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文志策畫、審閱;曾文志、林千渝著
開數:25
頁數:224
ISBN:9786267447192
重量:398
出版日期:2024/11/27
書籍介紹
每個靈魂都是獨特的篇章,
我們靜靜閱讀自己和他人的故事。
在生命的書頁間揮灑真實,
用情感的墨水連結心靈的迴響……
《心理師的晤談工作筆記:實務指南》彙整豐富的晤談經驗,提供全流程實務指引,涵蓋晤談規劃、執行與記錄。本書以簡潔的方式呈現晤談背後複雜且繁瑣的本質,包含晤談相關的理論、自我照顧、因應策略、自我反思的方向等,加上概念化與晤談的書寫範例;重點強調自我反思對理解來訪者隱藏的內心需求,並檢視專業實踐的重要性。無論資深的你或新手上路,定能為心理師開拓嶄新視野。
作者簡介
曾文志
(本書策畫和審閱;撰寫作者的話、前言、如何使用本書,第1至11章,第12至14章的理論內容與步驟、來訪者概念化和單次晤談筆記的題目架構設計,第15至16章)
現職: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
執業諮商心理師
學歷: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諮商與教育心理學系博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研究所碩士
省立新竹師範專科學校副學士
經歷: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兼任諮商中心主任、學生事務長、主任祕書
逍遙心理線上諮詢平台總顧問
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助理教授,兼任學生輔導組組長
考選部心理師考試審議委員會委員
國家考試召集人、出題和閱卷委員、口試委員
臺灣諮商心理學會第一屆祕書長(林家興教授為創會理事長)
林千渝
(撰寫作者的話、如何使用本書,以及第12至14章之範例書寫的部分)
現職: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兼任講師
執業諮商心理師
學歷: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
日本國立筑波大學人間綜合科學研究科感性認知腦科學專攻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學士
經歷:法務部矯正署少年觀護所輔導人員
日本國立筑波大學心理與臨床諮商委員會委員
台灣鐘紡化粧品股份有限公司行銷企劃
目 次
第 1 章 探索心理師的治療取向與自我反思
第 2 章 從人際互動與交流觀點理解心理晤談
第 3 章 心理師的氧氣面罩:自我照顧的重要性
第 4 章 逆境中成長:應對困難的因應策略
第 5 章 隨興日誌I
第 6 章 情緒詞彙:心理師的專業晤談基石
第 7 章 同理心循環:心理晤談中關鍵的連結
第 8 章 理解心理防衛機制在心理談話中的應用
第 9 章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觀點的自我保護行為
第10章 隨興日誌II
第11章 揭開迷霧:初次心理晤談的關鍵探問
第12章 來訪者概念化的內容與步驟
第13章 來訪者概念化筆記書寫範例
第14章 單次晤談筆記撰寫範例
第15章 行動方案和家庭作業參考活動
第16章 隨興日誌III
推薦序
林家興/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
從事心理師和輔導教師的培訓及督導工作多年,觀察已經出版的心理諮商書籍當中,講理論和概念的參考書還是比較多,談臨床實務和晤談工作的參考書則明顯不足。我多年的好友曾文志教授與共同作者林千渝講師針對這個明顯的文獻缺口,發表了《心理師的晤談工作筆記:實務指南》這本書,值得推薦給想要精進諮商實務能力的心理師和輔導教師。
本書針對晤談實務工作的各方面,包括初談評估、心理晤談、目標設定、晤談計畫、晤談追蹤,以及晤談結束等都有涉及,並且把整 個晤談過程連貫起來,有助於增進讀者對於晤談工作的實踐與反思。這本實務指南不僅有助於提升個案工作能力,也有助於心理師個人與 專業的成長,幫助心理師培養臨床敏感度、建立晤談工作反思和自我照顧的習慣。
全書內容包括許多重要諮商概念和實務工作的深度解說,如心理師的自我照顧、同理心循環、心理防衛機制的理解、精神官能症的自 我保護行為、個案概念化,以及初談詢問等,作者提出精闢的解說,包括使用很多生動的圖表、例子和案例,結合理論概念和實務工作, 增進讀者的晤談實作能力。在心理師的培訓過程中,大家對於訓練心理師進行個案概念化的重要性逐漸具有共識,雖然大家對於訓練個案 概念化的時機和方式有不同的觀點,但是普遍認為個案概念化是心理師一項很重要的核心能力。本書作者針對實務上如何進行個案概念 化,除了說明個案概念化技術的策略,還特別提供個案概念化書寫或個案報告的完整範例,增加本書的實用價值。
本書的特色還包括作者所設計的20個「人生思考題」和「生活練習題」,心理師可以方便地提供給來訪者作為自我探索和生活反思的 工具。心理諮商不是教導來訪者做人處事的道理,而是提供一段良好的人際關係讓來訪者體驗,提供一個安全、信賴的空間讓來訪者去探 索自己的人生、去思考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幫助來訪者成為更好的自己。
誰適合閱讀這本書呢?本書的書名雖然是《心理師的晤談工作筆記:實務指南》,除了適合諮商心理師和臨床心理師閱讀,從事諮商 與輔導工作的學校輔導教師,以及其他從事心理衛生晤談工作的人,也都可以從閱讀本書受益。本書特別適合新手心理師與輔導教師,以 及正在實習諮商與輔導工作的相關人員。
綜合上述,我覺得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諮商實務好書,本書綜合了諮商重要概念的解說、晤談紀錄的書寫、諮商工作的經驗反思,以 及實務技巧的說明和建議等,對於實際正在接案、從事諮商實務工作的心理師和輔導教師,會是一本實用的指南手冊。
作者的話
心理師的工作不僅涉及諮商和治療中的心理談話,還包括評估與診斷、目標設定、晤談計畫、晤談進度追蹤和結束等重要元素。然 而,其中最關鍵的一環是心理師的自我反思過程。這種反思包含了晤談前的準備和思考,以及晤談後的記錄、回顧和檢視。透過對來訪者 的思考和理解,心理師能夠更全面地把握他們所面臨的問題,這種理解是心理師在專業訓練中逐漸累積的。然而,在晤談結束後的記錄和 將整個心理談話過程連貫起來的思考方向,需要長期的摸索和實踐。
在每次的心理晤談中,確定該提出什麼樣的問題、該如何幫忙釐清問題、該如何適當應對來訪者的回應以及如何因應變化,往往都具 有一定的挑戰性。即使心理師已經竭盡全力準備好晤談的細節,也無法預測所有的情況,以確保晤談的順利進行並達到目標。心理師深知 與來訪者的心理對話充滿著不可預測性,來訪者的表層行為和內在需求不斷在變動著,他們的情緒也常常起伏不定充滿變幻,這使得預測 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變得困難。心理師會有意識地掌握晤談的整體方向,引導來訪者朝特定目標前進,具備這種能力已經是相當出色的表 現。同時,偶爾放鬆一下,讓來訪者引領晤談的方向一段時間,觀察將會走向何方,也是與來訪者建立關係的一種方式。
然而,如何進行反思呢?或許在我們的想像中,心理師主要依賴回憶來重溫和分析與來訪者在晤談室中的對話,就像我們在接受訓練 時所嘗試書寫的晤談反思、個案報告,甚至逐字稿一樣。心理談話本身已經相當耗費心神,更不用說晤談前的準備和後續的紀錄書寫。對 於實際執業的心理師來說,反省和檢視並不是一本「檢討簿」,也不是一本「訂正本」,更不是給老師審閱的「作業」。在與來訪者的互 動對話過程中,或許當下的反應是一種流暢自然的表現,儘管如此,在整個晤談的過程中找到支持自己決策的理由可能更加重要。作為一 位心理師,無論是初入心理健康服務領域,還是已成為執業心理師,我們常常被繁瑣的文件紀錄所壓倒。我們猶豫於該記錄多少訊息,同 時又要確保來訪者在個人晤談中最私密訊息上享有一定程度的隱私。透過筆者的教學和實踐經驗,我們發展了自己的晤談筆記模板;《心 理師的晤談工作筆記:實務指南》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心理師更清晰地整理晤談的過程,並以更有條理、有效、全面和創新的方式組織晤談。我們期望與更多心理師分享,並期待您在實踐中體驗到本書所帶來的助益。我們相信,作為一位忙碌的執業心理師,詳盡的工 作筆記對於您和來訪者的幸福及身心照顧都至關重要。
這本《心理師的晤談工作筆記:實務指南》包含了探索、晤談相關的理論、自我照顧、因應策略、談話中常用到的情緒用詞與問句範 例、自我反思的方向等,並加上概念化與晤談的書寫範例,讓我們在學習與晤談的實務工作中有所指引。本書另有一冊姊妹作《心理師的 晤談工作筆記:紀錄手冊》,則是設定為每一次單次晤談筆記與概念化的筆記本格式,期望這部分隨來訪者的到來有更多的反思紀錄資料 得以累積,像日記或手帳一樣保存在心理師的書櫃,將晤談的整個歷程更深刻地留存在空間與時間記憶中,進而帶來彼此的改變、療癒與 成長。
本書以簡潔的方式呈現了晤談背後複雜且繁瑣的本質,為心理師提供了一個全面且專業的參考工具。書中的每一個清晰問句,都能引 導心理師深入思考,以更全面、更深入的方式來面對、觀察及探究晤談過程中的多元樣貌。透過自我督導的進行,心理師可以更加清楚地 理解自身的晤談經驗,洞察來訪者背後真正的問題。深入體會問題表象之下的洞見,有助於心理師與來訪者建立真實且全面的關係,相信 這本筆記書將成為心理師的得力助手。
最後,我們要衷心感謝心理師們的支持,也感謝您選擇使用這本書。如果您對這本筆記書有任何反饋、建設性的批評或建議,請隨時透過電郵(曾文志:wenchih@gapp.nthu.edu.tw)與我們聯繫。我們真誠期望《心理師的晤談工作筆記:實務指南》能對您的專業效能提升發揮一定的幫助。願您的執業與生活美好而又豐盛。
曾文志、林千渝 於清華 |
|