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ony Osgood著;曾進興譯
開數:18
頁數:224
ISBN:9786267178966
重量:390
出版日期:2024/1/15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Wx8ZAk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vaKjKe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vaKjGL
📌墊腳石購物網:https://reurl.cc/gGnjxb
書籍介紹
Osgood說,「挑戰行為通常意味著當事人正在過著艱困的生活」,這正是貫穿這本好書的主題,鼓勵我們把生活品質當作支持工作裡頭不可或缺的原點。
Anne MacDonald博士,格拉斯哥大學健康與福祉研究所
每個心智障礙或自閉症者的支持者都應該讀讀這本書。
Rose Iovannone, PhD, BCBA-D,南佛羅里達大學助理研究教授
這本非常實用的書,是一本容易閱讀又接地氣的工具書,主題是心智障礙者(含自閉症者)的挑戰行為。本書指出挑戰行為具有溝通的意涵,也透露出潛藏的感官或環境的問題。貫穿本書的一個焦點是當事人本位的觀點,也提供給家人、支持者、專業人員許多忠告和策略。
本書筆調隨和、實話實說、不賣弄術語,是家長、心智障礙者的支持者,及專業人員人人必備的一本書。
作者簡介
Tony Osgood最近退休了,最後一個職位是坎特大學太札中心心智障礙學系高級講師。2004到2019年期間,他在大學本科和研究所任教,科目有:挑戰行為、當事人本位方案、正向行為支持等。從事學術工作之前,他在國家衛生部心理服務處任職,也曾經在非政府組織擔任主管和基層支持者。現在專職擔任顧問並寫作。
Tony在心智障礙、自閉症、心理衛生、肢體障礙等部門工作了30年。他寫了很多易於理解的文章,在英國各地教學,並且擔任國際研討會的講員。
Tony高大、蓄鬍子、已婚、有四子,不過這都與本書的內容無關。
可造訪http://tonyosgood.com,以獲取更多訊息。
譯者簡介
曾進興,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語言病理學博士,曾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聽力學與語言治療研究所教授、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語言治療系教授、台灣智青之友協會理事長。
目 次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權利宣言
第三章 協力合作或各行其是?
第四章 怪異的溝通:行為就算糟透了仍是有跡可循
第五章 房間裡的大象:當事人本位的服務
第六章 探究故事原委
第七章 在場協力的支持策略
第八章 事情出錯時怎麼辦
第九章 人們教會我什麼
第十章 尾聲:我怎麼看自閉症?
參考文獻
名詞索引
推薦序一
正向行為支持引領我們擁有新的眼光看待行為
鈕文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退休教師)
感謝曾進興老師邀約寫推薦序,讓我有機會搶先拜讀這本譯著《心智障礙者的正向行為支持:處理挑戰行為的實務策略》。這本書呼應了我對正向行為支持的信念——提供用愛理解、用話鼓勵和用對方法,以處理心智障礙者挑戰行為的正向思考、語言和行動,作者以案例故事帶領我們:經歷「心智障礙者正向行為支持」的一趟旅行。
「用愛理解」是指支持者將自己視為初學者,以心智障礙者為中心,深度傾聽和置身理解他們挑戰行為背後的溝通意義、原因與功能。用愛理解可以幫助支持者轉念,用正向思考看待挑戰行為,感覺和作法就開始改變。「evil(邪惡)」倒過來看是「live(生活)」,心智障礙者會出現令人不悅的挑戰行為,是在面對他們生活中遭遇的難題;設身處地思考:如果我們處於他們的情境,會出現什麼樣的情緒行為。
在「用愛理解」後,「用話鼓勵」是指以理解的語言,同理地反映心智障礙者的情緒,不要急著說教。或是跟他們爭是非,進行對錯的批判;一旦重新連結情感,他們能感受到被理解、被傾聽時,才有可能接受支持者正向行為的引導。再者,正向行為支持是「蜜蜂」的思維,支持者提供心智障礙者表現適當行為的機會,而後在他們表現出來時給予鼓勵。
「用對方法」是指,正向行為支持因應挑戰行為的觀點不是消除,而是轉化,轉化的概念為,從心智障礙者的挑戰行為中,看到他們的特質和優勢,配合時機和情境,轉化成符合他們需求和行為功能的適合方式。除此,讓支持策略可以藉由像「馬賽克」般的多元管道直指挑戰行為的核心,而此支持策略不是亡羊補牢,而是以「追本溯源」為基礎,採取「洞燭機先、防患未然」的作法,預防挑戰行為的出現;運用「環境教化」的方式,改變生態環境以帶動行為的改變;藉由「未雨綢繆、種樹成蔭」的管道,教導心智障礙者以正向行為替代行為問題;透過「引果導效」的策略,重新安排行為的後果,使挑戰行為無效,而讓正向行為有效,能達到其需求與功能。最後達到的目標不只在減少挑戰行為,更重要的是增加正向行為,提高生活品質,讓心智障礙者成為有喜樂、價值和希望「三H」的人。
正向行為支持是藥方,而不是湯頭。作者也提醒服務方案提供者宜掌握正向行為支持背後的價值觀,否則就變成「新瓶裝舊酒」了。正如Proust所云:「真實的發現之旅不在於找尋到新的景觀,而在於擁有新的眼光。」(引自Switlick, 1997, p.229)。正向行為支持引領服務方案提供者擁有新的眼光看待挑戰行為,內化成為服務的哲學。Carr等人(2002, p.6)即表示:「科學告訴我們如何改變,而價值觀告訴我們什麼值得改變。」正向行為支持結合價值體系和科學技術於一體,「用愛理解」是它背後的價值體系,「用話鼓勵」和「用對方法」是它運用科學技術。最後,期待以這篇推薦序,能讓更多人認識與執行正向行為支持。
推薦序二
張文嬿(第一行為工作室資深行為輔導員)
這是一本寫進心坎裡的行為書。
這是一本教人手法——技術、技巧與心法——態度、價值的行為書。在台灣,陸續拜讀學者前輩們正向行為支持的結晶,二十餘年來,我戰兢匍匐前行在行為輔導的道路上。
如今,原著東尼奧斯古(Tony Osgood)將經歷多年正向行為支持實務現況栩栩如繪於書,更將形而上態度與價值的心法,透過懇實幽默的反思,提出具體可行的實踐。
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每一章每一節持續湧出共鳴的讚嘆。
第一章引言,「……人們只在意他做了什麼,至於他的感受如何並不重要……」作者開門見山的說出行為工作「將心比心」的心法正待加強。「……我們只記錄他們的行為、大便和服藥的情形;我們不會想去記錄他們的孤獨感和心痛。」,棒喝在實務工作的我,應謙卑校準,看在專業團隊眼裡的行為與事實,更重要的是共同體悟服務對象與家庭背後的感受與想法。
第二章權利宣言,提醒行為工作者將自己可能傷人的「專業」降到最低,尤其是文末「別做錯事的宣言」猶如暮鼓晨鐘,當中有一條「讓人覺得自己很糟糕是錯的」讓我想到腦科學進步的今日,鏡像(mirror image)正在審判著專業工作者面對服務對象和家庭的那張臉。
第三章提到協力合作,作者用家長的觀點給行為支持者一封情辭懇切的信,文中有如網路酸民的誠實,希望可以「酸」醒自以為有辦法的行為支持專業工作者。
第四章怪異的溝通,作者藉著文章「吶喊」,被稱為挑戰的行為正在溝通,行為支持的你我「聽見了嗎?」,小心責怪服務對象或家庭溝通的方式怪異,篇章中有一大段強調「別失去你的人性」,緊接著「保持你的人性」。別以為這兩者是在換句話說,前者提醒讀者千萬別做的事;後者則是身為一個人應該要做的事,而在要做的事中值得牢記的是「記住,關係很重要」,讀文至此,我雀躍的當場想跟作者來個Give me five.,因為這跟第一行為工作室這幾年力推的「關係照護」(relationship care)不約而同。
第五章房間裡的大象,指的是人人明顯可見的難題,由於現實考量大家選擇視而不見。前面陳述的是服務現況,而化解的策略正是「當事人本位」與「關係和諧」,別急著說這是基本服務原則,大家老生常談,等看了這章節才有機會重新面對早該調整的想法或態度。 第六章探究故事原委,提醒行為工作介入的重點,不是只在減少行為問題,這是見樹不見林,反倒是要把支持的目標放在改善服務對象及其家庭的生活品質,章節中利用不同服務對象的例子,將可具體執行的策略詳細陳明。在一連串的策略裡,作者不忘初衷的又再次提醒「讓人性得到滋養」,強調善用「熱情」,達到「人性化」是正向行為支持的核心原則。從第四章以來,作者不斷用機器人與人類做比喻,非常生動的讓讀者檢視自己在工作中的細節,兩者間最大的差別則是在「熱情」。
第七章在場協力的支持策略,這一章建立替代行為正是PBS接納標的行為的溝通,更承認行為功能的存在與意義,進而利用行為策略,建立功能相同且利己利人適當的替代行為。
除了上述的替代行為,作者更提供了預防誘發行為問題的建議,其中「讓房子成為家」讓人印象深刻,提供了具體可行降低衝突的方法,而在行為培訓中調整環境因素(調整環境中的人、事、物)的秘笈清楚可見。
第八章事情出錯時怎麼辦,本章誠實的面對,即使用對手法及心法,仍會有出錯或不盡理想的情況出現,行為工作者惟有面對才有機會修復,包括服務對象本身、家庭與工作人員間的關係。作者甚至勇敢的在「道歉」這段敘述中坦白,自己也曾情緒失控幾十次,這真是行為工作者要學習的典範,當然不是刻意學習情緒失控,而是學習覺察自己的情緒、面對、調節並負責。
第九章人們教會我什麼,這是一章老師傅對同業無私的叮嚀,他教導真正做事的人六個具體實際可執行的步驟,作者亦在文中提到他的家庭工作經驗,「知道」正向行為支持不代表就是「做到」,當中再一次令我想與作者擊掌的包括「聚焦在當事人會做的事,不要因為他不會做而懲罰他」。
第十章尾聲:我怎麼看自閉症?作者用小說流暢的筆法,寫出目前對自閉症的說法,而同時也把自己的「人」觀放入這些看法裡。 閱讀《心智障礙者的正向行為支持:處理挑戰行為的實務策略》的中文翻譯,我深深感謝曾老師翻譯了這本寫了十年的行為大著,透過老師翻譯的支持,我自己也親身經歷越過語言藩籬,與原著的理念心心相印。
如果您已經在生活中讀過或還未讀過正向行為支持的書籍,我誠懇的向您推薦,這是一本值得用生命咀嚼的行為書。
譯者序
1.難搞的挑戰行為
要把一件複雜的事說得清楚,不容易。要把它說得讓人聽得懂,更難。不僅聽得懂,還聽得進去,那就難上加難了。幾乎做不到的,應該就是聽得進去,也願意照著做。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想法、經驗,對於複雜的、又充滿情緒反應的議題,要心平氣和地聽,還能理性地想,或許已經是到了強人所難的地步了。這本Tony Osgood的書(《心智障礙者的正向行為支持:處理挑戰行為的實務策略》)的主題應該就屬於最後這個類別的。讀這本書一定會引起許多不同的情緒反應,在這裡先跟大家打個預防針。
其實心智障礙者(包括自閉症者)的需要跟大家一樣,但是種種的原因,讓這群人較易出現挑戰行為。他本人、他的家庭、他周圍的人受到的影響,從輕微到嚴重,甚至痛苦難當,不在少數。
挑戰行為不受歡迎,不被理解,而最簡單也最懶惰的解釋是「故意使壞」。跟著而來的對付辦法,最簡單的就是「給他一些顏色瞧瞧」——不打不成器;棒頭出孝子。
然而,所有用過這個解釋、這個辦法的家長、照顧者、支持者,早就明白,打罵絕對行不通,古老的三字經(教不嚴,師之過)毫無助益。但是,他們有些人仍然持續不斷地重複既古老又本能的打罵教育,只盼望某一天神蹟會出現,讓大家真的好好過日子…… 難道家長、照顧者、支持者都要面對這種束手無策的宿命嗎?
日出日落,潮汐變化,月圓月缺,這些都是自然的規律,大家習以為常,不會覺得有什麼意外。自然現象當中也有讓人害怕恐懼的,甚至束手無策的災害。面對那些無法避免的自然災害,人類的自處之道,就是去了解、預防,或者是災後重建。你不會因為這些災害而火冒三丈,也不會只顧著生氣,而不做適切的預防或重建。
然而,面對家人或受照顧者的失控(挑戰)行為,我們卻很容易失去理智,不但不去了解原因,也不想事先防範、事後補救。我們像一個巨大的嬰孩,用最本能的方式,以牙還牙,以暴制暴。
我們誤解了三字經所謂的「教不嚴」真正意思,我猜原始作者未必有嚴格的打罵教育之意,其實可能較貼切的翻譯是「嚴謹的對待」。「嚴謹的對待」的意思隨著時代人類知識的進步,應該就是這本書所謂的「正向支持」。
2.行為:改變、分析、支持
有些人想到正向行為支持,就想到「行為改變技術」。1978年左右,我還是台灣師大教育心理系的學生,我修了一門陳榮華教授的課,就叫做行為改變技術。我還記得老師那本書薄得可憐,我相信是台灣最早介紹這門學問的書。(如果沒有記錯的話,老師那本書就是由他自己的「行為科學社」出版的——想想出版社的名字吧。)
1960年代開始,心理學家當中最當紅的,就是以老鼠學習實驗著名的行為學派,例如華生、史金納,這些赫赫有名的心理學家,每個念心理學的學生都「認識」他們,不,或許應該說「聽過」他們。他們的研究結果後來都應用到人類行為之上。
行為的改變,從無到有叫做技能學習,從有到無叫做行為矯正。所以,這門學問就被特殊教育、心理治療拿去大大的發揚光大了。後來,這個學問越來越複雜、書本越來越厚,目前在美國有一門學問叫做「應用行為分析」——就是ABA,其實就是行為改變的現代版。
這個學問不好念,裡面充滿了專家的術語,讀起來詰屈聱牙,連我這種念過實驗心理學的人,對於那些厚的不像話的教科書都望而卻步了,更別說是一般人了。好在台灣目前有許多年輕的學者,都懂這門學問,跟當年我們念書的時候,教這門課的人全台灣屈指可數的情形,早就不可同日而語。
行為學派的資料完全由做實驗來的,所以早期,行為心理學就等於實驗心理學。到了1980年代,時代的風潮又改變了,所以,我到台大念實驗心理學時,已經不念行為主義了,也不做老鼠的學習實驗了。我的碩士論文實驗,沒有走迷宮的老鼠、沒有外顯行為的測量,卻只有腦袋瓜裡的內在過程,叫做認知。(當年電腦革命才開始,人腦被比擬成「資訊處理機」,所以腦袋瓜的工作就叫做「人類資訊處理」。)
這不重要,要緊的是,行為學派很重視實驗,跟我的碩士論文用的方法是一樣的。簡單地說,就是看看某個因素會不會造成有意義的影響。譬如說,每天跑兩公里會讓心跳數降低。做實驗就可以驗證,讓實驗組的人每天跑,控制組的人不跑步,也不做運動。一開始先量兩組的心跳,沒有差異之後才可以進行。這樣做了半年,再量量看,兩組的心跳是否有差異。假如實驗組的平均心跳數確實低於控制組,那麼我們就說,跑步這個「因」素確實會對心跳產生效「果」。
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在推論上,一定要注意實驗組與控制組心跳的差異確實來自有無跑步這個因素。但是也有可能實驗組的人為了每天跑步,就早睡養精神,所以有可能他的睡眠時間多過控制組。假設實驗組每個人睡眠的時間都多過另外一組,這是系統性的干擾變項,產生了結果解釋上的困難。究竟是每天跑步還是睡眠時間比較長影響了心跳?
我提到應用行為分析的基礎來自實驗心理學,實驗心理學講求客觀的測量、嚴謹的因果推論。你以為你做了A才導致B,說不定有別的因素C的干擾。你說,那麼我們就必須很嚴謹地排除其他變項的影響,才能下結論。是的,要點是謹慎處理資料,謹慎應用資料。
以前念資訊處理概論,第一課就說:Garbage in, garbage out(垃圾進,垃圾出)你不要以為所有的資料都是金子,以前我做實驗的經驗告訴我,很多資料洋洋灑灑,卻是不折不扣的garbage。這下子,讀者要慌了 難不成要先去念實驗心理學才能讀這本書?No,我只是提醒你,資料的蒐集一定要嚴謹。
另外,應用行為分析大量的資料來自於時間系列的研究,或者叫做「單一受試者實驗法」。這種研究在因果關係的推論上,難度更高,因為自己與自己比,比的是自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這裡存在太多不易排除的干擾變項了。
再者,人類行為很複雜,差異性又很大。同樣是自傷行為,某甲的前因後果和某乙的可能相同,也可能南轅北轍。同樣一個人,情境不同,挑戰行為產生的原因有可能不同。應用行為分析來自實驗心理學,實驗心理學要求客觀公正,不要讓自己的偏見蒙蔽了眼睛。
這門學科給我們的寶貴資產,就是科學精神。有時明明數字說的是東,蒐集資料的人卻硬凹說不是東,他相信是西;問他為什麼,他說不出道理來,只說西就對了嘛。我問他,那麼你幹嘛蒐集資料呢?要不就是你的數字不正確。他對此只是聳聳肩,心裡想什麼,只能用猜的。
你說我又不是要哪個博士學位,幹嘛這麼囉嗦。是的,在實務工作上,很難去處理這樣的問題,我只是提醒你,很多因果關係都只是假設而已。千萬不要固執己見,還是要讓證據說話。讓證據說話不容易,很多人寧可把頭埋在沙子里,也不肯抬頭看看現實的證據。如果說應用行為分析有什麼貢獻的話,他提出的證據客觀又詳實,真的對於問題的解決大有助益。
3.正向:人性的價值
應用行為分析只是本書主題正向行為支持的一個支柱而已。如果應用行為分析這麼好用的話,我們就不必拿什麼正向行為支持的說法來讓你七葷八素。就如本書的作者所說的,正向支持的要點就是正向,什麼是正向?認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體,都有尊嚴,都應獲得有尊嚴的對待,這就是人性的價值。
人性的價值是什麼,在心智障礙者來說,不只是把人放在一個地方,讓他安全就算了。我常常打個比方讓大家了解,如果你老了,如果你失智了,如果你失能了,人家可能怎樣對待你?
一群人說話的時候,雖然跟你同在,雖然是討論你的問題,卻不是對著你說話,卻大剌剌地說你如何又如何。你雖然存在,卻好像不被看見。當他們為你安排作息時,從來不問你的意見,卻裝作一副懂你的樣子,明明你不喜歡五點洗澡,卻硬要在那個時候洗澡;明明你不喜歡唱卡拉OK,卻說唱歌有助於心理健康;明明你不喜歡坐在輪椅上跳倫巴,卻以專家的口吻說運動有益於身體健康。總之,所有你不喜歡的事,他們都以「為你好」的名義強加在你的作息上面。
你提出抗議,沒有人理會,因為你失能、因為你失智、因為你不會為你自己做主張。默默的抗議得不到回應,於是你用力地抗議,大便在床上,吃飯時摔落碗,這下終於有人注意到你了。
這次他們的回應是:你是故意的,或者你病情惡化了(你是無知的),雖然你發出的信息,他們也聽見了,可是他們還是沒搞懂你的意思,而且也不想搞懂。
你說,我的訴求很簡單,只是讓我有我的生活,有我的選擇,有我的尊嚴,這樣很困難嗎?大便在床上、吃飯摔落碗,很大聲,在他們眼裡是所謂的挑戰行為,在你來看,只是升級的抗議而已。然而,你的抗議沒有被聽到,卻是你進一步沉淪的罪證。你心裡吶喊,我不過是要奪回我的生活罷了。其實,稍微用心一點的人,都看得出來。只是照顧者習慣用管理者的態度來對待你罷了。
在這本書當中,作者把這群聽不見抗議的管理者叫做「機器人」,道理不難想見。
4.上游救人
這本小書討論心智障礙者的「挑戰行為」(如打人、自傷、破壞),作者是一名有30年實務工作經驗的英國人Tony Osgood,全書的用語平易近人,有時還十分犀利辛辣。最重要的是,他有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字裡行間流露出對於目前心智障礙者惡劣處境的不捨之情。
我之所以想要翻譯這本書,是因為目前我們協會正好在做政府委託的「正向行為支持」方案。他說的每一個字,都跟我們的服務現場緊密地扣在一起。他的嘆息、他的讚美、他的怒吼、他的說理,我都真實地感受到了。
這不只是一本學理的書,也是一本教導的書,在很多層面來看,更是一種社會批判的書。其實有一種深層的無力感,貫穿了作者的思路,表現在每個章節的字裡行間。(我們都有那種無力感……)
作者在書中引述了「下游救人,上游丟包」的故事,說明這個工作的困境:
有一個人在河邊散步,聽見救命的聲音。他就跳水救人並為他做了人工呼吸。這時候,又聽見救命的聲音,又下去把第二個人拉上來。這個過程不斷地重複,所以施救者很納悶,決定走到上游去看看,究竟是誰一直把人丟了下來。
我們現在所做的「行為支持」就是下游救人的工作,做得很氣餒,因為上游不斷把人丟下來。上游不解決,下游的救人工作事倍功半。
在接這個方案之前,協會早就有了假日的「友伴支持」團體活動,長達20年。四年前又開辦了週間上午的「自立生活學園」方案。無論是假日的還是週間的,這些活動都是為了豐富心智障礙成人的「社會生活」,降低社會孤立所帶來的問題。
心智障礙者如同一般人,都需要豐富的社會生活。前提是,被看見、被聽見、被尊重、有選擇、可自主。化簡成一個短句,就是:
——當他是成人對待。
——什麼意思?
——就是被看見、被聽見、被尊重、有選擇、可自主嘛;還有,+ N……。
——等等,你的意思是他可以交異性朋友,甚至結婚?
——Why not?
不過,我還不急著說這塊。這裡不能長篇大論,我只要舉例說明:這五個條件不如想像中的容易,你就知道,路還很長。
——被看見:你問你自己,當智青和家長一道來辦公室報名參加活動,請問你對著(看著)誰說話?(八成對著媽媽發問吧;誒,他不是成人嗎?)
——被聽見:他說他要參加桌遊班,媽媽搶著說那沒有用,還是參加人際關係班好了。這時,請問你聽誰的?(八成是媽媽吧?)
——被尊重:當智青辯解說,誰說桌遊沒用,起碼它可以訓練敏捷性。媽媽打斷他,說你知道什麼,難道我不知道你愛玩嗎?當眾罵孩子,好像他是塑膠人。(每天都發生的「小事」。)
——有選擇:上課時智青覺得很無聊,就起身走到廚房,媽媽看到了,跑過來斥責他:乖乖回去上課,交錢不是讓你來這裡偷懶……(媽媽您參加社團活動時會不會在無聊時走出來透透氣?)
——可自主:很多時候智青無法搭乘公車或捷運來協會,問起來,其實是家長一直接送成習慣,從來沒把自主搭車當作一回事。(「沒關係,我們可以接送——」唉!其實還有很多、很多這類生活技能呢!)
當他是成人對待,容易嗎?
你看,這句話被認為是高不可攀的理想。不管幾歲,這些智青永遠被當成小孩子(XX兒……)。既然是小孩子,你會把他當一回事嗎?前面那五個前提幾乎都破功了。我的感想是,家庭、學校、職場、機構,甚至政府單位,大部分都不明白那句話的意思。說白一點,大家一直在上游製造問題,把人丟到河裡去……(我也是「大家」之一。)
5.重新啟航
有許多智青會在緊張的時候自言自語,仔細聽他說話的內容,就好像是某個長輩附體上身,「不要大聲說話,要安靜;不要拿人家的東西,要說對不起;我是壞小孩,以後不會了;管好自己的事,深呼吸,不要打人,不要罵人;……」然後深吸口氣,看看四周,突然臉漲得很紅,先是很小聲,然後一鼓作氣大聲地連說三次「幹XX,幹XX,幹XX 」然後(很得意地)快跑離開現場。
這個時代,是比聲量的時代,或者比說話大聲的時代。然而,心智障礙者就算大聲說三字經一千次,也沒有人會把它當真,只覺得他「沒教養」、他「有病」,再不然就是「原諒他吧」,然後指著自己的頭,暗示他的「腦袋有問題」。而他大聲咒罵背後的原因從來不被聽見。旁邊的人還自以為很仁慈,先是敷衍旁觀者,再來敷衍他,然後一切回歸原狀,over。天下太平。
這就是我說的,當他是成人對待,有多麼難。
你說,聽你——,的確,不必聽我。不過聽聽這位有30年行為支持經歷的Osgood先生的話,或許有些不同的想法吧!
好了,言歸正傳,現在就請你們享受這一趟知性感性兼具的三溫暖旅程吧。
曾進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