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tephen Bowkett著;賴麗珍譯
開數:25
頁數:141
ISBN:9789861910369
重量:230
出版日期:2007/09/13
...網 路 書 店...
📌博 客 來:https://reurl.cc/dWm7zq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LM6N39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xQ6lgb
書籍介紹
本書對學校教師、師資培訓者,以及創意思考訓練師等相關人士,都是很有用的參考資源。全書內容分為七大部分:
1. 通論:說明創意思考的本質、大腦的功能,以及阻礙創意思考的因素。
2. 建立創意環境:說明思考的類別和創意思考的歷程。
3. 思考工具庫:介紹聯結、腦力激盪、通則化、假定、推論、發現、擬人化、解決問題,以及類比等等創意思考策略。
4. 遊戲與活動(視覺素養):以看圖說話活動為例,討論以視覺為依據的創意思考策略,例如觀察、推測、推論、假定、加上顏色、跳入情境中等等。
5. 遊戲與活動(組織資訊):說明應用潛意識、隱喻、創意走訪、不同的視覺組體等等之創意思考策略。
6. 遊戲與活動(語言與想像):介紹「因為」、「之前」、「如果」、「為什麼」、「假設」等等遊戲,以及故事、知識金字塔等相關應用策略。
7. 整體應用:總結歸納創意思考教學宜注意的各項原則,比如三比一的回饋比率、創意的態度等等。
本書主要特色有:
1. 包含一百個促進班級學生創造力的教學新點子。
2. 每一個點子都在課堂上實際試驗過。
3. 涵蓋範圍從引導學生思考創造力的本質,到目的在促進創意思考歷程的各種遊戲和活動。
作者簡介
Stephen Bowkett曾在英國列斯特郡(Leicestershire)的幾所高中服務長達十八年,目前是全職的作家和訓練師。
譯者簡介
賴麗珍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教育博士,主修成人暨繼續教育,曾任職於台北市教育局、台灣師範大學圖書館(組員)及輔仁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研究興趣為學習與教學、教師發展及創造力應用。譯有《教師評鑑方法》、《教學生做摘要》、《有效的班級經營》、《班級經營實用手冊》、《增進學生的學習動機──150種策略》等書(心理出版)。
目錄
第一篇 通論
1. 關於創意思考的迷思
2. 什麼是創意?
3. 我們的基本能力
4. 以全腦來思考:有意識的和無意識的歷程
5. 創意思考和左腦、右腦
6. 關於大腦的簡明事實
7. 腦波和創造性的「α 狀態」
8. 創意態度:注意的事項與問題
9. 單一智能或「多智能」:多元智能模式
10. 單一的理解或「多重理解」:理解外在世界
11. 「理解」的產生:如何理解外在世界
12. 創造力的障礙因素:哪些因素阻礙創造力
13. 被動的思考:阻礙創造力的慣性思考
14. 創造性的環境
15.創造力發展契約:幫助發揮思考的協議
第二篇 建立創意環境
16. 像華特一樣的作法:迪士尼策略
17. 目標導向和策略性思考:得到想要事物的方法
18. 主動的思考和渴望的思考:主動而不被動
19. 鼓勵發揮創造力
20. 大腦概貌和思考概貌:想法如何聯結到神經學
21. 隱喻化:隱喻如何形成想法
22. 字詞的轉換:語言如何構成信念
23. 後設認知和創造力
24. 找尋平衡:使學生應用其心智資源
25. SOB的描述:從洞見變成思考的某些可觀察行為
26. 產生學習的互動:熱中因素
27. 神經的層次和創造力:我們對自己的想法
28. 使學生覺得安全:表現關心
29. 三種很棒的工具(使學生安全但是感到興奮)
30. 發展情緒機智
31. 自尊和創造力
32. 靈感與教育
第三篇 思考工具庫
33. 工具庫概覽:本書的思考工具範圍
34. 聯結:創造意義的網絡
35. 聯結到思考:繪圖工具
36. 腦力激盪
37. 迴紋針有多少用途:傳統的腦力激盪遊戲
38. 評鑑:我們如何做判斷
39. 通則化:心智的速記
40. 處理含糊的、矛盾的狀況
41. 假定:產生解釋
42. 所見所聞背後的故事:為理解而做的假定
43. 推論:將線索聯結到解釋
44. 發想
45. 擬人化
46. 解決問題
47. 把問題解決:一些問題案例
48. 解決問題和提出類比:有創意的比較
49. 視覺想像:應用想像力71
第四篇 遊戲與活動(視覺素養)
50. 隱喻的遊戲:表徵的藝術
51. 第一印象:發展視覺素養
52. 注意及說出:做觀察
53. 對事物描述來自語言
54. 尋找線索:歸納、推論、假定
55. 從鐘塔俯看:推測的藝術
56. 觀察所見:以觀察和意見為心向
57. 責任與創造力:培養反應的能力
58. 認知扭曲:導致脫軌的思考
59. 加上顏色:視覺的思考
60. 當下傾聽:聽覺的思考
61. 跳入情境中:激起感覺的動覺思考
62. 透過差異性和多樣化來學習
63. 「述說的顏色」:以融合為創造的工具
第五篇 遊戲與活動(組織資訊)
64. 視覺的組體
65. 應用潛意識的思考工具
66. 表格和概念的濾網:改變我們看事物的方法
67. 技能的轉換:跨越整個課程的視覺組體
68. 又是隱喻:符號的創意應用
69. 6╳6的問題解決工具
70. 跳出箱子的思考:對其他領域的創意走訪
71. 三欄的遊戲:有創意的多重聯結
72. 創意態度的基礎:想像、專注、智識、直覺
第六篇 遊戲與活動(語言與想像)
73. 脈絡句子和六大重要問題
74. 聯結的提示和邏輯的黏合:「因為」的力量
75. 「之前」遊戲:時間先後的聯結
76. 「當……時」遊戲:產生概觀
77. 「如果」遊戲:原因、結果、後果
78. 有品質的發問:建構詢問的標準
79. 為改變而改變:操控概念
80. 「幸運的、不幸的」遊戲:看事情的兩面
81. 「梅林」遊戲:魔力的腦力激盪
82. 金字塔組體
83. 人就像洋蔥:自我反思的金字塔組體
84. 知識金字塔
85. 讀遍所有資料:金字塔組體和日誌撰寫
86.故事情節和敘事結構:作為教學策略
87. 「假設」遊戲:開放性問題的提問和回答
88. 「假設」六角星圖:聚焦在開放性的問題
89. 「為什麼」遊戲:所有事物的理論
90. 調和:找出中間的理由
91. 圓形組體
第七篇 整體應用
92. 評量創意想法的四個方面
93. 三比一的回饋比率:讚美的三個重點
94. 從知識到技能:理解之路
95. 邁向熟練之路:學習日誌
96. 真實的教學:創造力和真實世界
97. 現在就有想法:簡述創意的態度
98. 「於是──創造吧!」:簡述有創意的教學
99. 辨識有效能的學習者
100. 精神食糧:值得深思的引句
引言
如果要一百個人說出他們認為「創意」是什麼,你可能會得到一百個不同的答案。在教育上,這種情形曾經被視為問題,因為有定義才能使人安心(雖然事物的定義常常不是解釋)。而另一由來已久的問題則是,人們認為將創意視為想法和過程是相當混淆不清的,因為:我們必須等待「靈光一現」,創意思考的結果缺乏品質管控,而其結果無法以任何硬體的或「基準設定」的方式來衡量。但有點諷刺的是,我們所處的現代社會充滿了創意思考的神奇產物,創意思考的興盛造就了今日的我們,而且會繼續下去:美國企管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就曾經斷言,二十一世紀的趨勢是想法的勃發,僱主愈來愈看重的不只是具備功能性的讀寫技能和廣泛常識而已。
由於過去幾十年來腦科學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建議,我們目前詳細確知的是,人類的智能和創造力基本上是有聯結的。就教師如何建構有創意的班級教學而言,重要的是能了解創意教學本身並非外加的課程。另外,對於如何努力教育在我們眼前來來去去的年輕學子,這也是教學重點和教學方法的改變。
本書即嘗試說明如何引起這些教學上的改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