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民寧著
開數:18
頁數:392
ISBN:9789861912936
重量:660
出版日期:2009/09/10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oZ47WD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Z1qWRa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6LYQVb
書籍介紹
試題反應理論是當代心理計量學主流理論,係從試題作答反應(item response)觀點,來探索與分析測驗等化、題庫建置、測驗編製、電腦化適性測驗、差異試題功能、其他測驗應用等議題,有別於以整份測驗作答反應(test response)角度立論的古典測驗理論內涵。本書從IRT的基本概念與假設談起,逐步介紹各種常見模型,再談模型下的參數估計與適配度檢定問題,及IRT的特色——訊息函數概念,並簡介四種通用的電腦程式,可作為主修心理計量學者之基礎教科書。
作者簡介
余民寧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學士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碩士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哲學博士(主修心理計量學)
經歷:考試院考選部試題研究諮詢委員、典試委員、命題暨閱卷委員
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編審委員、執行主編
《教育學刊》(TSSCI期刊)編審委員
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考試」命題委員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研究發展小組—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研修小組委員
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TASA資料庫」工作推動委員會核心委員
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TASA資料庫建置試題研發暨統計分析組組長
國科會人文處教育學門專題研究申請案初審及複審委員
國科會表揚傑出科學及技術人才審查小組委員
《當代教育研究》季刊(TSSCI期刊)編審委員
中國測驗學會理事長
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學刊》(TSSCI期刊)主編
加拿大卑詩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訪問學者
教育部公費留學考試命題及閱卷委員、短期研究人員書面審查委員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TSSCI期刊)主編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教師研習中心主任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附設實驗學校校長
現職:國立政治大學特聘教授兼教育學院副院長暨教育學系系主任
著作:《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三民)(1995)
《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台北:心理)(1997)
《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台北:商鼎)(1997)
《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第二版)(台北:心理)(2002)
《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增訂二版)(台北:三民)(2005)
《潛在變項模式—SIMPLIS的應用》(台北:高等教育)(2006)
相關學術論文數十篇,參見網頁:http://www3.nccu.edu.tw/~mnyu/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心理計量學
第二節 測驗理論的分類
第三節 IRT的發展簡史
第四節 本書結構與導讀
理論篇
第二章 IRT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試題
第二節 測驗分數
第三節 試題特徵曲線
第四節 IRT的基本假設
第五節 IRT的特色
第三章 IRT的各種模式
第一節 二元化計分的單向度IRT模式
第二節 多元化計分的單向度IRT模式
第三節 其他類型的單向度IRT模式
第四章 能力參數的估計
第一節 基本概念
第二節 能力參數的估計
第三節 能力分數與能力量尺
第四節 能力量尺的轉換
第五章 試題參數的估計
第一節 基本概念
第二節 試題參數的估計
第三節 相關的電腦程式
第六章 適配度檢定
第一節 基本概念
第二節 IRT模式基本假設的檢定
第三節 IRT模式特性的檢定
第四節 IRT模式預測力的檢定
第五節 試題適配度與考生適配度
第七章 訊息函數
第一節 試題訊息函數
第二節 測驗訊息函數
第三節 最佳計分權重
第四節 測驗相對效能
第五節 測量的精確度
第八章 IRT電腦程式簡介
第一節 BILOG-MG程式簡介
第二節 PARSCALE程式簡介
第三節 MULTILOG程式簡介
第四節 TESTFACT程式簡介
應用篇
第九章 測驗等化
第一節 等化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CTT的等化方法
第三節 IRT的銜接法設計
第四節 IRT的等化方法
第五節 等化方法的實例
第十章 題庫建置
第一節 題庫發展的流程
第二節 題庫建置與維護
第三節 題庫的相關課題
第四節 題庫的發展趨勢
第十一章 測驗編製
第一節 CTT的測驗編輯方法
第二節 IRT的測驗編輯方法
第三節 廣泛能力測驗的編製
第四節 效標參照測驗的編製
第十二章 電腦化適性測驗
第一節 測驗發展的新天地
第二節 電腦化適性測驗的步驟
第三節 電腦化適性測驗的實例
第四節 電腦化適性測驗的相關議題
第十三章 差異試題功能
第一節 IRT取向的DIF檢定法
第二節 非IRT取向的DIF檢定法
第三節 IRT取向的DIF檢定實例
第四節 DIF的發展趨勢
第十四章 IRT的其他應用與未來
第一節 IRT的其他應用
第二節 IRT的未來
參考文獻
程式範例舉隅(請見隨書所附贈之光碟)
自序
筆者自1991年12月起,即已連續發表十六篇系列性文章,介紹過什麼是「IRT」(請參見本書參考文獻中IRT的一系列介紹文章)。這麼多年來,IRT在台灣地區造成流行了嗎?或成為教育測驗與評量的主流理論了嗎?顯然的,它的答案還是「否定」的。比起後來才出現,但較為通俗的「EQ」理論或加納博士(Dr. 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慧理論」(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 MIT)來說,今天,除了學術界(甚至可以再縮小範圍到「測驗學界」)外,知道什麼是IRT的人,真的可以用「只有小貓兩三隻」來形容。一個偉大、嚴謹且具有學術影響力的理論學說,為什麼會落到如此不受重視的地步呢?筆者經過仔細反省思考後認為,除了它先天的理論學說比較複雜(因為理論模式還不斷地再誕生)、深奧(因為需要高度仰賴數學和電腦素養)外,社會大眾對新知識的擷取與接受程度偏低也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宣傳不夠所造成的。因此,想要推廣深奧學術理論成為一種普世知識的抱負,便成為責無旁貸的學者專家們唯一的宿命。
多年來,筆者一直在增訂所開授「測驗理論研究」的課程內容,但因考量到IRT還在不斷地發展中,因此,遲遲不敢定稿,才會拖延至今出版。本書的出版目的,係作為諸如「測驗理論研究」等研究所層級課程的教科書使用,主要以介紹「試題反應理論」(item response theory, IRT)為主,並可作為「心理計量學」(psychometrics)的導論書籍之一。針對本書,讀者可以有系統地先閱讀前八章,這是關於IRT的理論部分,再續讀後六章,這是關於IRT的應用課題部分。讀畢本書,若能再加上實作的練習,假以時日,當能習得IRT的精髓,不僅有機會成為百萬身價的心理測量師(參見2006年5月6日《聯合報》新聞報導〈心理測量師爆紅,年薪640萬〉一文),更能一窺心理計量學的殿堂之美。
本書能夠完成出版,筆者要特別感謝心理出版社十多年的等待,希望不會辜負該社的期待。其次,筆者要感激內子—沈恂如,沒有她早期繕打本書草稿與多年來的鼓勵與支持,用心照顧與扶持家務,本書還會繼續沉睡多年,不見出版天日。再其次,筆者要感謝協助審閱及校稿的指導學生:謝進昌博士、李仁豪博士、游森期博士、林曉芳博士及林原宏博士,與研究生助理群:賴姿伶、陳柏霖、許嘉家、鐘珮純等人,由於他們細心、縝密的校稿,讓本書得以增添更多光彩與榮耀。最後,本書若有其他編排錯誤或內容表達不當之處,皆是筆者應負的責任,尚祈學界先進不吝指教。
余民寧 謹誌
2009年9月1日
於政大教育學院井塘樓研究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