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ick Dubin著;張正芬校閱;王慧婷譯
開數:25
頁數:208
ISBN:9789861913476
重量:300
出版日期:2010/03/31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mZZxpW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855Dz4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855D7j
書籍介紹
霸凌問題在國內和全球日益受到重視,研究指出:
● 有自閉症傾向的孩子受到霸凌的機率是一般孩子的四倍。
● 一天之中有16萬名孩子逃學,因為他們害怕會受到霸凌或騷擾。
作者尼克‧杜賓(Nick Dubin)本身為亞斯伯格症患者,他將小時候恐懼創傷的經驗昇華為預防霸凌的力量。尼克在本書中現身說法,除了探討霸凌議題外,也介紹亞斯柏格症的特質及容易成為霸凌對象的原因。並提供受害者、旁觀者、老師、家長、學校諸多具體可行的步驟,以防範霸凌的產生和避免霸凌的重複出現。「賦權自己和他人,對抗霸凌!」希望透過本書,能喚起國內對特殊教育孩子身心健康的關注,共同為「霸凌」議題築起一道堅固的防線。
校閱者簡介
張正芬
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畢業於日本國立筑波大學教育研究所。專攻自閉症兒童教育,長期致力於推動國內自閉症兒童之教育與福利。
譯者簡介
王慧婷Hui-Ting Wang, PhD, BCBA-D
學歷:美國華盛頓大學特殊教育博士
美國華盛頓大學特殊教育碩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學士
經歷:美國認證行為分析師 (Board Certified Behavior Analyst)
美國華盛頓大學特殊教育研究助理
美國華盛頓大學附屬實驗教育單位實習老師
高雄市大仁國中特殊教育實習老師
現職:私立輔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系兼任助理教授
專長:自閉症、應用行為分析、輔助科技、早期療育
目錄
Chapter 1 我受到霸凌的親身經驗
Chapter 2 易被鎖定的對象:有自閉症傾向的孩子
Chapter 3 賦權受害者
Chapter 4 賦權旁觀者
Chapter 5 賦權老師
Chapter 6 了解霸凌
Chapter 7 賦權家長
Chapter 8 賦權學校
Chapter 9 與我父母的訪談
附錄I:常見問題
附錄II:網路資源
參考文獻
推薦序
校園霸凌的問題在國內日益受到重視。霸凌是一種惡意的攻擊行為,無論是以肢體、語言或是人際關係等不同的面貌出現,它的目的都在於對他人造成傷害。涉入霸凌的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間常存在身材、智能,或是群體關係上的不均等現象,如此亦造成防制霸凌發生的困難。眾多橫斷面研究或追蹤研究皆顯示:霸凌施暴和受害都和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態不佳有所關聯,同時兼具施暴和受害者角色者的心理健康問題尤其嚴重。由此可知,在兒童青少年階段的霸凌經驗並非長大就會自然修復的傷痛經驗,及早確認涉入霸凌行為的兒童青少年,並加以協助,具有緊急重要性。
在具有特殊醫療照顧需求的兒童族群,霸凌問題亦相當顯著。美國的國家孩童健康調查(National Survey of Children? Health)針對十萬兩千個家庭所做的調查發現:有特殊健康照顧需求的孩子具有較高的遭受霸凌經驗。其中,罹患自閉症的孩童尤其容易成為遭受霸凌的對象之一。在此背景下,Nick Dubin從一位亞斯伯格症患者的角度所著的《亞斯伯格症與霸凌問題:解決策略與方法》,為我們提供防制霸凌發生的重要角度。本書中不僅解釋為何有自閉症傾向的孩子容易成為遭受霸凌的對象,並提供受害者、旁觀者、老師、家長、學校諸多實際可行的步驟,來防範霸凌的產生和避免霸凌的重複出現。閱讀本書,讀者能深刻體驗罹患亞斯伯格症的孩子遭受霸凌的苦楚,同時也會恍然大悟:「原來可以這樣來處理霸凌問題啊」,所以,這本書頗值得家長、教育工作者、心理衛生和醫療工作人員深入閱讀。
我在近年來數次參加美國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所開設關於霸凌議題的工作坊,華盛頓兒童國家醫學中心的Dr. Jorge Srabstein將參加工作坊的成員國家國旗全展現在開場介紹的幻燈片上,提醒大家:校園霸凌事件是全球性的問題,值得各國的心理衛生和教育工作從業人員加以注意。這本書的出版,是國內對於校園霸凌議題的初始努力之一,希望它能開啟更多對於接受特殊教育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關注。
顏正芳
高雄醫學大學精神科醫師
校閱者序
尼克‧杜賓(Nick Dubin)於二十七歲(2004年)就讀研究所階段被診斷出有亞斯伯格症。透過對亞斯伯格症的了解,他慢慢解開從小到大弱勢的他如何被鎖定成為霸凌對象的謎團,包括被鎖在廁所、上手銬、被嘲笑是雨人等特定事件,以及各式各樣被排擠、嘲弄等非特定事件。由於Nick不希望任何人重蹈他往昔遭受霸凌的經驗,他勇敢挺身而出,透過演講、寫書,不斷的呼籲,希望喚起大家的關注,共同預防、打擊校園霸凌。Nick目前為全世界最大的亞斯伯格症成人組織GRASP的顧問,他以本身經驗現身說法,深入探討此一議題,相信能引起廣泛的迴響。
亞斯伯格症者因認知、生活自理、語言能力等多與同齡兒童相似或更優異,加之外表並無任何異常之處,不易讓周遭者接納他們為有特殊需求的一群。他們受本身社會性、語用及狹隘興趣、固執等核心障礙的影響,容易出現不合宜、突兀的行為舉止,如講話直接、錯誤解讀他人話語、難以理解非語言線索、溝通困難、好爭辯、堅持己見、挫折容忍力低,想像力缺乏、同理心弱,且常因無法預測改變後可能發生的事而顯得固執與僵硬等。由於這些特質,在與人相處時的確容易產生不良互動。此外,亞斯伯格症者的興趣通常都是難懂、艱澀且和同儕大異其趣的,導致和同儕間常出現雞同鴨講的現象。Nick用了一個「文化文盲」的用語,頗能貼切反應亞斯伯格症者和其同儕相處時的處境。
Nick在本書中除了探討霸凌議題外,也介紹亞斯伯格症的特質,及容易成為霸凌對象的原因。本書最值得推薦的是,Nick提供受害者、旁觀者、家長、教師、學校各種可防止及正面阻嚇霸凌發生的策略。這些具體方法包括「讓察覺霸凌成為IEP的一部分」、「尋找模範角色」、「防身術」、「環境再造」、「一個安全的避風港」、「同儕指導方案」、「尋找可能的保護者」、「建立團體信念」、「教師察覺、教師支持」、「避免替霸凌背書或成為共犯」、「優勢為基礎」、「霸凌信箱」、「衝突管理」、「成功的全校性介入」等,都相當具體可行,且可有效賦權相關人員,讓他們面臨霸凌問題時,更願意挺身而出並成為有能力可以因應此問題的人。
在Nick身上發生的霸凌事件,在台灣的學校中,類似的事件相信也常在校園中上演。多年來,以我在學校參與亞斯伯格學生個案輔導或與家長接觸的經驗中,我發現確實有各式各樣校園霸凌的情事在孩子的周邊發生,包括被排斥、忽視、嘲笑、欺負、惡作劇,甚至肢體攻擊等。我在各種場合,如學校會議、教師研習或家長研習活動上,也都呼籲大家要注意並防範霸凌事件的發生。除了加強宣導,讓社會大眾(包括學校師生)更正確的理解、接納亞斯伯格症孩子,並學習適當的互動方式外,學校、家長必須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心力,共同努力確保學生能平安上學。特殊教育界多年來推動「正向行為支持」與「全校性介入」,期望的就是建構一個友善、安全的校園,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快樂自在地上學。Nick的這本書,對盛行率日益增加的自閉症族群而言(由2007年的150人中有一位,到2009年的91名中就有一位),提升其學校生活品質、降低上學的焦慮源應有相當程度的助益。
本書譯者王慧婷小姐,由大學至完成博士學位均主修特殊教育,且在自閉症教學與研究領域深耕多年,並擁有美國應用行為分析治療師的執照。她翻譯的本書,不但平易近人且淺顯易讀,很適合推薦給亞斯伯格症青少年及其同儕閱讀,當然家長、教師、學校行政同仁、相關專業人員也都應閱讀本書,共同為「霸凌」議題築起一道堅固的防線。
張正芬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譯者序
二○○八年奧運最紅的人物莫過於破世界紀錄、游泳摘八金的美國選手Michael Phelps。Phelps從小就被診斷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e Disorder, ADHD),是老師口中「被放棄的孩子」;因身體比例異於常人,也是同學口中的「怪人」。唯有不放棄的母親突破傳統思維,發現並栽培Phelps的優勢能力——游泳。今天,Phelps異於常人的特殊體型和執著專注得到啟發栽培,因而走出適合自己的方向,二十三歲交出傲人的成績單,闖出了一片天,贏得世人的掌聲。本書作者Nick Dubin患有亞斯伯格症,他將小時候恐懼創傷的經驗昇華,成為預防霸凌的專家,推展霸凌預防不遺餘力,也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本書最難能可貴的即在於作者現身說法,以自己受到霸凌的經驗為出發點,佐以說明亞斯伯格症影響身心之限制,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內心最脆弱的部分。透過他的角度,提供世人另一種看待世界的方法;更透過他的亞斯伯格症,讓原先眾人所無法解釋的行為豁然開朗。然而,世間事往往一體多面,每個人皆有自己的困頓處,如何在自己和別人困頓之間取得平衡,便是社會和諧的關鍵。「賦權自己和他人,對抗霸凌!」社會進步的動力源自大環境的改變,但是在滴水穿石之長久等待大環境改變過程中,了解自己、調整自己,從自身息息相關的周遭做起,不失一種雙管齊下之高經濟效益的方法。
我相當同意本書第六章提及「當有人可以和脆弱的人做連結,那會是一個改變人生的經驗」,和黑人人權運動提倡者Martin Luther King Jr.說「旅行是導向和平的路」。多嘗試和不一樣的人相處,世界會更寬廣。
回憶從小到大,我的生活重心只有讀書,生活環境單純、周遭同儕同質性高,鮮少有機會接觸「特別的人」。到了大學在台北念書,透過社團、學業多元評量,生活不再只有讀書那樣單純,我「必須」跳出窄小的井底,和各式各樣的人接觸。原來世界有這麼多不一樣的人,從旁觀察,就像武俠小說中練武之人資質不一,有的人不需努力,神功自然水到渠成(上等人緣的人);有的人渾渾噩噩,練了一輩子武,只能餬口飯吃(人緣普通的人);有的人則是資質駑鈍,無論如何努力也無法練就其一二(沒有人緣的人)。以上是一種分類法,也有人把周遭的人分成領有身心障礙手冊和沒有領身心障礙手冊的人。人在相處過程中,總是有意無意喜歡貼標籤、做分類,但是那群總是做出不解行為、令人討厭又沒人緣的人,是故意要這樣被歸類的嗎?我相信不是。念特殊教育改變了我整個的人生觀,這些人更需要我主動向前伸出友誼的手。我經常因而被恥笑,「王慧婷,你就是完全沒有進入狀況才不知道這人有多討厭。」我總是反覆思忖著:「每個人都希望被認同,為什麼他總是做出令人討厭的行為?」當你伸出友誼的手握住他們的手,你赫然發現,那些行為是他們唯一知道能和人互動的方法,不那樣做他只會更孤獨。又或者他們是一群自閉症篩選的漏網之魚。You never know!說也奇怪,當人們認知到這點時,往往對這群人就比較有耐心和愛心了。對我來說,特殊教育給我的不是只有耐心、愛心、能力、技巧來和被歸類成身心障礙類別的孩子相處,它教導我的是怎樣來理解周遭每一個人不同的特質,而且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你可能是一般被歸類成「正常人」的那群,但是特殊教育的精神應該不僅僅侷限於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人,應該是一種待人處事的人生態度。先調整自己對待每一個人的態度,才能為我們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期望更多環境的改變。寬待每位你覺得對你不友善的人,按照本書作者的定義,排擠別人或忽視別人,你都會不小心成為霸凌者哦!
這是我的第一本譯作,我熱切地想跟大家分享我的特教理念和人生觀。本書感謝自閉症及亞斯伯格症專家張正芬教授校閱,和青少年霸凌議題專家顏正芳醫師推薦,以及心理出版社團隊的編輯出版。另外,謝謝我的摯友張維修老師協助潤稿,以及翻譯過程中家人的關心與鼓勵。
王慧婷
謹識於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
2010年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