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桂如主編;
林桂如、余雅筑、邱鳳儀、馬英娟、林淑芬、洪右真、陳姵樺、朱家瑩、鄭荃方著;
杜明蓁插圖
重量:610
ISBN:9786267447840
出版日期:2025/8/14
書籍介紹
聽覺口語法是以配戴合適聽能輔具的聽障兒童及其家長為對象,提供聽障兒童及其家庭皆能受益的整合性療育服務,透過鼓勵家長在生活中自然引導孩子學習聆聽和表達豐富的語言,協助聽障兒童發展良好的聽語能力。
本書主要由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專業團隊撰寫而成,內容涵蓋以家庭為中心的聽覺口語法療育、聽能管理和聽覺口語法理論與實務三大範疇,藉由系統地呈現聽覺口語法的要領原則,期待作為閱讀者了解聽覺口語法療育的參考。
主編者簡介
林桂如
現職: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聽語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兼聽覺口語師
學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身心障礙教育研究所碩士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學士
經歷:中原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考選部專技高考命題委員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兼任講師
證照:國民小學教師證書、聽覺口語師認證(CHF)
著作:語言起步走—學前幼兒語言誘發活動書(主編,心理)
帶得走的溝通技巧—聽覺障礙學童溝通修補教學策略手冊(心理)
以家庭為中心的聽覺障礙早期療育—聽覺口語法理論與實務(主編,心理)
一玩就上手—學前兒童口腔動作遊戲活動手冊(心理)
讓他聽清楚說明白—認識聽覺口語法(修訂版)(主編,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E-mail:lesleylin@chfn.org.tw
作者簡介
林桂如
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聽語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兼聽覺口語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身心障礙教育研究所碩士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學士
余雅筑
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教學研發部知識創新總監兼聽覺口語師
中原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
中原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學士
中原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兼任講師;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雅文兒童聽
語文教基金會中文聽覺口語法師資培訓項目專家講師
聽覺口語師認證(CHF)
中華溝通障礙協會、科林聽力保健中心 2012年第八屆模範聽障教師
邱鳳儀
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教學研發部育成發展總監兼聽覺口語師
中原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
樹德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學士
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兼任講師;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中文聽覺口語法師資培訓項目專家講師
聽覺口語師認證(CHF)
中華溝通障礙協會、科林聽力保健中心 2011年第七屆模範聽障教師
馬英娟
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聽能管理部總監兼聽力師
美國薩盧斯大學聽力學博士
紐西蘭奧克蘭大學聽力學研究所碩士
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生命科學系學士
中原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兼任講師、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紐西蘭聽力學會聽力師臨床證書、中華民國聽力師證書
林淑芬
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北區中心聽能管理部兼任資深督導
澳洲昆士蘭大學聽力學研究所文憑
澳洲昆士蘭大學文學士
中華民國聽力師證書
臺灣兒童發展早期療育協會第九屆早療棕櫚獎
洪右真
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聽語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兼研究員
德國美茵茲大學語言學博士
德國馬堡大學語言與溝通學系學士
輔仁大學德語語文學系學士
中原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教育部部定助理教授證書
聽覺口語師認證(CHF)
陳姵樺
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數據發展Data Dev Team研究員
美國丹佛大學研究法與統計學博士
美國北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教育心理學系碩士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學士
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聽覺口語師認證(CHF)
朱家瑩
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聽語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美國堪薩斯大學語言學博士
國立嘉義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語言學碩士
國立嘉義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英語教學學士
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聽覺口語師認證(CHF)
鄭荃方
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南區中心社會服務部主任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學士
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師證書
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2019年第二屆南山醫務社工個人組典範獎、嘉義市政府2017年社會工作人員最佳新秀獎
插圖者簡介
杜明蓁
復興商工美術科學生
得獎:2023兒童少年好Young人物「品德勇氣類」獎、2022總統教育獎、第16屆世界夢—文字書法大賽優選、112學年度新北市特殊展能市長獎
目 次
Part 1 以家庭為中心的聽覺口語法療育
Chapter 1 以家庭為中心之聽覺口語法療育 / 林桂如
第一節 以家庭為中心的聽覺口語法療育模式
第二節 以家庭為中心的聽覺口語法療育團隊與早療效益
第三節 以家庭為中心的聽覺口語法教學實施
Chapter 2 家有聽障兒的支持性服務策略 / 鄭荃方
第一節 家有聽障兒的家庭影響與需求
第二節 聽覺口語法療育團隊提供家有聽障兒的處遇歷程
第三節 聽覺口語法療育團隊之角色及任務
Part 2 聽能管理
Chapter 3 認識聽覺系統和聽力疾病 / 馬英娟
第一節 聽覺系統之解剖生理
第二節 聽力相關疾病
第三節 聽覺發展歷程對聽能創建/復健的影響
Chapter 4 認識嬰幼兒聽力檢查 / 林淑芬
第一節 聽力篩檢
第二節 電生理聽力檢查
第三節 行為聽力檢查
第四節 聽力資訊衛教技巧
Chapter 5 聽覺輔具及聽能管理之應用 / 馬英娟
第一節 助聽器
第二節 人工電子耳
第三節 教室聲學與遠端麥克風系統
第四節 聽能管理於聽語學習之重要性
Part 3 聽覺口語法理論與實務
Chapter 6 聽覺口語法之聽能訓練 / 林桂如
第一節 聽能與兒童發展之關係
第二節 運用聽覺口語法進行聽能訓練的面向
第三節 運用聽覺口語法訓練聽能處理能力的策略
Chapter 7 聽覺口語法之語言教學 / 洪右真
第一節 語言內涵
第二節 兒童語言發展
第三節 聽覺口語法下的語言表現評估與教學策略
Chapter 8 聽覺口語法之說話教學 / 朱家瑩
第一節 發音的生理系統與華語語音的發音機制
第二節 一般聽力兒童的說話發展歷程
第三節 聽力損失對說話發展的影響
第四節 聽覺口語法說話教學評估與策略
Chapter 9 聽覺口語法之認知教學 / 陳姵樺
第一節 Piaget的認知發展階段論
第二節 Vygotsky的認知發展社會歷史理論
第三節 認知發展理論與聽覺口語法
Chapter 10 聽覺口語法之溝通訓練 / 林桂如
第一節 溝通與兒童發展之關係
第二節 運用聽覺口語法進行溝通訓練的內涵
第三節 聽覺口語法教學中的溝通訓練策略
Chapter 11 聽覺口語法之教學評估 / 林桂如
第一節 聽覺口語法教學實務中的評估面向
第二節 常用於聽障兒童學習表現的評估方式
第三節 聽覺口語法教學之評估施行與詮釋
Chapter 12 學前聽障生轉銜至國小普通班之服務 / 林桂如
第一節 聽障學生安置在普通班的現況與影響
第二節 支持聽障學生幼小轉銜計畫之規劃
第三節 學前聽障學生轉銜至國小普通班之因應策略
Chapter 13 聽覺口語法教學服務模式 / 余雅筑
第一節 聽覺口語法的教學模式
第二節 聽覺口語法教學計畫目標制定與教學實例
Chapter 14 聽覺口語師專業認證與發展 / 邱鳳儀、林桂如
第一節 聽覺口語師認證
第二節 聽覺口語師的專業發展
第三節 華語地區聽覺口語法療育的展望
推薦序一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教育理念的不斷創新,如何幫助聽損兒童有效發展語言與溝通能力,並在融合的教育環境中建立完整的社交與學習能力,成為聽障教育與早期療育領域的重要課題。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多年來致力於推廣「聽覺口語法」,此理念強調家庭在聽障兒童療育中的關鍵角色,提升照顧者的能力並強化家庭功能,使家庭成為支持聽損兒童日常學習聽與說的核心力量。聽覺口語法特別注重在自然情境中促進聽語能力的發展,幫助聽損兒童在普通教育與社會環境中具備良好的適應能力。
《以家庭為中心的聽覺障礙早期療育:聽覺口語法理論與實務》第一版面世以來,便深受華語地區的教學者、專業團隊與家長的推崇。基於多年的實務經驗與實證研究成果,雅文基金會的團隊不斷累積與深化專業知識,推出了內容更加豐富的第二版,並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闡述聽覺口語法的理論基礎,結合大量實務案例,為教學者、專業團隊與家長提供了寶貴的指引。
本書以家庭為中心,結合聽覺口語法的核心理念,系統地呈現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包括家庭系統模式與生態系統模式,並透過案例分析,深入探討如何在不同家庭結構與社會文化脈絡中為聽損兒童提供個別化的教育計畫。內容涵蓋從聽能訓練、語言教學、說話訓練到認知與溝通能力的培養,書中提供具體的評估工具與教學策略,方便聽語專業人員及相關領域學習者運用此教學資源。對處於融合教育環境中的聽損兒童,本書提出了許多實用的支持策略,幫助他們更順利地融入普通教育,提升他們在學習與社交互動的成功機會。
此外,本書更強調早期介入的重要性,引用實證研究說明在嬰幼兒時期進行聽語療育對其長期發展的積極影響,這些科學證據不僅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參考,也為實務工作者與家長提供實證本位的訓練策略。書中對於家庭支持、幼小轉銜服務與聽能管理的探討,呈現出特殊教育與醫療體系跨領域整合的系統性觀點。這些內容幫助教學者不僅能深入理解理論,更能有效地應用於實際教學情境中,真正兼具理論和實務的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詳細闡述了家長與專業團隊合作的模式,並提供了具體的操作指引,幫助家長從孩子的主要照顧者,逐步轉變為療育過程中的積極參與者。書中以實證研究為基礎,包含多個實例分析與具體的教學範例,例如「聽覺三明治法」與「支持性情境介入」等策略,為教學者在日常活動中有效促進聽障兒童的聽語能力發展提供具體的實踐方式。
最後,我要向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表達最誠摯的敬意。多年來,基金會不僅致力於推動聽障兒童的教育與療育,更成功將國際先進的聽語療育理念本土化,建立了「華語聽覺口語法」的完整體系。這些努力讓更多家庭看見希望,也幫助更多聽損兒童步入聲音與語言的世界,開啟嶄新的未來。
國立屏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大武山學院前院長
黃玉枝 謹識
2024年12月30日
推薦序二
在聽障教育領域,雅文幾乎就是聽覺口語法的代名詞。
記得讀高師大特教碩士班時,我的指導教授小娟老師就安排我到雅文見習,這是我與聽覺口語法的初次相遇。印象很深刻的是,雅文有間教室,整間都擺滿整齊的玩具。老師們上課前,會推著空籃子進到玩具間,再按照教案的活動需要,選擇各式各樣的玩具,然後就推著整籃玩具進教室,面帶笑容地開啟有趣好玩的一堂聽覺口語法課程。
教室裡坐著的不只是聽損小朋友,還有小朋友的媽媽或爸爸,他們專心看著老師如何與孩子互動,有時候加入遊戲的活動,有時候得模仿老師的說話方式和孩子對話,非常忙碌但眼神充滿希望。
對當時的我來說,聽覺口語法就是在遊戲中教學,而且很重視家長的參與,特別是要教會家長怎麼和聽損孩子積極對話。但是到底要如何協助家長有能力和孩子積極對話?如何讓孩子積極聆聽?在短短的見習經驗中,我是看不到門道的,這一直是我的遺憾。
後來,我看到了這本《以家庭為中心的聽覺障礙早期療育:聽覺口語法理論與實務》時,便迫不及待看完,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真是聽覺口語法的武功秘笈啊!它不僅僅是一部專業的教學指南,更是一份充滿關懷與希望的禮物,為家長、教育者與專業人員提供了實用的工具與清晰的方向。
本書的最大特色在於其「以家庭為中心」的理念。它強調家庭在聽損兒童療育過程中的核心角色,邀請家長參與孩子的語言學習與聽能訓練,並將這些學習融入日常生活。這種以家庭為本的模式,突破了傳統的療育界限,不僅幫助孩子提升聽覺與口語能力,更促進了親子之間的深度互動,為家庭帶來更多溫暖與信心。
本書的另一大特色就是作者群的教學功力深厚和研究經驗豐富。他們都是從事多年聽覺口語法教學與研究的雅文聽覺口語師或是研究員。因此這本書有理論,更有清楚的教學說明、範例和案例,兼具學術深度與實踐價值。此外,書中附錄的教學資源,亦為讀者提供了寶貴的參考。感謝作者群在繁忙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中,願意花費心力,無私分享多年的智慧。
在此,我誠摯地邀請您翻開這本書,踏上一段學習的旅程,讓自己成為聽障兒童的成長路上,那個有能力陪伴他/她的貴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
劉秀丹 謹識
2024年12月31日
主編二版序
「聽覺口語法」是以配戴合適聽覺輔具的聽障兒童及其家長為對象,藉由提供聽障兒童及其家庭皆能受益的整合性療育服務,鼓勵家長在生活中自然引導孩子學習聆聽和表達存在於視覺線索外的豐富語言,協助這群孩子及其家庭過著正常化的生活。
《以家庭為中心的聽覺障礙早期療育:聽覺口語法理論與實務》一書於2014年8月出版後,曾於2016年3月再刷,僅做小修。此次再版,做了較大幅度的修訂,主要是有鑑於在福利思維與科技躍進下,聽覺口語法教學與療育服務也隨之與時俱進的考量。本書由雅文基金會的聽語團隊協力撰寫,共計14章,內容涵蓋以家庭為中心的聽覺口語法療育、聽能管理和聽覺口語法理論與實務三大範疇。藉由系統地呈現聽覺口語法的要領原則,期望能提供有興趣修讀聽覺口語法學程的學生及相關的聽語療育工作者參考。
自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引進聽覺口語法迄今,除了服務超過數千位臺灣的聽障兒童及其家庭,在2004年於中原大學特教系成立聽覺口語法學程(2013年更名為聽覺口語就業學程)後,更積極投入培育學理及臨床實務兼備的聽覺口語法療育專業人才,並致力於提升整體聽障兒童專業服務品質。
本書付梓之際,誠摯感謝中原大學特教系與醫工系、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的支持,是這股力量敦促雅文團隊不斷前行。同時,感謝雅文的大朋友明蓁無償協助手繪插圖、心理出版社林敬堯總編輯的支持和文玲編輯的細心校對,在此深表謝忱。最後,感謝在聽障教學工作中相遇的學生、家長和夥伴,以及曾在學習與寫作的過程中帶給我啟發的鈕文英教授、蔡昆瀛教授,感謝您們的教誨,讓我在無垠的學海與實務工作中,觸發我對學習的渴望與保有初心。全書版稅將作為雅文基金會公益之用;內容上如有疏漏,也期盼各方先進不吝指教。
林桂如 謹識
2025年5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