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小芬策劃主編;張小芬、林立卿、張宇良、葉瑞華、陳虹利、陳彥伶、蔡雅芝、劉于潔、李馥君、許超男、林永堂、謝德全、蕭曼萍、陳金茂著
開數:18
頁數:320
ISBN:9789861914251
重量:450
出版日期:2011/04/18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9116pX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Z11Z1V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8556qb
書籍介紹
無論對智能障礙者或一般人而言,性教育的意義都是「愛的教育」,是「品格教育」,同時也是一種「家庭生活教育」,目的在教導我們了解「性」是每個人的人生基本需要之一。因此,性教育能幫助智能障礙者發現性的滿足和促使對自我負責、成熟,同時對其他的復健目標更有正面的作用。
本書共分五章,從「性生理的發展與保健」、「自我保護」、「異性的交往」、「健康的性態度與價值觀的建立」、「節育與生育」五大主題,循序漸進,每單元皆設計有教案、教學簡報、學習單、評量表,並說明設計架構、教學目標、設計說明、教學建議及參考資源,其中具體而活潑的教材對智能障礙者的學習有很大的助益。盼望藉由本書的推廣,能實際幫助智能障礙者建立正確的性知識、性態度,增進自我保護、異性交往的能力,提升其生活品質。
作者簡介
張小芬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教博士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暨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
林麗卿
日本國立宇都公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學士
台北市立啟智學校教師
張宇良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台北市立體育學院特教學分班
台北市立文山特殊教育學校訓育組長
葉瑞華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教系
美國北科羅拉多大學碩士
國立桃園啟智學校教務主任
陳虹利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教系特研所40學分班
國立桃園啟智學校教學組長
陳彥伶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
國立馬祖高中教師
蔡雅芝
長庚大學護理系
高雄市立楠梓特殊學校代理教師
劉于潔
長庚大學護理系
國立花蓮啟智學校體衛組長
李馥君
台北體育學院技擊運動學系
國立大湖農工教師
許超男
台北體育學院體育與健康學系
國立桃園啟智學校代理教師
林永堂
國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碩士
國立屏東特殊教育學校校長
謝德全
菲律賓德拉沙大學特殊教育碩士
國立屏東特殊教育學校教導主任
陳金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
中山醫學大學特教學分班
國立基隆高級商工職業學校特教組組長
蕭曼萍
菲律賓德拉沙大學特殊教育碩士
國立基隆特殊教育學校教師
目錄
第一篇 智能障礙學生性教育 張小芬
壹、智能障礙學生性教育的重要性
貳、智能障礙學生性教育的內涵
參、智能障礙學生性教育教材與教學媒體簡介
第二篇 教案與教學媒體
CHAPTER 1 性生理的發展與保健 林麗卿
一、教案
二、單元設計架構圖
三、教學目標
四、教材設計說明
五、教學建議
六、參考資源
七、教學簡報
八、學習單
九、評量表
CHAPTER 2 自我保護 張宇良
一、教案
二、單元設計架構圖
三、教學目標
四、教材設計說明
五、教學建議
六、參考資源
七、教學簡報
八、學習單
九、評量表
CHAPTER 3 異性的交往 葉瑞華、陳虹利、陳彥伶、蔡雅芝、劉于潔、李馥君、許超男
一、教案
二、單元設計架構圖
三、教學目標
四、教材設計說明
五、教學建議
六、參考資源
七、教學簡報
八、學習單
九、評量表
CHAPTER 4 健康的性態度與價值觀的建立 林永堂、謝德全、蕭曼萍
一、教案
二、單元設計架構圖
三、教學目標
四、教材設計說明
五、教學建議
六、參考資源
七、教學簡報
八、學習單
九、評量表
CHAPTER 5 節育與生育 陳金茂
一、教案
二、單元設計架構圖
三、教學目標
四、教材設計說明
五、教學建議
六、參考資源
七、教學簡報
八、學習單
九、評量表
推薦序 晏序
對父母、專業人員(學者、專家、教師)和智能障礙者而言,「智能障礙者的性教育」都是一個雙重敏感的問題。因為智能障礙者本身長期以來就不被社會、學校、家庭以公平的方式對待和尊重。這些年來藉著一些特殊教育專家及學者的呼籲與努力,逐漸使國內社會大眾、學校教育人員及智能障礙者的父母,能正視其需要而給予協助,各級學校逐漸重視智能障礙者的特殊教育,甚至民間團體也開始出錢出力,為特殊教育付出一份心力。
不論對智能障礙者或一般人來說,性教育的意義都是「愛的教育」,是「品格教育」,同時也是一種「家庭生活教育」,目的在教導我們了解「性」是每個人的人生基本需要之一。因此,性教育能幫助智能障礙者發現性的滿足和促使對自我負責、成熟,同時對其他的復健目標更有正面的作用。經由性教育的教學過程,智能障礙者可以去除他們不能被愛與喪失表現性能力之疑慮,重新積極的去感覺、供給溫暖和愛的能力,發展正面的自我觀念,以及對自己的性生理、心理、情緒和社會面,做負責任的決定。
性是每個人的本能,各種殘障並不減少他們對性的慾望。每個公民都有權力要求適當的教育,其中當然也應包含智能障礙者的性教育。智能障礙的青少年與一般正常少年們有相同的情緒和性動機,但他們獲得的性知識卻更少,因此他們面對性的需求和刺激時更加脆弱,而無法保護及面對自己。
本人於國內推動性教育之教學與研究、著述、演講及訓練工作已三十餘年,然因性教育推動對象範圍較為廣泛,無法全面顧及,其中智能障礙者的性教育,更需專業者的努力。策畫主編此教材之張小芬老師,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教博士,任職於國立海洋大學副教授。小芬老師與我於台灣性教育學會年度大會時相遇,得知其所學為特殊教育,於地方教育輔導亦工作耕耘多時,發現智能障礙的學生缺乏性教育相關知識,往往成為性騷擾、性侵害的受害者或加害者,便鼓勵為智能障礙者性教育工作努力。
目前坊間性教育教材雖多,但適用於智能障礙者性教育的教材卻極為缺乏,故特別成立智能障礙者性教育教材教法編輯委員會,邀請任教於高中職特殊教育學校(班)之教師,共同針對智能障礙者性教育實施現況與問題進行交流討論,研發「智能障礙學生性教育教材與教學媒體」。此套教案共分為五章,從性生理的發展與保健、自我保護、異性的交往、健康的性態度與價值觀的建立、節育與生育五大主題,循序漸進,每單元皆設計有教案、教學簡報、學習單、評量表等,並說明設計架構、教學目標、教材設計說明、教學建議及參考資源,其架構完整、設計內容豐富,其中具體而活潑的教材對智能障礙者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是一套對智能障礙者性教育非常有益的教材。
殘障者同樣有權獲得完整的知識和加入我們的社會,正是我們對智能障礙者應有的態度。他們有權獲得完整的知識,包括與性有關的知識。目前國內針對智能障礙者的性教育推廣並不多見,此教案實屬難得,也希望藉由此套教材,早日成功地在國內推廣,能實際幫助智能障礙者建立其正確的性知識、性態度,以及增進自我保護、異性交往的能力,進而提升其生活品質。除了智能障礙外,也有視障、聽障、身障者等,需要相關的性教育資源,希望日後能有更多像此書一樣優秀的教材,能提供給這些學生更完整的性知識。
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教授
杏陵基金會執行長
台灣性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
晏涵文
2010年8月17日
推薦序 杜序
現今中小學校兩性教育之實施效果不彰,或可歸咎於兩個環境因素,一為社會環境,二為學校環境。更明確地說,社會環境指的是性觀念和態度,特別是部分學生家長偏差的性觀念和保守的性態度,導致阻礙學校兩性教育的實施。學校環境指的是教學資源的不足或教學方法與策略的不當運用。同時由於教學材料的缺乏,學校教師難為無米之炊,直接影響教學成效。
欣聞國立海洋大學張小芬教授領導一個專業小組,著手編寫了一本啟智教育類的兩性教育專書,深覺有助於中小學在兩性教育之落實,因此樂為之序。
此書在教材內容上,涵蓋了對青少年極為重要的性教育議題,包括性生理的發展與保健、自我保護、異性的交往、健康的性態度與價值觀的建立,以及節育與生育等。在教學方法和策略上,作者群結合了ABC矯正法和六W學習法,並且透過情境的認知,俾能有效地習得自我保護的技巧,並應用於特定的情境中,作法可說獨樹一格,有別於傳統的教學方法,因此若能採用本教材,其教學成效可期。
本書在適用對象上,根據書中的內容架構和教學目標,教學對象可包括各個發展階段的智能障礙兒童和青年,實施於不同障礙程度的智能障礙朋友。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作者群的背景,涵蓋若干不同的專業領域,除了特殊教育之外,還有謢理、社會工作、競技運動、食品科學以及體育和健康等,透過科際整合與協同合作,使書本內容更具多元化和多樣性。因此,在敘寫的格調和表達的方式上,頗能讓不同背景的使用者所接受。
整體而言,在啟智教育領域中,本書實為近年來難得的佳作,也是極為實用的教科書和參考教材。
杜正治 謹識於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教系
2010年8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