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翠玲著;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名譽教授 吳武典推薦;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系主任 陳國龍推薦
開數:18
頁數:264
ISBN:9789577029805
重量:465
出版日期:2007/04/23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eWXk4L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pZLYed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gQZY5p
書籍介紹
本書共分十二章,包括三大單元,即IEP的理念、IEP的實施與IEP檢討。第一、二章說明中美IEP的發展過程與相關法令,尤其對美國《IDEA 2004》中有關的IEP法令有較深入的剖析,對國內IEP觀念的啟發有其意義存在;第三章至第十一章敘述IEP會議與撰寫IEP的所有歷程,陳述每一階段的撰寫要點,並透過範例供檢核,期能有助確實掌握撰寫的方法,且提供三種IEP撰寫模式做參考;第十二章則是檢討IEP的迷思與趨勢,並就美式與台式IEP的特色進行比較。每一章並附上教師檢定相關試題與自編題目供複習;附錄有各類別特教班IEP表格範本與美國IEP範本供讀者參考。
作者簡介
李翠玲
學歷:英國伯明翰大學哲學博士(主修特殊教育)
現任: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副教授
經歷:傅爾布萊特研究學者(Fulbright Scholar,2004~2005年)
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訪問學者
北科羅拉多大學訪問學者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教系系主任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教中心主任
台北啟智學校教師
著作:《缺憾的超越》(1990,台北:聯經)
《特殊教育教學設計》(2001,台北:心理)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IEP定義與內涵
第二節 IEP發展沿革
第三節 IEP流程
第四節 IEP使用情形
總結
Q&A
參考文獻
第二章 IEP法令
第一節 美國IEP立法與執行情形
第二節 英國IEP立法與執行情形
第三節 我國IEP立法與執行情形
總結
Q&A
參考文獻
個別化教育計畫(IEP)實施
第三章 IEP會議
第一節 相關法令
第二節 如何進行IEP會議
第三節 提高IEP會議參與率要訣
總結
Q&A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學生基本資料敘述
第一節 基本資料包含要素
第二節 確認學生障礙類別與程度
第三節 家庭狀況敘述
第四節 個人史的敘述
總結
Q&A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學生起點能力與特殊需求描述
第一節 法令規定
第二節 鑑定方法與工具
第三節 起點能力撰寫要點與實例
總結
Q&A
參考文獻
第六章 IEP目標之撰寫
第一節 法令規定
第二節 各種目標定義
第三節 長期目標撰寫要點與範例
第四節 段分長期目標為短期目標方法
總結
Q&A
參考文獻
第七章 IEP目標之撰寫
第一節 短期目標撰寫要點與範例
第二節 IEP目標偵錯與修正建議
總結
Q&A
參考文獻
第八章 特殊教育與相關服務
第一節 法令規定
第二節 特殊教育服務
第三節 相關服務
第四節 轉銜服務
第五節 行為管理計畫
總結
Q&A
參考文獻
第九章 IEP中融合教育
第一節 法令規定
第二節 IEP中融合教育撰寫方法
第三節 考試調整與課程調整
總結
Q&A
參考文獻
第十章 IEP目標達成評量與成績報告設計
第一節 法令規定
第二節 成績報告之設計
第三節 形成性與總結性評量
總結
Q&A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IEP編擬模式示例
第一節 生態評量式IEP
第二節 工作分析式IEP
第三節 進度表式IEP
總結
參考文獻
個別化教育計畫(IEP)檢討
第十二章 IEP迷思與趨勢
第一節 過程vs.產品
第二節 理想vs.現實
第三節 美式IEP vs.台式IEP
第四節 IEP趨勢
總結
Q&A
參考文獻
吳 序
特殊教育之所以特殊,在於「因材施教」做到家!「因材施教」喊了幾千年,但多半流於口號,直到特殊教育出現,它才能真正落實。然而特殊教育是否一定做到「因材施教」呢?其實也未必。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知道「個別化教育計畫」(IEP),且能「依計行事」。由於特殊兒童原就是個別差異特別顯著的一群,這對特殊教育工作者而言,構成了極大的挑戰,尤其當法律上規定這是「必要之善」時(一如美國1975年通過《94-142公法》,首開風氣之先,我國也在1997年修正公布《特殊教育法》,隨後跟上),它也成了特教工作者最大的壓力。它真的那麼可怕嗎?當然不是。在這本《個別化教育計畫(IEP)理念與實施》的書裡,李翠玲教授會告訴你,其實它很可愛,你可以好好愛它、用它,使你的「特殊教育需求」(SEN)學生樂在其中,你(妳)也因而獲得教學的成就感!
許多人把IEP看得很「神」──神奇又神祕!事實上,它既不是遙不可及的天邊彩虹,也不是深不可測的「藏鏡人」,重要的是它要跟課程緊密連接。許多人就是忘了這一點,以致於IEP成了不食人間煙火的純粹紙上作業,是做給督學看的,而不是跟學生的需求息息相關。既然特殊教育的課程、教材、教法「應」保持彈性,以符合學生的身心特質和需要,IEP便要如影隨形地和特殊教育發生「親密關係」了。
李教授憑多年實際教學與研究經驗,曾於2000年把蒐集到且臨床試驗過的寶貴資料(含許多實用表格),加以系統整理,將特殊教育的課程與教學原理、個別化教育計畫和特殊教育補救教學等部分融會貫通,貢獻出來,輯成《特殊教育教學設計》一書,裨益我特教家族不淺。如今推陳出新,加以修正擴充,內容更加充實,其為學精神和服務熱忱,令人敬佩。能先睹為快,是一大榮幸,欣喜之餘,特綴數語,以示慶賀。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名譽教授
吳武典
2007年3月
陳 序
20世紀末重要的心理學家Gardner提出人有「多元的智能」,所以了解每個人的個別差異及其優勢,發揮最佳潛能,是21世紀的教育趨勢。特殊教育因為服務的學生的個別差異比一般學生更大,因此,如何評量他們的能力、優弱勢及最佳的發展潛能,藉此設計出適合的課程、教學及治療,就是特殊教育教師及相關專業人員最重要的工作和使命。
可惜的是,台灣的特殊教育教師有部分是完全根據普通班的課本或現有的教材進行教學,這樣能符合特殊教育需求學生的個別差異嗎?所以唯有真正落實IEP,將它和實際的教學相結合,這些學生才能發揮他們最大的潛能。
李翠玲老師留學英國,在台灣又有多年的實務經驗,加上最近至美國汲取最新有關IEP的資訊後,將她寶貴的經驗寫成這本書。所以,本書將是關心特殊教育的教師們工作上最佳的夥伴。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系主任
陳國龍
2007年3月
自 序
有人說「個別化教育計畫」(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簡稱IEP)是特殊教育的靈魂,也有人說它是夢魘,但在特殊教育實施的過程中,IEP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不但是特殊教育評鑑時的主要項目,同時也是各大學特殊教育系的主要科目。目前市面上雖然有一些專書論及如何擬定IEP,但基層教師仍然對IEP的專業知識需求甚殷。
我與IEP的淵源應起於九年前(1998年),當時因為是特殊教育中心主任,輔導區教育局委託本中心承辦一系列的IEP研習,因為時間急迫,一時找不到講師可以開講,最後只好硬著頭皮自己接下來,努力鑽研IEP的專業知識。幾年下來,透過進行IEP研究,並至IEP的發源地──美國進行研究與觀察,對IEP也有比較深入的認識。
這本書的初稿與架構早在四年前即逐漸成形,也陸陸續續產出一些章節,但在2004年到美國進行IEP的研究後,才發現原先的架構侷限於國內的現象,IEP的格局不夠寬廣。因此回國後,全部重新撰寫架構,期望能呈現出IEP新的視野,但寫書的過程是艱辛的,因為所寫的內容很多是原文的新近資料,例如有關《IDEA 2004》法案,要花比較多的時間消化後,再配合國內情形寫出來。本書原先是希望在2006年暑假期間完成,但似乎快不起來,能在現在完成,也總算告一段落。
本書共分十二章,包括三大單元,即IEP的理念、IEP的實施與IEP檢討,第一、二章說明中美IEP的發展過程與相關法令,尤其對美國最近頒布《IDEA 2004》有關的IEP法令有比較深入的剖析,對國內IEP觀念的啟發有其意義存在;第三章至第十一章敘述IEP會議與撰寫IEP的所有歷程,陳述每一階段的撰寫要點,並透過範例供檢核,期能有助確實掌握撰寫的方法,並提供三種IEP撰寫模式供參考;第十二章則是檢討IEP的迷思與趨勢,並就美式與台式IEP的特色進行比較;附錄有各類別特教班IEP格式、範本與美國IEP範本供參考。
本書之完成,首先感謝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Summer Hsia教授與北科羅拉多大學黃茂樹教授夫婦,協助本人在美國進行IEP資料蒐集與研究,特教老師Mr. French和特教行政員Ms. Norma Lou Eitamiller提供該校區IEP內容,特教中心助理周文聿小姐協助整理部分圖表,師大特教系名譽教授吳武典與本系系主任陳國龍於百忙當中為此書寫序,孟瑛如教授與吳東光教授同意提供電腦化IEP範本。筆者才疏學淺,今不揣淺陋,撰述此書,盼能拋磚引玉,為特殊教育盡一份心力,也期望教育先進多予指正,以作為將來修正、改進的參考。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李翠玲 謹識
2007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