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tephanie B. Lockshin, Jennifer M. Gillis, Raymond G. Romanczyk著;劉學融譯
開數:18
頁數:304
ISBN:9789861914077
重量:540
出版日期:2011/01/06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KXXdqM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gQQelQ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KXXdvq
書籍介紹
如果家有泛自閉症(ASD)孩子,你知道此類障礙會為家庭帶來許多壓力,而擬定一份完善的計畫正是減輕這些沉重壓力的關鍵。在《與泛自閉症兒童一起成長——給家庭的逐步學習手冊》一書中,作者採用「家庭本位」的療育模式,將泛自閉症孩子的需求置於家庭的整體需求中考量,同時平衡孩子和其他家人的需求,藉著檢核表和實用的練習表格,逐步引導家庭步入正常的生活軌道。你將可在本書中學到如何評估孩子的需求,並為孩子擬定一份能與家庭的資源、目標和優先考量事項相容的個別化照顧計畫。
本書作者藉由清楚、逐步導引的活動、評量和建議,協助你促進家人間的溝通、找到家庭的需求、運用應用行為分析(ABA)的技巧教導孩子新技能、增進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獨立性、鼓勵孩子參與家庭活動、尋求支持、獲得專家的協助,進而提升全家人的福祉。
作者簡介
Stephanie B. Lockshin
哲學博士、應用行為分析治療師(BCBA),在泛自閉症障礙領域已有超過二十五年的經驗。她是一位臨床心理師及兒童發展中心(Institute for Child Development)的臨床服務主任,並領有行為分析師證照。她也積極投身私人診所,並訓練學生和專家提供家庭服務。她合著過以泛自閉症障礙為題的書籍、共同發表以泛自閉症障礙為題的研究,並且合著有《選擇個別化目標之課程》(IGS Curriculum)一書,該書在教育和臨床實務上提供目標挑選方面的指引。
Jennifer M. Gillis
文學碩士、應用行為分析治療師,是領有證照的行為分析師,任職於兒童發展中心。她協調早期療育服務,並藉由對家庭、學區、級任老師、早療服務提供者和早療機構提供應用行為分析(ABA)方面的諮詢,進行推廣服務。她已出版許多書籍與期刊論文,並曾在地方性、全國性和國際性的專業研討會中演講。
Raymond G. Romanczyk
哲學博士、應用行為分析治療師,是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inghamton)臨床心理學系教授、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會士、領有證照的行為分析師、兒童發展中心的創辦人兼主任。三十多年來,他已為許多兒童和家庭提供服務,並且參與倡議、課程發展,以及在司法和立法程序中擔任專家證人。他擔任許多專業期刊的編輯委員和審稿委員、出版許多期刊論文和書籍,並已在地方性、全國性和國際性的專業研討會中發表上百場的演講。
譯者簡介
劉學融
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學士。研究興趣為學前特殊教育。譯有《國小低年級教室實務評量》(合譯)、《家庭托育環境評量表—修訂版》(合譯)、《從遊戲中學習—學前融合教育實務的妙點子》(以上均為心理出版社出版)。
目錄
緒論
什麼是泛自閉症障礙?何時會被診斷出來?
CHAPTER 1 泛自閉症障礙是全家人的事
為什麼泛自閉症障礙如此棘手?
CHAPTER 2 面對壓力
面對指的是處理,而非消除所有的問題
CHAPTER 3 促進家人之間的溝通
團隊合作
執行作戰計畫的工具
CHAPTER 4 找出家庭的需求
泛自閉症障礙的症狀如何影響你滿足家庭和孩子的需求?
滿足家庭的需求
CHAPTER 5 如何教導孩子學習新技能
如何決定教學內容
如何善用孩子的優勢能力
如何化難為易:聚沙成塔
如何擬定教學計畫:從哪一步開始?
如何營造合適的教學環境
如何建立教學互動並讓孩子保有學習動機
如何提供線索(提示)來協助孩子學習
如何教導孩子在對的時間和地點展現特定行為
CHAPTER 6 獲得你所需的協助
發揮可用資源的最大效益
資源與孩子間的適配性:如何使資源發揮效益?
善用至親做為資源
善用其他照顧者做為資源
善用社區活動做為資源
CHAPTER 7 教導對家庭友善的技能
順從
等待
尊重界限
在公共場所能待在成人身邊
有利於達到一致且成功的教學之建議
CHAPTER 8 提升溝通技能的策略
如何藉由教導溝通技能來改善家庭互動
在開始之前
對於溝通技能的基本認識
評估孩子的語言能力並決定要教什麼
語言教學的基本策略:如何教學
綜述
CHAPTER 9 提升自我控制能力的策略
家庭常面臨的問題
問題行為對孩子來說可能具有功能性價值
增加適當的技能以減少不當的行為
CHAPTER 10 讓孩子更為獨立的策略
這些問題對家庭的需求產生什麼影響
再次思考你如何使用自己的時間
找出能讓孩子學習獨立的技能
如何教導孩子技能以使他們更為獨立
CHAPTER 11 提升孩子的參與度
如何提升孩子的參與度
CHAPTER 12 平衡孩子和家庭的需求
選擇的本質
做出困難的抉擇
評估你的選擇:成本與效益
接受你做的決定及其限制
採取的觀點
CHAPTER 13 察覺問題並尋求協助
請求協助
監控你的「應力計」,不要只是忽略它
列出所有的問題
泛自閉症障礙特有的一些問題
尋求適當的協助管道
CHAPTER 14 評估成果
不同類型的改變
評估孩子的學習成果
評估家庭目標的成果
譯者序
當孩子被鑑定患有泛自閉症障礙(ASD)後,全家人的重心是否都擺在這個孩子身上?你們開始翻閱相關書籍或向相關專業人員諮詢,以認識ASD的特徵、尋找合適的教養方法、選擇適合孩子就讀的學校、安排對孩子有益的治療課程等。希望孩子能痊癒的這份期待,是否常壓得你喘不過氣來?是否打亂家庭原本的生活?是否讓你無暇顧及家中其他的大小事,或是忽略了其他家人及他們的需求(如:其他手足的親子時間、夫妻間的情感維繫)?此外,你是否曾跟著自閉症教養書上的方法來教導孩子,希望藉著改變孩子的行為來解決所有問題,忙得焦頭爛額之際,成效卻不如預期?而你也無法評估你的做法哪裡出了問題?這本《與泛自閉症兒童一起成長—給家庭的逐步學習手冊》也許能提供你一些新的觀點與思維。
本書主要採用以家庭為本位的療育、介入模式,從家庭整體脈絡來思考如何面對、處理ASD的症狀,而非將問題全歸咎於ASD孩子身上。本書與其他自閉症教養書籍類似的地方在於:它們同樣會引導你找到適合的教養方式,以增進孩子的能力;但不同的地方在於:本書的目的設定在提升全家人的福祉,藉由家人們攜手合作,導向一個健全的家庭生活,讓「全家人」都過得更好,而非為了改善ASD卻弄得家裡烏煙瘴氣。
本書從介紹ASD出發,緒論說明了ASD兒童的行為特徵,以及本書的特色與目標。接著在第1章談論ASD為家庭帶來的影響,並引出家庭本位療育模式的重要性;第2章引導你處理ASD帶來的壓力、調整身心狀態,並抱持正向態度來面對ASD;當你能妥善照顧自己的身心狀態後,第3章教導你如何讓家人團隊合作、溝通,接著,你就可以用團隊合作的模式帶領家人討論家庭需求、判斷在滿足需求時遇到哪些阻礙,並依照需求的重要性,一一構思行動計畫來滿足家庭需求,這即是第4章所探討的內容。在克服阻礙以滿足家庭需求的計畫中,除了家人、環境的改變,還可以透過教導ASD孩子新的技能,降低ASD帶來的阻礙,第5章即為此介紹了以應用行為分析(ABA)為主的教學策略,告訴你如何有效地教導孩子。
第6章則分析除了家人外,你還可以從哪裡找到合適的支援來協助你教養孩子;接著在第7至11章,作者以第5章所介紹的ABA教學策略為主的教學方式,輔以實例說明你可以如何教導孩子學習各項技能,包括遵循指令、溝通、自我控制、獨立、參與活動等能力。第12章則回過頭來探討:當無法同時兼顧家人的需求時,該以誰的需求為重?—以利弊分析進行權衡,再做最後的決定。第13章引導你評估目前你所遇到的問題是否改善、是否超出家庭可以自行處理的範圍,並說明向外尋求協助的過程;第14章則是評估所有的努力是否有效,包括家庭和孩子是否達成目標。
本書的特色是透過許多檢核表、練習表格協助你思考當中的問題,一步步教你面對ASD。當然,沒有一本書是萬能的,如果你在閱讀本書、實行計畫的過程仍有疑問時,該怎麼辦呢?請記得作者在書中強調的,若你遇到困難,不妨向相關的專家進行諮詢並思考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因應方式。此外,譯者建議讀者在運用書中策略教導孩子時,除了家人間可以共同討論外,你也可以詢問孩子的老師、治療師目前在課程中如何教導孩子、了解他們設定的目標與標準為何,藉此建立起學校與家庭的橋樑,讓孩子在學校、治療室的學習能延續到家中,或者是說,讓你在家的教學能與老師和治療師的教學有某種程度的一致性,使孩子的學習表現更為穩定。
感謝心理出版社對此領域的重視,林敬堯總編輯、陳文玲編輯的耐心等待和協助,以及台南新樓醫院身心內科郭淑儀語言治療師在本書甫完稿之際,身當第一位讀者,協助潤飾譯文。期望本書的出版,對你的孩子、家庭都有幫助,以及,像作者在書末所提到的,你們可以跟同樣使用過本書的其他家庭一樣,過著溫暖幸福的家庭生活,看見雨後的彩虹!
劉學融 謹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