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情緒障礙量表(第二版中文版)(SAED-2) (Scales for Assessing Emotional Disturbance, Second Edition)
 |  
			| 出版日期 | 2022/04/14 | 測驗功能 | 情緒障礙鑑定 |  
			| 管制等級 | A | 適用對象 | 五至十八歲 |  
			| 施測時間 | 評量表5~10分鐘 訪談表約25分鐘
 觀察表40~50分鐘
 | 施測方式 | 由熟悉的師長填寫 |  
	
		
			| 修訂者 | 鄭麗月 |  
			| 修訂者簡介 | 本量表修訂自2010年M. H. Epstein和D. Cullinan所編製的Scales for Assessing Emotional Disturbance, Second Edition,由國內鄭麗月教授進行中文化翻譯、修訂、進行信效度分析,並以此建立臺灣情緒障礙以及非情緒障礙常模,本次也增加多元評量的訪談表與觀察表,以補第一版量表之不足。 |  
	
		
			| 與第一版差異 | 1. 年齡向下延伸,適用五歲至十八歲。 2. 建立情緒障礙組、非情緒障礙組常模。
 3. 引進訪談表、觀察表,增加多元評量方法。
 4. 題目修訂更切合我國現行情緒行為障礙定義。
 |  
			| 測驗功能介紹 | 提供多元的評量方法(評量表、訪談表、觀察表),可單獨使用或合併使用。目的為: 1. 辨認情緒行為障礙學生。
 2. 擬定個別化教育計畫的參考。
 3. 作為補充功能性行為評量。
 4. 記錄進步情形。
 5. 協助研究。
 
 評量表
 1. 有效、準確的評量情緒行為障礙學生。
 2. 了解情緒行為障礙問題的嚴重程度。
 3. 決定學生是否為社會失調,而非情緒行為障礙。
 4. 了解學生的問題是否影響其教育表現。
 
 訪談表
 透過訪問家長或主要照顧者,蒐集與學生相關的資料,作為轉介前介入的參考。
 
 觀察表
 對學生在教室內的行為做觀察和記錄,了解學生實際生活中所呈現的情緒和行為表現,作為轉介前介入的參考。
 |  
			| 測驗內容介紹 | 評量表 45題,共六個分量表,包含以下情緒行為障礙的五項特徵,以及一個社會失調分量表。
 1. 無能力學習
 2. 人際關係問題
 3. 不當行為
 4. 不快樂或沮喪
 5. 生理症狀或害怕
 6. 社會失調
 
 訪談表
 對家長或主要照顧者進行深入及半結構式的晤談,內容包含可能導致學生產生問題行為的背景、目前的行為功能、家庭學校嘗試的解決方法、家庭可用的資源等等,內容含括情緒行為障礙的五項特徵,可作為診斷與介入的參考。
 
 觀察表
 實際觀察個案學生與被比較學生在情緒行為障礙的五項特徵表現,以及評量專注行為與想要了解的某特定行為。藉由差異分析了解個案學生是否有一項或多項符合情緒行為障礙的特徵。
 |  
			| 常模/信效度說明 | 依臺灣人口分布百分比抽取非情緒行為障礙學生1381位,以及情緒行為障礙學生886位,建立非情緒障礙組以及情緒障礙組常模。 十四個年齡層各向度內部一致性α係數介於.78至.96,屬於高一致性;重測信度介於.85至.95之間;評量者間信度介於.71至.95之間;計分者間信度均為.99。
 美國原版即證明本量表具有良好的內容效度、效標關聯效度以及構念效度。而本量表架構亦符合臺灣法規所定義的情緒行為障礙,具有良好的內容效度。以《行為與情緒評量表》作為效標,顯示有良好的效標關聯效度。以上驗證資料說明本量表是一個具有良好效度、可用以評量情緒行為障礙的評估工具。
 |  
			| 計分解釋 | 本量表評量表為四點量表,計算各分量表原始分數、百分等級、標準分數,以切截分數了解學生是否具有情緒行為障礙,從全量表分數可看出整體問題的嚴重程度。對照情緒障礙組常模可用以了解學生與情緒行為障礙者相比的程度,作為教育介入或其他服務的參考。 |  
 測驗價格
 
	
		
			| 87500 | 全套(含指導手冊2本、評量表30份、訪談表30份、觀察表30份) |  |  
			| 87501 | 指導手冊 |  |  
			| 87502 | 評量表(消耗品) |  |  
			| 87503 | 訪談表(消耗品) |  |  
			| 87504 | 觀察表(消耗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