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台灣學障學會策劃;王瓊珠、陳淑麗主編
開數:18
頁數:288
ISBN:9789861913513
重量:490
出版日期:2010/03/04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EXXV6A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855DDb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eWWMkM
書籍介紹
要確認閱讀的重要性可能並不容易,而如何發現閱讀困難、解決困難,甚至預防、突破閱讀的困難,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本書共有十一章,分為基礎、教學和案例三大篇:基礎篇主要是介紹閱讀困難學生的特質、閱讀教學模式、有效的閱讀補救教學等,提供讀者一個巨觀的視野,了解「閱讀困難」不只是一個概括的名詞,其類型殊異、補救模式也多元;教學篇依讀寫萌發、注音與聲韻覺識、識字、語詞、理解等成分分述,介入包括預防、補救和輔具支持的策略;案例篇主要是從統整的觀點,將評量、教學、教材三者融合在一起,透過真實案例的評估分析和閱讀補救教材的介紹,讓讀者對前面的各家說法在實際運作上得以融會貫通。
本書不僅架構完整,且理念、教學策略和實例密切連結。各章作者對其所寫主題之專業,不僅是國內一時之選,且對該主題均有多年的研究經驗,內容兼顧理論與實務,為國內難得之作。
作者簡介
方金雅(第七章)
高雄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
王瓊珠(第二、六章)
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
林素貞(第十一章)
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
柯華葳(第八章)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洪儷瑜(第一、三、十、十一章)
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
陳秀芬(第十一章)
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講師級研究助理
陳明聰(第九章)
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副教授
陳俞君(第四章)
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家庭服務系副教授
陳秋燕(第十一章)
國中特殊教育教師
陳淑麗(第三、十、十一章)
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曾世杰(第五章)
台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
楊欣宜(第十一章)
國中特殊教育教師
盧昱雯(第十一章)
國中特殊教育教師
目錄
Part I 基礎篇
第一章 閱讀困難學生的特質
第一節 閱讀困難學生之特徵
第二節 由閱讀困難亞型談其特徵
第二章 閱讀教學模式
第一節 直接教學模式
第二節 認知策略教學模式
第三節 全語言教學模式
第四節 三種閱讀模式之比較與評析
第三章 有效的閱讀補救教學
第一節 不同閱讀教育需求的課程類型
第二節 學校層級——多層次的學習支援系統
第三節 教學層級——有效的閱讀教學原則
第四節 結論與省思
Part II 教學篇
第四章 讀寫萌發——從口語到書面語
第一節 讀寫萌發的過程
第二節 促進讀寫萌發之教學策略
第三節 讀寫萌發教學策略之研究
第四節 個案討論
第五章 注音與聲韻覺識教學
第一節 聲韻覺識與注音符號學習的關聯性
第二節 注音及聲韻覺識教學的實證研究
第三節 有效的注音符號教學
第四節 聲韻/注音的補救教學研究——尚待解決的議題
第五節 結語
第六章 識字教學
第一節 識字教學法
第二節 國內識字教學研究現況
第三節 個案討論
第七章 語詞教學
第一節 語詞教學法
第二節 國內語詞教學研究現況
第三節 個案討論
第八章 閱讀理解教學
第一節 閱讀理解與理解指標
第二節 影響閱讀理解的因素
第三節 閱讀理解策略
第四節 閱讀理解教學
第九章 閱讀的輔助科技
第一節 閱讀輔助科技的功能
第二節 輔助科技設備之應用
第三節 全方位設計的閱讀環境
Part III 案例篇
第十章 評量在閱讀補救教學之運用
第一節 評量的目的
第二節 從個案篩選到執行成效評估
第三節 結語
第十一章 補救教學教材設計實例
第一節 案例一:部件識字教材之介紹與評析
第二節 案例二:直接教學模式——國語文課程之介紹與評析
第三節 案例三:永齡國語文補救教材系列之介紹與評析
中英索引
序
有困難,怎麼辦?
近二十年來,全世界各國政府有鑑於學童閱讀能力逐漸下降,以及嚴重閱讀問題對社會可能造成的影響,無不紛紛推出因應之策略和政策,例如:美國的No Child Left Behind Act(2002)、Reading First(2003),英國的Sure Start (1998)、Primary National Strategy(2003)和Secondary National Strategy(2005)。
學童閱讀能力逐漸下降的問題,為何會受到如此關注呢?因為很多研究已經指出,閱讀能力不僅是考試成績,也不僅是關係學校的成績而已,閱讀能力代表著一個人未來自我學習的能力。學童如果閱讀能力低下,在校期間會造成學業成就全面低下、蹺課、中輟等適應問題,甚至影響其離校後的成人生活,例如:升學、求職、薪資、犯罪等各種社會適應問題。所以,美國國立兒童健康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NICHD)前主任Reid Loyn於2000年就指出,一個國家應該把學童的閱讀問題視同為公共衛生的問題,不應僅限於學校教育的議題。著名的國際學生評量(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ssessment, PISA),主要是調查國二學生的基本知識能力,包括:閱讀、數學及自然。該調查工作認為,國二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其未來成人終身學習的基礎,所以各國在PISA所得閱讀評量的結果,代表這個國家十年後,最年輕一代的工作力;如果國二學生閱讀能力無法達到基本水準,十年後,最年輕一代的工作力,也將缺乏終身學習的能力,其人力素質將難以因應時代變化所致之就業環境的調整;所以,閱讀不僅是學校考試成績而已。英國所推出的閱讀政策,除了教育部門之外,連商業人力部門也參與提升閱讀能力的相關政策之制訂,可見閱讀力高低對一個國家影響之深遠。
既然閱讀力如此重要,當學童出現閱讀困難時,我們該怎麼辦呢?這就是台灣學障學會編輯此書的緣由。雖然,要大家都重視「閱讀困難」的議題並不容易,但如何發現困難、解決困難,甚至預防、突破困難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台灣學障學會本著專業回饋社會的精神,並執行本會預定「增進社會大眾對學習障礙之認識、發行學習障礙之相關資料」之任務,對於國內如何突破閱讀困難的議題,義不容辭的規劃出版《突破閱讀困難 理念與實務》一書,預期將現有的理論和實徵支持的有效方法,以深入淺出的專書介紹。
本書的誕生,發想於中央大學柯華葳教授主持的「中文閱讀障礙診斷工具」之專案研究,柯教授在專案結束後,隨即規劃出版《中文閱讀障礙》之專書,並邀集多位學者介紹中文閱讀困難與評量等相關知識,她亦期待能有教學實務的相關書籍出版,讓讀者進一步了解如何進行中文閱讀困難之預防與補救等工作。柯教授和該研究小組發現,國內確實有將將近10%的閱讀障礙學生,與國外的研究結果類似,其發現包括:閱讀能力低者會隨著年級,困難愈來愈大,亦即「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馬太效應,也發現閱讀障礙學生隨著年級增加而增加,亦即在早期可能尚未出現困難的閱讀障礙,因未能及早發現、及早補救的預防,而導致閱讀障礙學生人數在中、高年級有增加的現象。可見面對閱讀困難,不僅在補救而已,有系統的篩選和及早預防也是很重要的。
基於上述緣由,本會文宣出版組兩位同仁——高雄師範大學王瓊珠教授和台東大學陳淑麗教授,義務幫忙擔任本書的編輯工作,兩位編輯歷經一年,包括擬定內容大綱、確定本書架構、邀請作者、審查、校閱、邀請導讀、編輯等工作,確實相當用心。本書共有十一章,分為基礎、教學和案例三大篇,試圖提供一個完整的架構,讓讀者在「閱讀困難」之主題,得以有理念、教學和實際範例縱貫之了解,而非僅限於教學策略的介紹;本書各章涵括之主題,從普世性的有效教學原則、各種閱讀成分的教學、支援閱讀困難之輔具,以及結合評量的補救措施,一直到如何建構一個完整的補救模式,甚至到如何編輯補救教學的教材等,可說是鉅細靡遺。此外,本書各章所邀請的作者均是國內一時之選,不僅對所寫的主題有所專精,而且在該主題亦有多年的研究經驗,所寫之內容,尤其是策略與做法,都是有實徵研究支持的。本書所談的各種方法和執行模式,絕對是高度可行的,理論與實務結合之程度,也是國內少見。
本書之出版,首先要感謝柯華葳教授的鼓勵,台灣學障學會理監事的支持和經費挹注,讓本會有此機會共襄盛舉、出版此書。此外,王瓊珠、陳淑麗兩位編輯的專業和付出,以及十餘位作者的參與,讓本書得以兼顧完整性和專業代表性;本會首任理事長邱上真教授義務擔任審查工作,她不僅對本書各章提供建設性的意見之外,還提供讀者閱讀本書的指南,協助導讀的撰寫;本會助理黃致筠、袁瑞伶小姐的幫忙,和心理出版社總編輯林敬堯先生的配合,都是本書順利出版的功臣,特此致謝。
台灣學障學會以此書為系列出版之首冊,期待國人可以藉由專業知識的引介,能更了解如何突破困難,正向的、積極的面對各種學習困難,也期待本會能透過系列作品的出版,幫助學習障礙相關研究和服務之間建立一座互動的橋樑,更期待讀者繼續支持本會並給予回饋,共同為提升學習障礙者之生活品質而努力。
洪儷瑜
台灣學障學會理事長
于台灣師範大學博愛樓
2009年2月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