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莊明貞、阮凱利、吳臻幸、柴成瑋、蕭又齊、賴玫美、何怡君、陳靜宜、江慧娟、廖窕吟著
開數:18
頁數:304
ISBN:9789861913544
重量:540
出版日期:2010/09/20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NGEXxq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WqVE8k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OEeX6R
書籍介紹
國內近幾年在課程與教學研究領域掀起一波敘事探究熱潮,用故事撰寫論文不再是天方夜譚。敘事探究乃是植基於在地經驗,重視探究者與參與探究者的主觀價值與意義之探究方式。有鑑於國內目前已出版之專書仍僅止於國外譯書,因此本土探究者的探析及實踐經驗之敘事分享與發聲,便具有不容忽視的參考價值。
本書為使讀者更能掌握敘事探究的方法及其在課程與教學的應用,在內容編排方面:第一、二章係以國內實徵探究經驗為基礎,在知識論與方法論上進行深入的辯證分析;第三、四章則針對方法論中的虛構/真實及張力時刻等兩個議題加以論述;其後七章則是以不同主題而各具特色之學校教師課程實踐經驗來鋪陳故事,探究者更以回首來時路的反芻與省思來進行生命書寫。就讓我們一起用故事來貼近每個獨特的生命,用敘事來探究每段精彩的經驗,用特屬於自己的書寫風格,來呈現這段改變彼此生活的奇幻之旅。
主編者簡介
莊明貞
學歷: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課程與教學哲學博士
經歷: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研究發展小組重大議題研修小組召集人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審議委員會委員
教育部國編館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科書審議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全球教育研究訪問教授
中國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國際講座教授
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課程研究訪問學者
《課程研究》期刊總編輯
《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期刊主編
《跨國課程探究期刊》(Transnational Curriculum Inquiry)主編
現職: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專長:課程研究方法論、課程理論研究、多元文化課程與教學研究、
當代課程趨勢與議題、國際化課程研究
獎勵: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甲種學術研究計畫與著作獎勵十三次
Email:mingjane@tea.ntue.edu.tw
作者簡介
莊明貞(第1、2篇)
學歷: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課程與教學哲學博士
現職: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阮凱利(第3篇)
學歷: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
現職:桃園縣草漯國小校長
吳臻幸(第4篇)
學歷: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現職:桃園縣成功國小教師
柴成瑋(第5篇)
學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候選人
現職:基隆市安樂國小教務主任
蕭又齊(第6篇)
學歷: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組博士候選人
現職:台北市逸仙國小教師
賴玫美(第7篇)
學歷: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學碩士
現職:台北市志清國小教師
何怡君(第8篇)
學歷: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現職:台北市湖山國小校長
陳靜宜(第9篇)
學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
現職:台北市西園國小輔導主任
江慧娟(第10篇)
學歷: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領導與管理碩士
現職:台北市北投國小教師
廖窕吟(第11篇)
學歷: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
現職:台北縣介壽國小教師
目錄
從知識論出發——
1. 課程領域教師敘事探究的發展及其效度評析 莊明貞
從方法論出發——
2. 理解一所郊區小型學校課程革新的敘事探究 莊明貞
3. 虛構在敘事與教學中的力量 阮凱利
「張力時刻」——
4. 課程敘事探究的另一扇窗 吳臻幸
解構或囚泳?——
5. 反思一位國小教師邁向轉化型知識份子之敘事探究 柴成瑋
回顧與眺望——
6. 重說社會事件融入社會科課程的故事 蕭又齊
互為主體的影舞者——
7. 重說「師徒式學習」的生命敘說 賴玫美
回眸凝視——
8. 重說兩位女校長課程領導的生命故事 何怡君
跨越薄冰向前邁進——
9.再探一位國小教務主任課程領導的自我敘說 陳靜宜
女巫故鄉之旅——
10.敘事課程實踐之自我敘說 江慧娟
重植失根的蘭花——
11. 在地文化認同課程實踐之生命敘說 廖窕吟
註:光碟內容為第4篇至第11篇文章作者之博碩士論文,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參閱。
主編序
我是在台北市中山區繁華的頂厝庄長大,二百多年前傳聞莊氏祖先以兩隻雞向原住民換得此地。聽父執輩說,日據時代美軍曾轟炸住家附近的澡堂(因澡堂的煙囪像工廠),死了不少當地的居民,因當時祖父正到福建沿海經商,所以僥倖躲過了轟炸。國民政府遷台前,先父在二二八事件發生時正在念中學,血氣方剛的年紀也曾經好奇地跑到公賣局附近,觀看國軍在街上荷槍實彈的抓遊行示威的民眾,後來祖父在那段期間對我父親執行禁足令,也僥倖躲過那段台灣血腥的歲月。在那個事件過後父親回到學校,發現所有當天與他參加活動的同學從此消失無蹤。父親後來並未淪為頂厝庄的黑幫(牛埔幫)角頭,或在燈紅酒綠的五六條通夜生活中從此墮落沉淪,但對我而言,從小所經歷的生活經驗,猶如電影「艋舺」中的片斷,總是那麼樣的鮮明。二二八事件牽動著上一代的歷史情結,也影響了如父親那一代人的政治意識形態,這段台灣人重要的歷史,在我們求學的過程中從沒有撰述在教科書中,卻反而由上一代的口耳相傳,成為一種歷史的敘事與上一代的集體經驗,這種敘事經驗,有社會、文化與歷史建構的意涵,是跨越台灣老中青三代的共同記憶。
基於口耳相傳的敘事,有其重建社會歷史文化的價值,本書編輯的目的,就是想探究那些活著和口耳相傳的教師敘事經驗。因為敘事,它既是一種現象,也是一種方法。敘事所指稱的是研究對象的經驗結構內涵,同時亦指稱其研究的類型。在指導研究生論文時,常有研究生詢問「故事」與「敘事探究」的差異,本書所採取的合理策略,就是將現象稱為「故事」,把探究稱為「敘事」。因此,我們可以說,人們會自然地「陳述」其生活,並訴說著那些生活的故事,而敘事探究者旨在描述這樣的生活,並以實徵方法蒐集資料,寫下種種經驗的敘說。
一九八○年代末期,我在美求學時初次接觸到北美教育研究社群所發展的敘事探究,它當時的名稱叫做「個人經驗方法」(personal experience method),在當時量化研究社群眼中,它可能不能被視為「方法」,充其量只能稱為是一種「現象的理解」。但隨著質性研究典範的開枝散葉,敘事探究也逐漸結合了文學、口述史、美學及社會科學等的研究傳統,其方法論也從後實證主義、批判理論、後結構主義與女性主義等的學理吸取厚實養分與啟示,並逐漸成為質性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取向之一。美國教育研究學會(AERA)也將敘事探究列為特殊興趣組群(SIG)之一,敘事探究發展近二十年來,其研究的社群正逐漸邁向科際整合與國際化,關注的主題也呈現多元文化面貌。台灣課程與教學研究社群對敘事探究的開展伴隨著課程研究的再概念化,相較其他教育研究領域它的起步算是稍早的,相對地,也匯集了一些從事博碩士研究論文的年輕研究社群。本書即集結了一些近幾年來從事敘事探究的研究者,重新反思自己所從事的敘事探究,因大多數為學位論文,為便於查詢,本書也附錄原論文於光碟中,讀者可以瞭解作者如何書寫其敘事經驗及其過程。
本書的撰寫原初目的即是在體現實踐者建構知識與其實踐經驗的「發聲」,所以在撰寫的順序上,首先由我從知識論出發——論課程領域教師敘事探究的發展及其效度評析;其次再從方法論去理解一所郊區小學校的課程革新之敘事探究;另外由阮凱利來談虛構在敘事與教學中的力量,再由吳臻幸撰寫「張力時刻」,論課程敘事探究的另一扇窗;其後一一展現實務工作者的課程與教學之敘事實踐案例。自我敘說的研究,首先由柴成瑋以解構或囚泳為隱喻,自我敘事一位國小教師邁向轉化型知識份子的探究;再來由蕭又齊的回顧與眺望,重說社會事件融入社會科課程的故事;相互敘事的實例,則由賴玫美的互為主體的影舞者,重說自己「師徒式學習」的生命敘說;接著由何怡君的回眸凝視,重說自己與退休女校長課程領導的生命故事;另一方面則由陳靜宜的跨越薄冰向前邁進——再探一位國小教務主任課程領導的自我敘說;由個人敘事在地實踐的實例,本書引介江慧娟的自我敘說女巫之旅,論述敘事課程實踐的自我敘說如流水行雲;最後由廖窕吟的重植失根的蘭花,再探在地文化認同課程實踐之生命敘說。各篇皆是由作者的學位論文改寫,再加上作者在撰寫完學位論文後的反思,並重說自己課程與教學實踐的故事;重說故事不僅僅是在描繪教師課程實踐經驗,亦是達成共同的課程願景,也希望藉此書的出版再現敘事風采,並提供有心從事敘事探究的研究社群之參考。
本書勾勒出敘事探究即為一個在研究進行中,關係到彼此敘說和重述故事的共構過程。在本書各篇案例的研究過程中,研究者「生活」在敘事探究的分享故事裡,且企圖建構一種彼此聲音都能被聽到的關係。在這個相互理解、相互敘說的關係中,研究者及實踐者均感受到關懷且能共同「發聲」,並敘說他們彼此的故事。對於國內課程與教學研究社群所興起的敘事探究風潮,在本書中我以「篇篇起舞」與「眾聲喧譁」作隱喻,來描繪台灣本土有關課程與教學領域的敘事探究,以及課程社群耆老自傳文本文獻的豐沛成長,並希望藉由此書的出版,與國內教育領域的質性研究社群展開積極對話。
最後,本書的出版希望引起更多有興趣從事敘事探究者的共鳴與發聲,雖然敘事探究在國內教育研究社群的發展,仍有不同流派對撰寫研究文本的爭議,但這個現象,即使在北美質性研究社群亦有發生,至此也引起很多對敘事文體與撰寫風格,以及研究倫理與知識有效性議題的廣泛討論,希望讀者在展讀後能不吝斧正,並將論文改進意見提供給我以及作者,作為後續研究之參考。本書能順利出版要感謝心理出版社林敬堯總編輯在我行政繁忙的日子裡,能時時督促我出版事宜,甚至在騎單車環島時仍時時告知付梓在即,在此一併致謝。
莊明貞
謹誌於石牌丹堤
2010年7月1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