年犯罪問題與輔導
第十八章 青少年飲食異常問題與輔導
第一節 飲食異常之定義與類別
第二節 青少年飲食異常之成因
第三節 青少年飲食異常之發展歷程
第四節 青少年飲食異常問題與輔導
第十九章 青少年網路成癮問題與輔導
第一節 網路成癮之定義
第二節 青少年網路成癮之成因
第三節 青少年網路成癮之歷程
第四節 青少年網路成癮問題與輔導
作者序
在學習及教學的過程中,總不斷自問:書上呈現的各概念間,有何關聯?如何形成有關聯的意義架構?問題與現象的背後機制為何?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才能將知識意義化,使其跟生活連結而成為智慧,並激發進一步的學習動機。
目前市面上青少年心理學或青少年發展相關書籍頗多,內容廣度雖豐富,但深度不夠,學習者容易流於「知其然」的記憶知識,而無法有「知其所以然」的融會貫通。學習者雖然擁有「青少年發展知識」,卻無法將知識實用化,因此,衍生出促進青少年發展之策略,或跟生活連結而成為催化自我成長之工具。這是本書目的之一。
「學生輔導工作」是教師工作之一。目前教育學程課程中,依據教育部頒布之大會考考試範圍,「青少年發展與輔導」領域涉及「青少年發展、諮商理論或學派、輔導倫理、團體輔導、學習輔導、行為輔導、生涯輔導、青少年適應問題診斷與個案研究、心理與教育測驗」,期望未來教師有能力負起輔導學生之重責大任。
但是,在教育部明訂之26教育專業學分中,扣除必修課程後,大會考三大領域課程每一領域分配到之學分數只有3至4學分。因此,學程學生很難從3至4學分中,學習到「青少年發展與輔導」所有科目之精髓,以及形成輔導青少年之架構。即使通過大會考之幸運者,將來到中學任教,仍然不具輔導學生之實力。
就目前任教於中學之教師來說,如何輔導被分配之學生個案,往往是其工作難題之一。或許一些教師曾參加過次數不等之輔導研習,但是無法將零碎片段之知識,組織成有用之輔導架構。因此,教師與受輔學生,雖然花時間、花力氣,但是付出與收穫不成比例,而形成雙方壓力,對彼此感到失望。
本書目的之二,依據相關理論及研究,綜合出一輔導架構,教導未來教師及目前教師,如何從青少年發展之觀點,對青少年問題進行診斷與輔導。
本書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強調重點有二:第一,從青少年本人發展、環境及自我調適歷程,描述青少年適應之機制,並結合目前國內外一股正興起的學術觀點(復原力或保護性因子),談如何促進青少年發展與適應。第二,從理論與國內現況,談家庭、學校及社會三方面如何影響青少年發展及適應。
第二部分,結合理論及國內外研究,談青少年期各方面發展及影響發展之因素,包括青少年生理、認知、自我認定、情緒、人格、道德、社會關係(親子、同儕、情愛關係)等,並且從理論及研究中,提出促進青少年發展之方法。
第三部分,重點有二:第一,依據自我調適歷程、青少年發展理論及輔導理論,綜合形成一輔導架構,作為教師輔導青少年適應問題之參考。第二,闡述常見之青少年問題及其成因,包括自傷、自殺、飆車、藥物濫用、中輟、犯罪、飲食異常、網路成癮,並且依據所提之輔導架構,說明如何進行診斷分析及輔導。
青少年發展與適應問題,必須整合各領域專才,才能理清楚弄明白。因此,文中所述,必然有所缺失,期待有心讀者不吝賜教。最後,感謝心理出版社所有工作人員,讓本書有機會付梓。
陳金定
二○○七年三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